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4920500000082

第82章 三十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的变革和出路问题探讨

-刘家声 倪国良-

(一)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由此导致城乡发展很不协调,结构偏差过大,农业人口过多,农民收入低下。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0%,农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国 GDP的18%,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为4.6∶1.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 36 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 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所以中国的城乡差距是世界上最大的。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为2.65∶1,如果考虑到农民纯收入中不少于30%需用作生产性投入,则目前城乡居民可比收入的真实比率不是2.65∶1,而是3.7∶1.农民消费低迷,农户积累下降,农业基础脆弱。

2.中国农业产业组织落后和农产品竞争能力弱。中国农业是弱质产业,是市场化程度最低的产业,由于农村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矛盾集聚多,再加上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产品竞争能力弱,整体农业科技水平、物质基础装备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所以中国农业除蔬菜、花卉、肉类、羊毛、皮革等少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外,其余都失去或正在失去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这样,农业的安全保障受到严重的挑战,和欧美大规模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农业竞争,对于家庭经营和劳动密集的农业来说,实在是差距太大。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除经济发达地区多半农业劳动力已经转移可以扩大农户内部经营规模外,广大农区没有这个条件,必须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设法创造农业的聚合规模,以此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3.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主要表现在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众多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当前存在着大宗农产品积压滞销,农业生产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人口剧增与耕地锐减矛盾突出,环境恶化和资源破坏影响农业产量的提高等等问题。

4.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低。存在农户小规模经营与采用现代化科技、应用大规模机械设备的矛盾。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承包权一定30年不变,使我国耕地分散在2 亿户农户手中,户均仅 5~7 亩,而且又分割成多个小块,极度的分散和小规模种植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商品化程度低,作物混种局面严重,既没有规模效益,又与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矛盾突出,很难参与买方市场及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格局。我国目前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大约为 20%~25%,与发达国家80%的贡献率相距甚远。

5.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有关资料显示,我国 6 亿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仅为小学文化程度。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收入的0.5%,比当前世界先进国家农业科技投入的 2%少 1.5个百分点,更与知识农业中科技投入将占农业总收入的3%~5%差距更远。一部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低下,难以及时接受一些适用技术和方法;还有一部分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满足于有吃有穿、生活过得去,更不敢冒市场风险,不能积极主动地开辟增加收入的渠道。只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能使农业现代化具备现实可能。

(二)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出路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农业要完成面临的艰巨任务,惟有以市场农业为方向,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由增产战略转变为质量效益战略,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大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前提下突出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市场化、高品质农业方向发展。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发展畜牧业、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使之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部门。根据我国农业资源多样化,人均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合理调整农业产业地区布局。东部地区农业资源较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水平高,应发展劳动和资金密集型农业,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的现代农业,以及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附加值农业。中部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种植技术较好,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西部地区要针对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资源多样性等特点,大力发展各具优势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干旱节水农业。

2.高点起步,重点突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国农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带动下,加快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进程,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目前,中国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农民组织化和农业行业组织化程度都低,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实践证明,能够突破小农户瓶颈约束,排除传统体制障碍,增强市场农业发展内在动力的新路和有效途径便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与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是使中国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营方式,也是对中国传统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型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增加农民的收入为目的,因此,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可以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坚持农民自愿、利益保护、政府服务、效益兼顾、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等原则,实现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业由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实现管理对象的商品化;逐步实现由作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家庭农场所有者逐渐成为农业企业管理经营者,农户、家庭农场或联户农场等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度的商品化企业,实现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化;实现由农户细碎的农业生产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转变。

3.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创新农业经营制度。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在改革中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发展至今天,这种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模式以及细碎的土地分割阻碍了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了突破小块土地经营的制约瓶颈,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必须在法律上承认农民土地承包权(即土地使用权)是一种财产权利,并允许土地流转,可以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可以把农民从小块地的捆绑下真正解放出来,提高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程度,将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释放出新的巨大生产力。

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要以独资、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大规模农场替代部分小规模农户经营,才能解决农民收入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的制度性制约的问题。没有大批能起龙头作用的经营大户,没有发达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组织,就谈不上发达的加工业和运销业,也就不会有发达的富有竞争力的市场农业,自然就不能平等和高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大循环。

4.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高科技对国家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要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必须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精准农业技术、信息技术、核辐射技术、激光技术等,使这些技术全方位地运用于动植物育种和作物栽培以及畜禽养殖的各个环节。为此必须加大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力度,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并通过制度创新和转换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的最佳结合。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主要取决于农业科技的供给、需求及外部氛围。其外部氛围包括三点: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科技提供物质条件。特别是必须要有高知识水平的人力资源,给劳动者以新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和完善机会均等的环境,才有可能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使科技革命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5.要建立中国农业快速反应调适、保护和支持系统,制定与WTO要求不违背的农业保护政策。首先要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农业宏观管理体制要与农村综合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对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事业、农产品加工、购销、储备、进出口和粮食安全等实行一体化统筹管理,尽快制定农产品市场公平交易法,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等。其次要利用 WTO原则,保护和发展国家农业。凡是别国对其他第三国农产品和劳务给予的优惠待遇,我们必须争取享受;凡是我国的农产品和劳务,进入别国市场应享受所在国同等待遇,如有摩擦和造成我方利益损失的,我国应出面干涉和调节。我们应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 WTO规则给予我们较长的过渡期内,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强化整体实力;另一方面,主动寻求发达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经验和技术,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再次,要改革财政体制,搞好税费改革,保证“三农”所需的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支出的需要。要增加农业信贷的投入,并参照国外的经验,根据 WTO有关政策,对于农业生产贷款实行低利率或财政贴息办法加以保护。中央财政要按农保业务量按比例建立国家农业保护基金,对地方农业保险进行再保险或补贴,要把农保市场化经营和政策性扶持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