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4920500000017

第17章 十七论 服 务 劳 动

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从古典的服务如家仆的家庭服务,到现代的服务,如歌星的演出服务,商业销售人员的买卖服务,经济学家的咨询服务都表现为一种非实物的有用效果。歌星的演唱不论是有多么动人的效果,但它毕竟是一种活生生的劳动,歌唱效果是随唱随逝的,不像制鞋匠的劳动会在鞋子这一物质、实物产品中留下劳动的痕迹。亚当·斯密说:服务“是随生随灭的……不固定亦不实现在任何可卖商品上”。

服务是从物质生产中派生出来的。服务劳动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提供便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福利,有利于经济运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服务业是迅速扩展的部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的服务主要是较为简单的生活服务,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史》论稿中经常提到的侍者、马车夫、厨师、女仆等提供的家庭服务,以及医生、簿记员、商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在当代发达市场经济中,除了包括饮食、旅游、影视、文娱、医疗卫生等全方位的生活、休闲服务外,还存在包括电讯、运输、仓储,以及各种经济咨询以及技术设计等在内的发达的生产性服务,此外,还有高度发达的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而在当前初见端倪的知识型经济的发展中,人们更看到最新的信息、网络服务的兴起。除此而外,现代服务劳动还包括政府、企业或福利机构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如像国民教育、医疗、科研、文化以及有关改进环境、生态等等方面的服务。

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服务的主体组织结构和服务生产方式也出现重大变化。如:(1)现代服务主要是由公司企业来组织和提供而不是个人服务;(2)是以大生产方式———如商业超市,连锁店,五星级大旅馆和连锁旅馆体系,跨国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等———来从事经营;(3)业主往往呈现出提供服务和提供物质生产相结合,如新闻媒体、影视企业既提供新闻、电视等服务,还要从事报刊生产、影片光盘制作,等等。

可见,多样形式的服务业的发达,是现代发达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经过了200年的工业化、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从以物质生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演变成为当前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市场经济。

(二)现代服务的功能

现代市场经济使社会分工高度发展。市场力量推动分工、分业,不仅促进一、二、三、四产业的分工,而且促进服务产业内部的分工。当代发达服务业包括:(1)生产性服务,如生产通讯,运输,维修,仓储,咨询等;(2)休闲、文娱及其他个人生活服务;(3)商业、金融服务;(4)医疗卫生、教育服务;(5)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6)政府提供的非交易性的环保、生态等服务。现代服务业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提供和生产多种多样的在内容上和功能上不同的服务产品。

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

1.高质量的服务。当代发达的社会分工,使原先在企业内作为生产过程的内在组成部分的辅助性的服务,成为了独立的专业化的服务。这样的专业化的服务,借助于更加强大的物质资本,更充实的流动资金,更优秀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从而具有更强大的服务功能,能提供高质量的高度复杂的专业服务,例如科技研发和设计服务,企业管理,金融投资咨询,以及会计师、律师服务等等。

2.快速服务。专业化服务不仅可以做到质量高,而且还能做到效率高。借助服务机构的生产和服务功能,它能够在较短时期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产品。例如科技机构能按用户要求提供快速的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专业服务的高效率,意味着产品生产与经营中时间的节约和生产流通周期的缩短。例如利用设备维修服务与产品设计服务,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充分利用商业服务,可以加快流动资本的回笼。因而,生产性服务和流通服务的发展,起着提高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效率和加快经济流转的功能。

3.更便宜的服务。购买专业化的服务使企业改变原先依靠内在服务造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活动更加集中于“主业”———物质产品生产或精神产品生产。而且,外购的专业化服务,较之企业自身组织的服务,还可以做到成本的节约,从而实现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由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开拓市场、扩大需求的功能。现代的内涵日益丰富的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和在 GDP中的比重的提高,表明了服务业的发展在开拓和刺激消费需求扩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现代商业与金融服务成为开拓市场和扩大有效需求的有效工具。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由于商业不发达,商业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商品形态变化,即W—G(卖)G—W(买)的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达的商业,以其完善的批发、零售体系,多样的商业组织形式———从专业商店到超市、连锁商店,灵活多样的销售与支付形式,以及将商品销售与休闲及其他服务相结合的经营方式,起着刺激有效需求和扩大销售的作用,并由此成为发达的现代经济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推动力。在经过产业资本对商业的重组和商业体系的创新商业营销方式的创新后,现代商业已经充分从属于产业资本的要求,并发挥着下列两大职能:(1)大大提高了价值实现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2)大大提升了商业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销售量的功能。在有效需求不足越来越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商业的第二职能:扩大有效需求和销售量的职能越发重要,成为它的第一职能,即价值实现职能的前提。商业职能的这种互相促进的机制,有效地支撑和促进生产的增长。

5.促进要素合理配置的功能。金融业的发达和金融服务功能的大大强化,是发达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特征。金融的主要功能是货币融通与资本融通。由庞大的商业银行体系,发达的证券市场,以及证券业、保险业、投资基金共同形成的现代金融体系,(1)在微观层面上,对企业、个人提供存贷、投资等多种金融服务,特别是多种多样的现代融资服务,后者是各类企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商业、服务业———创业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2)在宏观层面上,金融促使货币资本积聚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通过这一资本形成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闲置生产资源并且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3)贯穿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产权市场上的市场机制,调节着各种金融商品和产权的买卖,它和一般商品市场价格机制相结合,大大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的功能,促使资源优化配置。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机制已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杠杆。(4)发达的金融服务,有效地发挥利率,贴现率,证券市盈率等金融手段的功能,在加强货币、资本信用的基础上,一方面拉动和刺激消费;另一方面拉动和刺激投资,由此起着开拓和扩大有效需求和促进价值实现的功能。

如果说,前资本主义的高利贷资本,起着破坏生产,抑阻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早期资本主义的金融活动中也充斥着货币经营者掠夺债务人和损害公众的行为,那么,现代金融业则以其多种多样的服务职能,有力地促进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服务生产,扩大商业流通,促进商品价值实现。可以说,产业、金融、商业三者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互相促进的“金三角”,而金融更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心脏,发达再生产的主要润滑剂和支撑力,高科技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三)提供有用效果和实物产品相结合———现代服务的特征

服务如果只表现为提供非实物形态的有用效果,这就是“纯服务”。在实际生活中服务劳动并非完全是“纯粹的”,而往往是与提供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相结合。

我们就以那种历史悠久的擦皮鞋服务来说,它往往和修补鞋子结合在一起。洗衣店的洗衣服务和染衣织补结合在一起,饮食服务业的店堂服务和食品加、烹饪结合在一起,由于修补,织补,烹饪会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性状,使后者获得新的属性,织补好的上衣完全不同于破上衣,精心烹制的菜肴具有菜蔬原料不具有的可口效果,这种服务劳动和直接物质生产劳动没有差别。可见,擦皮鞋匠、饭店厨师、洗染人员所提供的非实物形态的服务,也是物质生产性的劳动。马克思十分细致地分析了19 世纪英国一些服务劳动者兼有的生产劳动的职能,他指出当时的家庭佣工,“例如厨师、女裁缝、缝补工”等“生产物质使用价值”,他们的“劳动有一部分体现在物质的使用价值中”。

在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与物质生产相结合表现得更为鲜明。现代服务业,采取公司组织形式,使用现代物质技术和实行服务产品大生产,包括派生的物质产品的大生产。

我们以现代化的快餐店为例证。快餐店既提供快餐食品,又提供店堂休闲服务及儿童休闲服务,如像麦当劳的主要产品汉堡包和薯条等等就是物质生产品。现代化旅馆的餐厅,被服洗涤等等服务也带有物质生产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当然,它是一种附加的物质生产。快餐店体现了服务劳动与物质、实物生产性劳动的结合,一般店堂服务员和从事餐饮制作的厨师一样,都是企业“总体工人”的一员,他们提供有用效果的服务劳动,也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

还需要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种兼有提供非实物有用效果,又生产实物、物质产品的新的服务经营形式。现代的影视、录像、录音技术,使演员舞台现场表演记载在电影、电视胶卷中,特别是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时代,各种文化、体育、娱乐场所的有声有色的表演均被摄像并储积在计算机光盘内。现代文化服务企业在组织一场音乐演唱活动时,就可以将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例如组织帕瓦罗蒂两个小时的演唱欣赏会和进行物质产品生产———录像、录音和音乐光盘的制作相结合。为此,企业除了雇请音乐演唱家外,还要购置物质设备和雇佣各类生产工人,即建立一间音乐光盘生产厂,在音乐晚会演唱的歌唱家也是生产光盘的工厂“工人”的一员。上述将服务与物质生产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下,服务这样的提供有用效果的劳动,也就获得了一种物质载体,原先的“随生随灭”的音乐演唱有用效果变成了实物产品和可储存、可持续使用和转让之物。可见,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变了服务的性质,服务劳动得以凝结和保存在实物对象之中,这种性质的服务劳动,和其他物质生产性劳动不存在任何差别,无疑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

信息、网络技术操作是一种现代的物质生产,后者以计算机操作人员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设施为生产手段,而以收集、整理和交换的信息为产品。信息产品的原生形式是数码,其转化形式是图、文、声等,这是一种用来作为研发、决策和管理的工具的现代物质产品。信息化把信息产品的生产引入制造业,也引入现代商贸、金融、旅游、教育等产业,以及精神生产领域。现代服务产业不仅仅要提供各种非实物形态的服务,而且还要通过企业内专设的信息部门,进行信息技术操作,即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传输,并以此来促进服务产品的生产,这也表明,物质性生产成分的扩大及其与提供有效服务相结合,是当代生产力发展条件下现代服务的特征。

总之,服务业的发展走了一条将提供有用效果和进行物质生产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基于19 世纪的资本主义初始阶段的现实情况,指出这些服务劳动者“只有极小部分能直接参加物质生产”。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服务业都实行了把提供服务和进行物质生产相结合,或是将提供有用效果和生产物质产品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大部分的服务都与物质生产有关,只提供有用效果的纯粹服务越来越稀少。服务劳动和物质生产性劳动紧密结合,互相渗透,依靠物质性生产劳动,加强和放大服务效果,已经成为发展的大趋势。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正视现代服务业中包孕的物质性生产增强的特征,充分注意到服务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和交融是现代劳动的新特征,并且要立足于这一新情况来探讨和阐述劳动价值理论。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李江帆-

服务产品理论是包括非实物产品理论、非实物使用价值理论和服务价值理论。它将社会产品范畴扩大到服务产品,将使用价值范畴扩大到非实物使用价值,将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扩大到第三产业,正确地回应了在第三产业崛起的新形势下,传统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适用范围日趋缩小的挑战。研究服务产品理论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必须正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挑战,以服务产品理论充实和重新构建我国高校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理论体系

根据实践的发展,重建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理论体系要做到“三个克服,三个树立”。

1.克服思维定势,树立新的产品观。就是克服只对物质生产领域考虑经济问题的思维定势,树立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在内的新产品观。在第三产业日趋发展的形势下,以实物产品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理论体系所能解释和分析的经济领域逐渐缩小。如果政治经济学理论不顾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固守只适用于工农业领域的已有原则,对工农业领域以外的第三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敢去探讨,不敢去解释,去解决,在第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