书城政治发现抗战
14915500000052

第52章 海峡两岸何时统一

无论历史上多么仇恨和血腥,欧洲进入一体化时代,各国消除了边界,密切了交流。

法国阿尔萨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在历史上是德国和法国多次争夺之地,该市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而今这里是欧洲议会的所在地,什么语言都可以讲,体现出整个世界在沟通,在互相包容、互相丰富,这是今天和谐世界象征,1950年9月,美军在韩国仁川成功实施两栖登陆,指挥者就是叼着玉米芯烟斗的麦克阿瑟,再次将朝鲜半岛淹没在血火之中。和此前朝鲜半岛多次国际争端不同,日本缺席了这场血战的武装参与。新生的共和国为了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血洒三千里江山。

韩国估计,可能有25万以上的左翼人士被韩国政府杀害,许多人未经审讯就被枪杀。韩国总统卢武铉道歉表示,这是“韩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即使在东西方冷战状态结束多年后的今天,台湾海峡、三八线,还在切开统一的梦想。

笔者王锦思在福建厦门和湄州遥望台湾和金门感叹统一的艰难。韩国临津江两岸、高速公路两侧,刺猬似的铁丝网无限伸展、绵延不绝。2008年4月,朝鲜猛烈回应韩国“先发制人”言论,要让韩国化为灰烬。一切都在提醒,这里不是反日斗争最前线,而是民族分裂的最前沿,后者比前者更为现实而危险。

韩国民众在三八线举行渴望统一的仪式

在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儒家文化的东亚,密集的民族分裂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分裂时间超过日本占领时间十年以上,而基本保持统一的日本则借此复兴。兄弟不成其为兄弟,昔日的敌人却成为伙伴。分裂一方与其他国家建交往来,却把本民族的另一方看作比日本更具危险性的对手,这比日本侵略带来的历史余痛更深刻、更现实,也更具伤害性。而尽管800年前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两次侵略日本,可是而今日本总是被蒙古选为“最应该亲近的国家”。

不过,最危险的军事地带三八线,却是最和平最安全的自然生态乐园,成群的野鸭、大雁扇动翅膀尽情飞翔,鸟类必须以人的纷争为代价才有生存空间,这种类似黑色幽默的悖论荒谬而严酷。消弭隔阂、填平鸿沟、实现认同、完成统一,形成东亚共同体意识,远比日本侵略这一历史问题现实而重要,可是集结号何时吹响?

对于内战,我们真正要纪念的并不是战争的胜负,而是战争这种方式——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我们没有任何的理由求助于内战解决问题,却必须有无限的理由求助于和平谈判来解决纷争。

就抗战记忆而言十分必要,而不是反复摇摆自己的历史价值取向,否则不会找到民族的未来。日本也需洗心革面,消弭历史等问题带来的纷争,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也让鲸鱼活,从而取信于周边国家,与世界共存,这才是理想的未来之路,东亚各民族也会轻松地走向明天。

中国是二战中,二战参战国中唯一爆发大规模持久内战的国家,甚至当二战结束后又再次爆发内战,当因二战而起的冷战也已经结束中国还持续分裂,台湾海峡成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之后,至今未能愈合的巨大伤口。

诚然,日本周边国家这些邻居不是日本最佳的朋友。但是中国、韩国与日本毕竟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战略伙伴”,而朝鲜半岛的两个国家和海峡两岸的中国未能实现本民族和为一家,完成统一大业。在日本占领时期,分裂的强势一方为维护正统,借助日本打击另一方,也不乏集体处决本民族政治犯及其家属的暴行。

大陆对台湾的了解和感情,许多人最初来源于歌曲,比如《童年》、《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甜蜜蜜》。仅仅就因为这些美丽的歌,也不希望台湾产生和酝酿悲剧。

历史上,中国统治者打不过洋人,或一旦洋人施压,就噤不做声,把台湾当替罪羊,任意舞枪弄棒,来抖威风,显示自己老大。清朝统治者还以台湾为筹码,平息洋主子的蛮气,以求江山永固。即便我们经常山呼万岁的康熙皇帝,虽收复台湾,也视台湾为可有可无之物,“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

1874年,台湾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清朝却道歉赔款,袒护侵略者。20年后,《马关条约》又把台湾作为“划外之地”割给日本,倒是李鸿章哀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宽限交割时间,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有些人情味。伊藤却得寸进尺,“还没有下咽,饿得厉害”。

日本占据台湾五十年,台湾同胞反抗起义,65万人死难。日本占领台湾在搜括和掠夺之外,就是图谋永久统治台湾,于是推行殖民强制同化政策,即“皇民化”,把日语当作基本语言,台湾人被禁说汉语,切除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少数台胞被征发从军加入日军对大陆同胞血腥屠杀,好台胞也被大陆怀疑为汉奸、鹰犬。

日军在大陆每攻占一个城市,台湾学校、机关放假一天,“大伙儿分旗子、提灯笼上街去游行,吃红豆包子庆祝捷报”。知道内幕的台湾人“包羞忍辱、草间偷活的心情,和装聋作痴、委曲求全的苦衷,若非身历其境的人,不容易体会到”,“无地可容人痛哭,有时须忍泪欢呼”。

与此同时,日本在台湾取缔大陆人乐此不疲的吸鸦片、留长辫、缠足恶习,还修建铁路,加强教育,发展工业、银行、港口。1940年,台湾实现了工业化。有人说,“日本为了让台湾这只鸡生蛋,却把原本瘦弱的鸡给养肥了”。

根据台湾1995年颁布的《现代社会课程标准》编写的龙腾版高中《现代社会》上册说,“日本统治台湾的五十年间(1895—1945),尽管是基于殖民的需求,但毕竟也在防疫、公共秩序、卫生、文教、交通、贸易、农业等方面大有进展,留下可观成果。而今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日治时期“的”放足断发的普遍“、”守时观念的养成“、”守法观念的建立“、”现代卫生观念的建立充分赞扬,抹煞了充满中华民族主义的台湾主体性的台湾抗日精神,严重扭曲台湾历史。

日籍台湾人黄文雄撰写《中国入门》的漫画书,歪曲历史、丑化中国人。他把中国描绘成一个“贪婪的人吃人国度”,并“热衷自相残杀及卖淫”,中国是“疾病之源”。黄文雄有更惊人的答案:“日本最大的失误就是太过温柔,没有彻底镇压中国人”,“中国人在外敌强力镇压下,多半会服服帖帖。蒙古人与满洲人之所以能顺利统治中国人那么久,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实施彻底镇压的政策。”

1945年,日本投降,40万日本人回国。台湾同胞盼望国民党政权接收,但没想到,“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200万国民党残余涌入,不去理性处理台湾人与大陆人的隔阂,不启用抗日台胞任政府官员,还带来了血腥、残暴、压榨、贪污、腐败、偷窃。台湾人说“看到中国人要把他当做盗贼看”。后来国民党到台湾,反动腐败,治安变坏,小偷多了,处处都是篱笆围墙,人们感到失望。

国民党接收台湾,军纪更是涣散,甚至强占民产。当时的长辈往往会警告妇女别靠近这群“兵仔”,以免遭到性侵害。

1947年2月,警察打死烟贩,台湾民众忍无可忍,揭竿而起。2月28日,国民党血腥镇压,不懂普通话的人一律枪杀,据说有五万多人死亡,一说上千人。台独分子彭明敏的父亲与三人任调解委员,其它人被枪决,他悲愤万分,“我以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为耻”。李登辉惊恐地回忆“晚上睡不好觉”。两岸中国人重逢初始便以悲剧开始。

五十年后,当局才公开向受害者道歉。作家李敖批判:“台湾人在国民党统治下,许多方面实在不如做亡国奴时代。在亡国奴时代已经突破了党禁、结社禁、报禁、选禁。国民党给了台湾人最可怕的奴化宣传和教育,四十年的功夫,使台湾人变得更小气,更寡情,更短视,更胡涂,更双膝发软。这才是真正的洗脑,最可怕的致命伤。”“在日本人统治下,台湾人是亡国奴;在国民党统治下,台湾人是民国奴。虽然做亡国奴,日本人还给了台湾人办报的自由、结社的自由、成立新党的自由……可是,当了民国奴以后,国民党连这点自由也给收回了。——做民国奴还不如做亡国奴!”

中共《解放日报》称:“蒋介石对台湾的统治,其野蛮程度超过了日本帝国主义。台湾人民生活比当日本帝国主义的亡国奴还要痛苦。”

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出于政治鼓噪,可以看出,养母不好,生母也好不到哪里去,儿子欢天喜地回到生母的怀抱,没被疗伤止痛,反而在伤口扎上更狠的一刀,又撒上一把盐。台湾同胞何罪之有?却成为“亚细亚的孤儿”。而此时,大陆文革斗争,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却非得要去解放“水深火热”的台湾同胞。

1994年,浙江省千岛湖载有24位台湾观光客的游览船在湖上遇到强盗,全部被烧杀,财物洗劫一空,震惊中外。

还有回乡探亲的台湾人,被利刃杀死,夺财害命,钱财不翼而飞。

李登辉称大陆为“土匪国家”。加上台湾反共政策和长达38年的戒严统治,台湾同胞不敢相信共产党,也不相信国民党。而日本又再次站立起来,发展超过任何一方。严重的创伤,惨痛的教训,使有些台湾同胞考虑认同中国的意义何在。

虽然一部分人想起日本深恶痛绝,但也有人对现实不满,缅怀日本人。教科书讲日据时期台湾人守法,守时,讲卫生,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治安良好。日本带来“现代化的洗礼”、“重秩序守法律的精神”,予以掩饰美化。

有人回忆,日据时代生活很苦,在台北没饭吃,但是老百姓家没有篱笆围墙,门都不锁,小孩可以随便串门。

由此可见,只要殖民统治稍加怀柔,许多人就难辨是非,毕竟不是天生圣贤,独能免俗?

李登辉有日本血统和四个日本名,他为台湾回归惋惜。相反,李登辉认为中国向日本谈侵华战争的历史问题,是向日本“敲诈”。李登辉在他的《台湾的主张》一书中表示,中国老向日本提“历史认识”问题,不是因为中国人对历史正义有所坚持,而是藉以向日本敲诈,要借钱,要援助,要日本人的投资,所以日本人不要上当。陈水扁“最喜爱”日本,吕秀莲“感谢台湾割给日本”。

日本说给殖民地做好事,南北朝鲜抗议,台湾却不少人一片叫好。韩国拆掉日本总督府,台湾50元硬币却有台湾总督府图案。台独分子把日本皇室标志菊花设计进“台湾共和国国旗”。日本漫画书《台湾论》美化日本侵略,“如果没有日本人,现在的台湾一定是个比海南岛还糟的地方”。台独分子不纪念抗日先人,却极力宣称“中国在二·二八杀的人,比日本五十年统治杀的人还多”,建了至少十八座二·二八纪念碑。这些殖民主义和台独倾向,恰恰是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扭曲反应。而大陆人“红色”教育又似乎自相矛盾,说日本占据台湾,人民水深火热,而日本留下遗产打下了台湾发展的基础。

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和大陆抗日电影不同。后者在反映1945年日军战败后撤离的历史场面,中国群众欢欣鼓舞敲锣打鼓,而日本殖民者撤离台湾时,台湾人依依不舍地向船上的日本人挥手。电影当中无处不在的台湾人说日语,着力描述日本教师对台湾女生的思恋和爱慕,两地青年最后紧紧相拥,感情跨越了六十多年,隐喻着台日关系的非同寻常。影片本土票房超过《赤壁》、超过《色,戒》,成为台湾最卖座的华语片,获得4亿票房。

一个台湾男青年和日本女青年抱在一起。别忘了,这不是日本电影。

和内地普遍存在的对日本的负面评价和情绪不同,2009年在台湾举行“最喜欢的国家或地区是哪里”的民调提问结果表明,69%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是让他们感觉“亲近的国家”,38%的受访者表示最喜欢日本,其次是美国的5%及瑞士的3%,约有2%的受访者最喜欢大陆。喜欢日本的台湾民众竟然是喜欢大陆的19倍。

当大陆民众渴望和台湾密切交流、增进感情,甚至希望和台湾共同对日在历史问题和领土斗争之时,这次民调显然出乎意料,让人失望。有的幸灾乐祸者甚至偏激地认为,台湾民众这种认识迥异于大陆,足以气晕大陆全体仇日和反日分子。

台湾的潮流走向和娱乐界受日本影响很大,台湾艺人到日本发展,日本艺人在台湾也很有市场,日系潮流在台湾一向是受捧的。邓丽君早年接受日本声乐家山田茂的严格训练,用歌声“统一”了中国。日本民谣歌手的台风至今还影响着台湾爱情歌曲,偏重于低吟浅唱,身着宽松服装和白塑料鞋。至于红极一时的红唇族、小虎队、F4等青春偶像组合一招一式更有浓郁的日本味。日本歌曲还被港台重新填词翻唱,风靡华语地区,比如《健康歌》、《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热情的沙漠》,还有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花心》,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刘若英的《后来》、《很爱很爱你》。

现在台湾当局的对日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马英九年轻时曾是保钓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刻意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和日本保持距离,国民党执政团队的中华情节当然也会影响到台湾当局的对日政策。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而不喜欢大陆同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观感很有关系。1984年,台湾女作家龙应台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指斥“台湾1800万懦弱自私的中国人”。然而,龙应台来到大陆却感受得更为明显,北京没有交通秩序,汽车与行人抢路,卖菜者恶毒辱骂,行人喜好看热闹围观,健康的乞丐缠着妇女要钱。

2002年底开始,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长女李文来北京定居,希望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但是她有些遗憾和失望,“在这边要防很多人,我被骗好多次,许多人的诚信是个大问题”。李文定居北京不到7年,对有些“不文明的事情忍无可忍”,先后搬家5次,投诉1000多次。她说她的目标是作为这个城市中的一股清流,改变国人的某些不文明习惯。而随着台湾对大陆游客的旅游开放,也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台湾某地质公园岩壁被大陆游客刻字留念,大陆游客没有入台证就试图闯关,无不在在岛内引起哗然。

正因在一部分台湾民众中存在对于日本的好感,才有“台独”倾向和土壤,才能推选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等亲日派作为“领导人”。而他们当选后提起日本无不赞叹有加,为日本侵略粉饰美化。

有人说,在台海频繁交流多年以后、我们彼此之间认为都很熟悉的今天,横亘在我们之间的陌生竟然还有这么大!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七七纪念日临近,7月6日,陈水扁发表所谓“纪念专文”,通篇只字未提“抗日、日本、对日抗战”等字眼,却是,“60多年前曾经是敌对的双方,今天早已成为合作的伙伴”。还大谈所谓“中国威胁”,诋毁《反分裂国家法》,鼓吹“通过军购提升防卫”。

李敖称台湾是中国的睾丸,对中国很重要,被美国人抓住就不好受。也有人说:“在台湾问题上,老惹麻烦的是美国人,但真正令人担心的是日本。”

台湾海峡扼日本南北航线要冲,是日本南下东南亚、西亚、欧洲的咽喉要道,每年有5亿吨物资、90%的进口石油从此通过。日本为了维护在台特殊利益和海上交通线安全煞费苦心。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战后一度追随美国承认台湾蒋介石政府,支持“收复”大陆,不愿两岸统一,还想把台湾作为日本复兴基地,于是支持台独。

1972年,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时,日本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以后,日本多次在台湾问题上挑衅,甚至允许李登辉等高级政要访问,还和美国把台湾列入日美“安全合作”范围。

台湾与日本不断进行官方交往,希望联合印度、日本夹击、牵制大陆。日本也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以求分而治之,一箭双雕。日本对外国人的签证之严,世界少见,但对台湾人则亲切有加,认为以前也是“日本人”。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将台湾划入。一旦两岸发生冲突,充当亚洲“片警”的日本也许和美国一起干预,或单枪匹马调解,进行经济制裁,不排除军事干预、破坏海上封锁的可能性。日本专家村井石秀认为,两岸是夫妻,日本是邻居。夫妻吵架,邻居可以不管,但丈夫要用刀杀妻子,邻居就不可能坐视。他最先提出“中国威胁论”。其实,日本应该认识到,两岸对话、和解、统一,更有利于日本的安全和发展,而不是相反。当养母只能自讨苦吃,作茧自缚。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宣扬“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宣传画上,红卫兵手拿红缨枪站在高处向海峡那边的台湾眺望。中共十二大还把台湾统一作为1980年代的重大任务。但是,而今国际上承认的两个德国己经统一,承认的两个朝鲜也在对话,承认的一个中国却分裂,大陆人去台湾比去外国还难,确实残酷无情,玩笑开得太大。

中国人常说,日本在亚洲没有朋友,但是海峡两岸的政府更是怒目相向,大陆难有台湾支持。落魄听命不仅是日本,孤守一隅的台湾也只是仰美国鼻息而求生存。

台湾,是我们的兄弟。初时血乳交融,情浓于水。后来由于一方背叛,导致芥蒂、仇恨愈深。分裂确实可能成为动武的借口,台湾同胞肯定会埋怨老天好残忍,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去向何方?能否超越宿命,重归于好?

记得当初陈水扁当选在望时,大陆措辞强硬,搞军事演习,发射导弹,以此给台湾选举施加压力。但是未能奏效,可见陈水扁支持者众多。也给大陆一个严峻的课题。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官员胡卜凯对我指出,“一些喊打、喊杀还以爱国、爱台湾自居的人,赶快去做个大脑断层扫瞄,看看自己那里少了根筋,多了块瘤。”多年前(文攻武吓前后)他有机会在北京和某些统战部的人士座谈,曾说:“台湾民风慓悍,用武力恫吓是无效的。要以理性方式处理两岸事务,不可逞口舌之快。至于为选票而铤而走险,不顾全国人民利益,一定会被理性选民唾弃。”

争取统一,是争取台湾民心,而不单纯是台湾这块土地。一定要考虑到台湾特殊的历史遭遇带来的特殊心情,应该避免内耗和招致外国干预,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加快经济建设,实现民主政治,抛开芥蒂,以幸福的事实让台湾同胞打消疑虑,强化归属感、认同感、向心力,这样统一大业才能为期不远。

无论着眼统一还是两岸经贸一体化的密切交流,都要积极完善自身,输出中华优秀文化,让台湾民众体验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更有认同感,让喜欢大陆的台湾民众更多。

温家宝总理提到台湾问题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