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4920500000026

第26章 二十六 智力劳动价值论

-张炳光-

从广义来说,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从社会生产总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来看,有生产环节的劳动、流通环节的劳动、分配环节的劳动、消费环节的劳动。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角度来说,劳动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活动,它包含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以及已开发、加工的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它包含人的体力和智力。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

劳动力之所以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在生产力中起能动的、主导的作用:它能发明、设计、制造、控制、使用、改造劳动资料(包括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能发现、开发、加工、革新劳动对象,能发明、制造新的劳动对象(包括诸多新材料);能用自身的科学技术知识优势,部分抵偿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劣势。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力、劳动资料,以及已开发、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科学技术渗透、凝聚在生产力各要素之中。因此,生产力也包括科学技术在内。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更密集地渗透、凝聚于生产力诸要素,以致人们普遍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强化作用,普遍自觉地吸收科学技术知识的丰富营养,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比如,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电子计算机逐渐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飞跃的效果。据美国科学院的典型调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企业应用,可使工程设计费用减少15%~30%,人工费用减少5%~20%,生产率提高40%~70%,设备利用率提高 200%~500%,生产周期缩短30%~60%,产品质量提高 200%~500%。目前我国的整体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我们坚持工业化与知识经济同行,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在某些领域,先进的组织也能很快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比如,1996年,我国“CIMS”工程研究中心就曾获得被称为世界制造业“诺贝尔奖”的“大学领先奖”,从而被公认在这个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在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纳米技术方面,也有不少成果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纳米技术的某些成果已在世界领先。这些事实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中国的表现也是明显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的。“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中起主导的、能动的作用,带动科学技术发展,使科学技术从一般地渗透、凝聚在生产力诸要素的状态,跃进到密集地渗透、凝聚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成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推动“最活跃的因素”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知识,提升智力水平,更好地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因此,“在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以及遗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的时代,生产工人的劳动技能将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而不是主要以体力为基础”,智力劳动将逐渐成为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不过,参与生产劳动的,不单是生产现场的操作工人,而是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工人”,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总体工人”的范畴还会不断扩大。就目前来说,“总体工人”大致包括生产现场内外参与生产的发明、设计、编程、制造、检验、管理、设备维修、物流、咨询的一切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

关于价值,有许多学说。我们这里研究的,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是作为人类劳动凝结物的商品价值。在经济学领域,离开商品谈价值,是没有意义的。如今讨论商品价值,要明确两个前提。其一,现在商品的范畴扩大了。过去的商品,基本上是以硬件的形式、有形商品的形式出现,现在的商品,大量以软件形式、无形商品的形式出现。过去不重视品牌这类商品,现在却把品牌视为极重要的商品。马克思嘲笑资本主义社会把良心、荣誉也变成商品。今天,在嘲笑政客、市侩的角度,还是有意义的,但在经济领域却有所不同,比如现在构成品牌的就有诚信(良心)和商誉,商誉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商品,还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评估它的价值,当然它本质上主要是智力劳动的凝结物。其二,生产劳动的范畴扩大了。它不再受某一阶级、某一阶层或某一社会集团的价值观左右。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凡直接、间接地创造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至于某种生产劳动是有效劳动还是无效劳动,那要从用户(消费者)效益、企业效益、国家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来考察,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中已经看到,在现今社会,生产商品的劳动已从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逐渐转变到以智力劳动为主要形式,按“多数原则”,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就不再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必要劳动,而是以智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必要劳动。

当今生产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有以下特点:

(1)第一线生产工人的劳动质量,有可能与总工程师的劳动质量相当,工人和总工程师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可能大致相等。我国一汽集团公司二铸厂造型车间工人李黄玺,1991年以来运用机电、钳、液压、气动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先后攻克了世界上刚刚兴起的伺服驱动系统等 63项技术难关,成功地改造了4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造型线。一汽的设备供应商之一丹麦迪莎公司的总工程师艾瑞说:“从职位上讲,他(指李黄玺)还仅仅是个高级维修工,但从他的技能和创新上讲,他与我不相上下。”这就是说,从抽象劳动来看,如果他俩的劳动相交换,那会是1个工作日换1个工作日,李黄玺1个工作日创造的价值,与艾瑞1个工作日创造的价值相当。由此可见,某些第一线生产工人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已经提升到相当于总工程师的智力劳动。如今,李黄玺所在车间造型线上30多名工人都被他“带出来”了,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接近李黄玺的水平,也就是说,主要靠智力劳动创造价值,在第一线生产工人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2)科学家、发明家越来越多地直接加入生产过程,智力劳动创造价值出现惊人的一跃。科学家王选发明了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与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等单位一起经过8年艰苦创业,1985年激光照排系统开始进入市场,1990 年取得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1995年在海外中文报业中取得70%的占有率,1997年向日本出口方正日文出版系统。科学家邬江兴带领 15 位青年,用两年多时间,研制出话务处理水平比当时世界最先进机型快6倍的 HJD 04机。1995 年他成立中国巨龙通信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当年 04 机累计销售 500 万线,迫使外国机型纷纷大幅度降低售价。医学教授赵步长发明“步长脑心通”等新药,1993年与外商合资建立“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有 3 000多名职工,其中大专文化以上者占 85%以上,2000 年销售收入达7亿元。我们从这些事例中看到,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企业家可以集于一身,一人可以承担几种最高层次的智力劳动,并且领导自己组织的成员从事知识含量很高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价值很大。

(3)企业家的管理劳动不断注入新知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智力劳动创造价值开辟了新的天地。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利用网络为公司发行股票路演,极短时间内成功地、快捷地为扩大再生产筹集到大量资金,为智力劳动创造价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大面积实现了扩大再生产以自身资本积累为主要源泉到以资本集中为主要源泉的转变。许多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的创新和运用,使管理劳动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日益显要。

(4)知识商品在商品总值中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凝结在知识商品中的劳动越来越多,意味着社会总劳动中,知识商品的生产占有更大的比例量。一些科技公司并无实物形态的商品出售,它出售的是专利等知识产品。“专利工厂”也应运而生。许多公司把生产劳动的重点放在研究与开发,而不是放在制造上面,“委托生产”、“虚拟企业”大量涌现。由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必须靠物质生活资料去满足,知识商品必须转化为实物形态的商品,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所以实物形态的商品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商品的价值转移在其中。

(5)由于投资多元化和多样化,如今技术资本化或知识资本化已成为普遍现象,不但显性知识可以作价投资,隐性知识也可以作价投资。当然,任何资本都不创造价值,无论你把资本称为生产要素,还是称作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它都是被动的,但任何一种资本都是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并且任何一种资本的所有者都拥有相应的所有权,所以各种资本参与收入分配都是正常的。由于技术资本或知识资本同其他各种资本一样,要通过活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所以技术资本或知识资本占的份量增大的同时,要附加活的智力劳动。

马克思未能见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惊人成就,但经济科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同样蕴含着神奇。请看马克思是怎么说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结合现实来理解,这字里行间,不正是隐示着劳动价值论要向智力劳动价值论升华吗?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