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胎教早教百科
14918100000047

第47章 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第5月宝宝智能开发课程

1 4~5个月宝宝生理发育状况

身体发育状况

这个月龄的宝宝运动更加活跃,头部已经能够完全挺直,听到声音会转着头部寻找。手也更加灵活,常会吸吮小手,也开始主动抓东西了。这个时期的宝宝总是想翻身,双脚蹦跳的动作也更加有力。

在睡眠上,每天能睡15~16个小时以上。排便问题上,为防止宝宝便秘,可以用勺给宝宝喂一些酸奶和水果泥。在这个时期,宝宝是在无目的的感知语言,大多是模范口型、感觉语言的音韵来提高语言能力。

2 4~5个月宝宝的喂养方法

怎样喂养本月的宝宝

这个月龄的宝宝仍愿意吃母乳,所以这个阶段要使宝宝的发育正常,仍可以以母乳为主。同时要添加辅食,补充宝宝成长所需的营养,也要为日后的断奶做好准备。4~5个月的宝宝食量差距就比较大了,有的一次吃200毫升奶还不一定够,但有的宝宝一次喝150毫升奶就足够了。

母乳喂养时

4~5个月的宝宝体重增加状况和上一个月的区别不大,平均每天增长15~20克,母乳喂养的情况跟上个月差不多。母乳喂养可每隔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10~200毫升,喂5次。时间分别在上午6时、10时,下午2时、6时,晚10时。

但是当母乳不充足时,宝宝就会因肚子饿而哭闹,体重增加也变得缓慢,这时就必须要添加配方奶了。但是实际上,到了现在才开始添加配方奶,宝宝很可能已经不肯吃了。当宝宝实在不喝配方奶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他的营养品代替,比如分次喂服1/6蛋黄,观察宝宝大便情况,如果没有异常,可以继续加下去。1~2周后可以试着添加菜汁、水果泥等,每次100毫升左右。

人工喂养时

宝宝到了4~5个月,不要认为就应该比上一个月多添加奶粉,其实量基本是一致的。这个月可以适时喂宝宝一些泥糊状食物,目的是为了让宝宝养成吃乳类食物以外的习惯,刺激宝宝味觉发育,为宝宝进入换乳期做准备。同时也能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促进咀嚼肌的发育。

如果宝宝一次性喝下较多配方奶可以保证很长时间不饿的话,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喂养安排,每次喂配方奶220~240毫升,一天喂4次。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宝宝爱喝配方奶就不在乎宝宝是否会发胖,而不断给宝宝增加奶量,这样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和发育。

宝宝进餐教养问题

宝宝用餐也要有教养的,尤其是断奶之后。妈妈应该在宝宝玩够了,肚子非常饿的时候再喂他吃饭,不要强迫宝宝去吃饭,尤其是从宝宝吃断奶食品起,让他和父母一起坐在餐桌上用餐。

而在宝宝对餐具感兴趣时,妈妈就应该让宝宝去拿。如果宝宝喜欢抓食物,就要准备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培养宝宝独自用餐的能力,慢慢地让宝宝自己学会用餐。

3 大动作能力训练

坐着玩

准备几样玩具,个头稍微大一些,如布娃娃、橡皮鸭子、气球等。将宝宝放在有扶手的沙发或者小椅子上,让宝宝靠着坐起来,父母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撑。

父母拿一个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并用玩具碰碰宝宝的小手小胳膊,逗宝宝开心,告诉宝宝:“宝宝看,布娃娃要打小宝宝了,宝宝伸手拉住她哦……”宝宝会伸着胳膊抓玩具,这时父母让宝宝自己玩,在旁边看着宝宝,纠正宝宝坐着的姿势,不要让宝宝跌倒。训练一段时间后等宝宝能独自坐着玩的时候,父母可适量增加游戏难度,如将玩具举到宝宝的头顶,让宝宝伸手够。或者放到宝宝身边随手够不到的地方,训练宝宝的坐立平衡能力。

坐起是这个月宝宝的一大变化,随着他背部和颈部肌肉力量的逐渐增强,以及头、颈和躯干的平衡发育,他开始迈出“坐起”这一小步。父母要提供机会让宝宝“练坐”。

学“爬行”

在床上铺垫些被子、褥子之类的柔软舒服的东西,让宝宝俯卧在上面,妈妈从宝宝背后扶着宝宝的双臂,帮宝宝支起双手,让宝宝用上肢和膝盖支撑身体。

这时候爸爸拿着玩具在前面引逗宝宝,让宝宝爬过来拿玩具,妈妈在后面挪动宝宝的一个膝盖至腹下方,然后再挪动另一个膝盖,帮助宝宝向前爬行。在妈妈的扶持和推动下宝宝会爬向爸爸,去拿玩具。

这个月的宝宝能够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主动用前臂支撑起上身,并抬起头。父母应该经常帮宝宝做这种被动爬行游戏,但每次时间不能过长。

爬行能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力,促进整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同时也锻炼了四肢和颈部的支撑力及其胸腹背的肌肉,促进宝宝茁壮成长。

4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拉滚球

准备一个带环的球和一根彩色绳子,将绳子系在球上面。将宝宝放在床上,让他爬着,两手支撑着身体,妈妈拿着球和绳子在前面逗宝宝,引起他的兴趣。

在宝宝注视这球的时候,妈妈用手轻轻拨动一下球,让它滚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然后再慢慢拉一下绳子,让球滚回来。演示几次后,将绳子的一端放在宝宝的手里,将球滚到远处,看宝宝能否模仿妈妈拉绳子。妈妈拉着宝宝的前臂,帮宝宝拉几次,再引导宝宝自己拉。

这时候宝宝手部动作还不灵活,可能只是无意识地碰碰绳子,如果妈妈耐心地给他示范,拉着宝宝的手练习。宝宝慢慢会观察到碰绳子和球滚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将无意识的碰触变为有意识的触摸和牵拉。

这个游戏可训练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

两手拿积木

准备两块小积木,妈妈拿着一块积木递给宝宝,让宝宝用左手接住,然后再拿起另一块积木给宝宝。观察宝宝是伸出右手来接,还是将积木转到右手里,腾出左手来接。

如果宝宝不会将左手的积木转到右手里,再伸出左手来接积木,妈妈应该诱导宝宝去转换,让宝宝知道两只手是可以协调使用的。在宝宝抓积木的时候妈妈可以轻轻将宝宝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让宝宝用抓握的方式拿东西。

如果宝宝一两次游戏还是学不会抓握东西和交换使用左右手,不能太勉强宝宝,让他多玩几次。因为不同的宝宝发育速度不一样,而且各项本领的发育也有差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这个游戏可训练宝宝手部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

敲摇捏推

准备几个易于宝宝抓握的带响玩具,如摇铃、拨浪鼓、智能娃娃,并将这些玩具放在宝宝面前,首先用手指着玩具向宝宝做介绍,如:“看,一个小娃娃,哦,还会叫呢,宝宝看”让宝宝发现玩具。然后拿起一个玩具摇晃发出声音,引导他的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摆弄。

父母可拿着一个玩具摇晃、敲击、拍打,给宝宝演示,让宝宝边看边做,或和宝宝一起玩,拿玩具碰触宝宝或玩具,捏响玩具,与宝宝“抢”玩具等。

除继续训练其敲和摇的动作外,还要训练宝宝的推、捡等动作,并观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对的方向,及时纠正。

5 语言能力训练

听儿歌认小动物

用录放机或VCD给放一些宝宝乐曲,提供一个优美、温柔和宁静的音乐环境,提高其注意力和愉快的情绪。给宝宝选择几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父母和宝宝一起听,且边听边给宝宝模仿动物的形象和动作,父母还可以自己给宝宝唱一些儿歌。

小蜻蜓

河面上,蜻蜓飞,小小蜻蜓爱点水,我问蜻蜓在干啥?“我在这里生宝宝”。

小青蛙

小青蛙,学游泳,头儿高抬两腿儿蹬,蝉儿唱歌把它夸,荷叶为它把伞撑。

大奶牛

大奶牛呀真叫棒,走起路来晃呀晃,吃进青草啊变出奶,娃娃喝了长得壮。

小蝌蚪

小小蝌蚪长得乖,长长的尾巴圆脑袋,穿着一身黑衣裳,水中游玩好自在,小小蝌蚪瞧妈妈,花花绿绿着尼彩,四条腿儿岸上跳,没有尾巴好奇怪!

经常听儿歌能为宝宝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叫名游戏

这个游戏可渗透到生活中,5个月大的宝宝都该有个小名了,父母除了呼唤“宝宝”外,生活中也应该尽量多呼唤宝宝的小名。

宝宝要入睡的时候,妈妈可边拍着宝宝边哼着:“宝宝真乖,宝宝睡觉了。”

宝宝清醒的时候,妈妈在旁边叫宝宝的小名:“宝宝,妈妈在这里呢”“宝宝在说话呢哦。”

宝宝吃奶的时候,妈妈可抚摸着宝宝,“宝宝饿了,宝宝吃奶。”

经常呼唤宝宝的小名,宝宝听习惯了后,每次听到会呼唤会有反应,如回头或抬眼看看,或动一动小手等,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能理解声音的含义。如果没有反应,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地练习,经常呼唤以后,宝宝就学会将呼唤和自己联系起来了。

6 宝宝的视、听觉发育与训练

对这个月龄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用选择观看法来检查视力发育得是否正常,这是一种筛查的方法。可以早期判断宝宝的视力发育情况,也可以带宝宝去儿科进行这方面的检查。此外,更要注重宝宝视、听智能的训练及培养。

听觉智能训练

爸爸妈妈在做事情的时候,别忘了加上语言,比如在洗澡时,也要一边洗一边对宝宝说话。但是,在对宝宝讲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讲话时声音清晰,语调抑扬顿挫,不能用平铺直叙的低调子。

少许夸张地做着手势,还可以多多提问,如“肚子饿了吗?”“尿湿了吧?”。

这时宝宝会因为你的提问而做出回应,喉咙里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这是宝宝会说话的第一步。

此时,妈妈还要注意,要一边对宝宝说话,一边温柔地注视着他的双眼,等待着他的回答。不管从他的嘴里说出什么来,也要马上学着他的样子跟着说。

视觉智能训练

宝宝在5个月时,可以在晚上将房间灯光调暗一点,将宝宝抱在身上,妈妈拿手电筒,让光点在墙上移动,引导宝宝去看移动的光点。

当宝宝注意到了光点以后,可以将光点做上下、左右及圆周运动,以吸引宝宝快速地去追看。

看较小物品

宝宝在5个月左右时,视觉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除了让他注意看大的物品外,还要让他注意看较小的物品,如围棋子、黄豆、纽扣等。但是,要注意防止较小的物品被宝宝抓入口中。

开关灯

可以在较暗的房间里,利用数个不同颜色的灯,爸爸或妈妈随意按亮其中一个灯,让宝宝注意灯的开和关。通过这种训练,能够锻炼宝宝眼球调节光线的能力。

看动画片

5个月以后的宝宝,每天可以让宝宝看几分钟的动画片,这对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让宝宝距电视机3米以上。

7 数学能力训练

和“1”交朋友

让宝宝靠着枕头坐在床上,准备几个宝宝感兴趣的小玩具,堆放在宝宝眼前,妈妈拿起一个玩具,贴在宝宝的小脸旁边,用示指给宝宝比划:“1个”,放回去后再拿出另一个,同样用手比划“1”,并同时跟宝宝说:“1个”。

然后妈妈拉着宝宝的小手,用示指做出“1”的动作,并让宝宝从玩具中拿出“1个”来:“宝宝,给妈妈拿一个玩具,1个”,边说边用手指比划。刚开始宝宝可能没有反应,或者伸手乱抓玩具,这时妈妈就拉着宝宝的手,从玩具中拿出一个来,告诉宝宝:“这是1个”。

以后宝宝要东西时妈妈要让他先用手指做个“1”的动作,再给他1个东西。在宝宝翘一根示指的时候只能给他一件东西,慢慢宝宝会理解“1”的含义。宝宝虽然还不知道“1”的含义,但经常强调宝宝会有种模糊的感觉,为以后真正认识数字有所帮助。

推打小球

在宝宝床前挂两个形状大小差不多的小球,悬挂高度以宝宝坐着时能随手碰到为宜。妈妈先拍打小球,引导宝宝用手拍打,当宝宝打到一个时,妈妈告诉宝宝:“宝宝打到了第一个小球”;宝宝再打到一个时,告诉他:“宝宝打到了第二个小球”,反复游戏。

随着宝宝的长大,可增加球的数量,让宝宝认识更多的顺序数字。

边推打小球边说数字,将数字信息传递到宝宝的大脑,长时间训练可帮助宝宝感知“第一”“第二”等顺序数字。

8 思维能力训练

小小创作家

准备一些黏糊类食品,如常温奶油冰淇淋、果冻、宝宝专用食品等;给宝宝前面放一个大盘子,里面铺一张白纸。

妈妈用手指蘸一些准备好的食品,在纸上随便图画一些图案,让宝宝观察一会。然后妈妈拉着宝宝的小手蘸一些食品,把着宝宝的手在纸上涂画,然后鼓励宝宝自己画。观察宝宝的反应,看宝宝能否模仿着妈妈在纸上自己“创作”一些图案。

妈妈在旁边观察,不要过多干涉,让宝宝自己乱涂乱画,每当宝宝画出一个线条或曲线时要给予鼓励,“哇,宝宝画了一个树枝呀”或“宝宝画了一个太阳呀,真好看!”激发宝宝自由创作的热情,锻炼宝宝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过程中不能让宝宝把食品吃进去,结束后帮宝宝把小手洗干净。

绣球哪里去了

准备一个色彩鲜艳的小绣球,让宝宝依偎着坐在床上,妈妈用小绣球逗宝宝玩,并让宝宝自己拿着绣球摆弄一阵子;然后从宝宝手里拿过绣球,藏在手里,将藏着绣球的拳头伸在宝宝眼前,再问宝宝:“绣球哪里去了?”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很茫然或者没有什么反应,那就打开拳头,告诉宝宝“绣球在这里呢!”

游戏多次后宝宝会慢慢判断出来绣球就在妈妈的拳头里面,可能会盯着拳头看或者伸手碰触,这时要奖励宝宝一下。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判断能力,并且促进宝宝的简单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捏小狗

让宝宝依偎着坐在床上或小椅子上,妈妈拿着一个智能小狗玩具在宝宝面前挤捏,让小狗“汪汪汪”大叫,刺激宝宝的兴趣,然后将小狗给宝宝拿着,引导宝宝挤捏玩具,让小狗叫出声来。父母可多给宝宝演示几次,然后让宝宝随意地玩。宝宝通过自己手部的动作及小狗的叫声,慢慢会认识到挤捏与叫声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会自己捏响玩具。

这个小游戏让宝宝对逻辑因果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对促进宝宝思维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

9 知觉能力训练

厨房交响乐

准备容易发声的且干净的厨房用具,如金属小勺、金属盆、瓷盘子、玻璃杯等。妈妈用小勺子轻敲瓷盘子、金属盆、塑料盆子等各种器皿,发出各种不同声音,并边敲击边告诉宝宝这都是什么声音。还可以用木头或筷子敲打案板、盆子等器皿,制造更多的声音,丰富宝宝的听觉。

敲打时声音不要过大,发出的声音不能刺耳,选用的物品要安全,不能有利刃、棱角,要光滑。这个游戏可训练宝宝的听觉分辨能力,从而促进宝宝的听知觉能力发育。

馋嘴小宝宝

给宝宝准备多种副食品,如泥、蔬菜泥、米糊等,有营养且宜于宝宝消化。在宝宝两次吃奶中间给宝宝喂少量的果泥等,要一点点喂,速度要慢,让宝宝有足够的时间品尝、下咽。如果是冬天,果泥、蔬菜泥可适当加热,去凉气,以免伤到宝宝的胃,但不能加热过度,这样会造成营养成分流失。

宝宝的味觉发展其实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形成了,这时期的宝宝总是喜欢把任何东西、玩具或手指放在嘴巴里,而且会对某些味道有所偏好。父母应该提供丰富的副食品,让宝宝体验不同的味道,以满足宝宝的味觉需求。

TIPS

可带宝宝到室外去进行远距离观察。宝宝视力发展很快,到第五个月的时候,有明显的深度知觉,能注意到远距离的物体,父母要及时锻炼,促进宝宝视觉全面发育,提高宝宝的视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