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西路军:河西浴血
14918700000032

第32章 3、长城脚下抛忠骨

此刻,董振堂在山丹城东门上逡巡徘徊,面对着雄伟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曾以博大的胸怀和巨大的臂膀护卫着丝绸古道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山丹属张掖。张掖地名的最初出现,距今已有2000年了。张骞通西域成功,西汉王朝遂于河西置武威、酒泉二郡,十年之后又增置张掖、敦煌二郡。张掖之名取其政治、军事地理位置之重要,即所谓“张中国之臂掖,以通西域,断绝匈奴右臂也。”张掖有一泓清泉,澄澈见底,游鱼可数,水味甘甜,名曰甘泉,向有“河西第一泉”美誉。西魏时期,张掖郡兼甘州州治,就是以甘泉得名。张掖西接酒泉。酒泉得名于民间传说,当年霍去病西征到此,汉武帝赐酒为他庆功,酒少人多,就将酒注入城东泉内与将士共饮。“肃州”之称始见于隋仁寿二年,其义取于境宇辽阔,肃清边远。

万里长城在河西走廊是清一色的黄土色:黄土墙、黄土台耸立在黄土地上。长城虽然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风雨剥蚀,但依然展现着它那固有的巍峨雄姿,逶迤连绵,就像镶嵌在河西走廊上的大血管,流动着赤热的血浆,向遥远的天涯伸去,融进青烟袅袅的雾霭中,留下一个残破的剪影。斜阳照在残垣断壁上,洒上了斑斑驳驳的金光。眼前,又是一阵寒风,竟有两片碎骨伴着黄土飞起。啊,这也许正是长城的守卫者,戍边的军士!如今,他们已化做了泥土,与黄沙同在。万里长城,这一行凝固了的历史,引发着董振堂对远古的遐想,同时向他的心底倾注着沉重的凄凉。

董振堂眉宇紧锁,时或临风伫立,时或两面走动。看着像铁箍似的紧紧包围着山丹的敌人,他真想即刻搬来两门大炮,对准敌群猛轰。早在1919年底,董振堂在边防军第一师炮兵团充军官候补生时,就开始深入钻研炮兵理论和技术,入保定军官学校又被分到学炮科。他从保定军校第九期毕业,被分配到冯玉祥部当见习官。保定军校分到西北军的见习官有两条路:一是留在上层当教官或参谋,一是到连队当下级军官。前者生活舒适,待遇也高,后者工作辛苦,薪饷也低。许多人都以走前一条路为幸运,唯董振堂与众不同,要求到学兵团炮兵连当排长。炮兵野外演习,他三发连中。冯玉祥极为赏识,想提升他为上尉参谋。冯玉祥任用军官学校毕业生的惯例是由排长升任参谋,但他表示仍当排长不任参谋。冯玉祥觉得董振堂不识抬举,并且打破了他用人的惯例,心中甚是不快,其后一想,感到提升应按学生志愿,便把董振堂升为炮兵连连长。之后,董振堂先后擢升为炮机教导队大队长和陆炮营营长。董振堂军事生涯的早期和大炮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是红军眼下不仅没有炮,连子弹都极缺乏,杀伤敌人主要靠近距离拼大刀,拼手榴弹。

红五军在山丹城周围的大佛寺、野猫山、红沟、西二十里堡、西十里堡、暗门滩等地与敌激战,多有伤亡。敌人压力越来越大,城外部队全部收缩进城。董振堂部署四十三团、四十五团和随营学校的学员守城,三十七团和三十九团作为突击力量,在城里待命。

前几天,发现敌马彪骑兵旅从永昌一带西进,徐、陈两首长决定由王树声带红九军去山丹东水泉子地区设伏歼灭该敌,结果设伏被敌发现,歼灭计划没有实现。

夜,寂静,只有寒风在这空旷的小城拉着呼哨……老远的地方,狗在叫,顽强地毫不疲倦地叫着。犬吠声停了,就听见枪声砰砰在响,于是狗又叫起来。

董振堂检查突击准备情况,来到三十七团。“咣当!”一把刚刚磨过的鬼头刀闪着寒光被抛掷在地上。十三师师长兼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挽着袖子站起,急不可耐地说:“军长,让我们上阵吧!蹲在城里听枪声,这种‘清福’我可享受不了!”李连祥跟随董振堂参加过宁都起义,现在又是杀敌上疆场的时候了,他的热血早已沸腾。看着李连祥脸上荡漾着毫无畏惧的刚毅,董振堂忍不住上前握着他的手说:“仗有的是,即使我们不打,敌人也缠住不放。现在你们的任务是抓紧时间休息,抓紧时间准备!”

翌日。嘹亮的冲锋号响彻云霄,震荡着山丹。城墙上负责掩护冲锋的机枪“哒哒哒,哒哒哒”猛烈射击。敌人的威势一时间被压下去了。

李连样举着驳壳枪,身后狂飙似的跟着一群红军战士。红三十七、红三十九团像决堤的洪水,从东门喷涌而出,□入敌阵。围城的敌人猝不及防,四散逃奔。红军战士寸步不让,直追到长城脚下,占领一道沙梁。

突击部队立足未稳,敌人骑兵已经开始全线逆袭,滚滚而来。迅即,沙尘飞扬,伴随阵阵人喊马嘶混杂的声浪。

突击部队无险凭抵,敌骑冲上沙梁,左杀右砍。李连祥射出手枪中的最后一粒子弹,将枪抛开,“咔嚓”一下从背上拔出鬼头刀,跳到冲过来的马家兵正面,动作比鹰隼还要迅猛,比狮子还要无畏。他挥刀猛砍,穿着黑色服装的马家兵倒栽下马。马家骑兵呐喊着围住了他。马刀闪着寒光,向他头上猛击。

李连祥,这位在宁都暴动的枪声中走进红军行列的勇士,脸上平静而淡漠。他汩汩流淌的血液洒在长城脚下,嵌进壮猛的风土之中。

长城脚下,数百名红军指战员横卧大野,仰面青天。

站在东城门楼指挥战斗的董振堂见此情景,两道眉毛不住地耸动,泪水几乎奔涌而出。他当即命令红四十五团派两个营出击,截阻敌人,掩护红三十七、红三十九团残部撤进城中。

悲壮的瞬间过去了,四野趋于寂静。万里长城,贮藏着苍茫历史的万里长城,从此也贮藏下了红军不屈不挠创造的无数激越和奋争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