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商务礼仪简明教程
14920600000045

第45章 亚洲国家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亚洲位于东半球,俗称“东方”,共有约48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占世界的一半多。主要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除日本外,基本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历史上亚洲各国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文化交融,礼仪、礼俗非常接近,甚至连宗教信仰、建筑风格都很接近。信仰佛教最为普遍,其次为伊斯兰教,少部分信基督教。

一、日本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日本位于东北亚,国土约3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几乎全是大和民族。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近4000个岛屿(俗称日本列岛)组成,其贸易、造船、钢铁、汽车和电器产业在全世界举足轻重,属典型的经济强国。

日本人的总体特征是勤奋、守时、行为举止谦恭有礼、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崇尚武士道精神、集体荣誉感强,女性对男性特别尊重。

“爱面子”是日本人的共性,对自己的感情常加以掩饰,不喜欢伤感情的针对性言行和急躁的风格。因此,与日本人打交道,“死磨硬泡”是常有的事,没有耐性的人是最容易吃亏的。

日本人大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他们大多喜好中国的书法艺术、茶道,剑术、柔道及相扑等传统文化传播较广。

2.主要生活习俗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大致为喜清淡、忌油腻,偏爱鲜中带甜的菜肴。日常饮食大致有三大类别,即和食(俗称日本料理)、中华料理(主要是东北菜、粤菜、淮扬菜、川菜)、西洋料理(即西餐)。

和食的特色可以归结为五味、五色和五法。“五味”:春苦、夏酸、秋滋、冬甜和好食涩味;“五色”:绿春、朱夏、白秋、玄冬及好食黑色紫菜和海带等;“五法”:蒸、烧、煮、炸、生吃。和食以寿司和生鱼片最为有名。

日本男人喜爱喝酒,尤其是日本清酒、威士忌、白兰地、茅台等名酒。

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节,烦琐和复杂是日本礼仪的特点。人际交往必须讲究着装,正式场合忌穿衬衫、便服或短衫,否则就是缺乏教养或对对方的不敬,商务和社交场合多穿西装,民间节日和特别庆典等才穿和服。

赠人小礼物是日本人最普遍的礼俗。显要的日本家族里都会有一名专门负责赠送礼物的人,据说普通人的家庭收入中大约有8%左右是用于送礼的开支,可见,访问亲友或出席宴会是肯定要带去礼品的,且接受礼品一般都要回赠。

日本人对初次见面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如果初次会面时没带名片,不仅失礼且会被认为你不愿与对方交往。

节庆及时间习俗:元旦、1月23日时代祭日、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樱花节、4月29日天皇诞生日、5月5日端午节、5月15日葵祭节、7月7日七夕节、9月15日敬老节、10月10日体育节、11月3日文化节。

3.特殊礼仪禁忌

樱花是日本国花,日本人对其厚爱有加,对荷花很反感,因为丧葬活动才用。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不宜作为礼物赠送。盆栽和带泥土的花含有“扎根”的寓意,不宜送给病人。

日本人送礼一般不喜欢偶数,尤其忌讳“4”和“9”,因与“死”和“苦”谐音。颜色上日本人讨厌绿色和紫色,喜欢白色和黄色。日本人不喜欢在礼品包装上系蝴蝶结,也不宜送带有动物图案的礼品。

日本人不喜欢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避免因礼品不适而使客人尴尬。

日本人一般不在家里招待客人,故未受邀请切忌登门造访。去日本人家里做客,一般未经主人同意,不要脱外衣,不要参观主人卧室,男士不可进厨房,上厕所须征得主人同意。

日本人基本不用香烟待客,抽烟而不敬烟。

日本女士一般只行鞠躬礼,不与男士行握手礼。

日本人还有三人不合影的习俗,他们认为被左右两人夹着是不祥的预兆。

二、印度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亿,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是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博物馆”。印度人口中印度斯坦族约占人口的46%,多数人信仰印度教(新婆罗门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锡克教。印度人自称“婆罗多人”,“婆罗多”的梵文意思是“月亮”,故“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印度盛产黄金、玛瑙、钻石、香料,手工艺相当发达,近年来软件产业迅速崛起,属亚洲经济强国之一。

印度是世界最为重要的宗教发源地,宗教信仰和文化在印度民族性格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根基作用和深厚的传承效用。故印度人轻视外在的、物质的东西,而崇尚内在的、精神的东西。

印度人崇信神灵,认为只有不断地祭祀神灵,才能得到神的恩宠或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达摩”和“再生”是印度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基本观念,他们坚信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自己的达摩(即伦理道德)行事,社会才可以安宁和谐。

与西方崇拜帝王和英雄不同,印度人崇尚具有强烈精神信仰的“圣人”,如隐居在原始丛林中的半裸体人。

2.主要生活习俗

印度人用餐一般不用餐具,习惯于用右手抓食,甩饼、烙饼和咖喱米饭是主食。印度人偏爱食素而不爱食荤,也不爱喝汤,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荤食。

大多数印度人不喝酒也不抽烟,白水和红茶是主要饮料,多数印度人偏好辣味和甜食,故咖喱是最主要的调料,糖果是最大众化的礼物。聚餐时付账的通常是在座中间最有钱或最受欢迎的人。

印度人的见面礼非常特殊。摸脚礼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晚辈见长辈,弯腰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用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表达敬重。妻子送丈夫出门,一般是摸脚跟和吻脚。

嗅礼是印度东南部地区少数民族的见面礼节,宾主见面时,把嘴和鼻子紧紧贴在对方脸上,并用力吸气,说“嗅一嗅我”。

一般性见面,要施合掌礼,并口念敬语“纳玛丝堆”(梵文意即“向您点头”),合掌的高度与辈分有关,长辈宜高(两手与前额平),晚辈宜低(两手齐于胸口),平辈在胸口与下颌之间即可。商务场合见面一般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念“纳玛丝堆”。

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商务场合见面应递英文名片。

献花环是印度人欢迎客人的常见礼节,主人将花环戴在客人脖子上,花环越粗代表礼遇越高。点“吉祥痣”是印度人欢迎宾客的喜庆礼数,他们认为“吉祥痣”可以祛邪避灾。

印度男子的服饰已经趋于西化,政府要员和商人穿西装或类似于“中山装”的上衣和西裤是较正式的。而上穿“古尔达”(肥大衬衣),下围“托蒂”(一种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足踏拖鞋,属有身份的传统服饰。

“纱丽”是印度妇女最具特色的国服,棉布和粗麻是低档纱丽,而丝绸纱丽则较为高档。除重要外交场合外,印度妇女一般不与男士行握手礼。

节庆及时间习俗:打夫节(时间不一)、每年5~6月的“除十节”(即印度教徒们在河里沐浴借以消除十罪)、大约在9~10月间的十胜节(敬奉保护神“罗摩”,一连10多天)。

3.特殊礼仪禁忌

印度的主要禁忌有:数字1、3、7属不吉利数字,忌讳送人含有弯月图案的礼品,白色、黑色和百合花习惯作为悼念用品,故不宜作礼品。忌讳谈论宗教矛盾、印巴关系、两性话题等。千万不能用左手接触别人,更不能触摸别人的头。印度南部习惯于用摇头表示赞同。

此外尚有一些较严厉的禁忌:

杀牛忌:印度教敬牛如神,不仅忌食牛肉,也忌用牛皮做的物品,且政府法令禁止宰杀母牛。此外,杀蛇亦被视为触犯神灵。

深闺忌:印度教的妇女严禁抛头露面,严禁不戴面纱,印度女人忌讳与陌生男人接触。除重要外交场合外,印度妇女一般不能与男士握手。男人也不能在行礼时碰触女人,且男人和女人一般不宜单独谈话。

饮食忌:忌食猪肉、牛肉和蛇肉,但可食鸡鸭和鱼虾,一般不食菇、笋、木耳类食品。印度教徒最忌讳吃别人接触过的食品,故不能多人在一个盘里取食。

口哨忌:在饭馆、商店等服务场所,忌用口哨招呼侍者。

穿鞋忌:进入庙堂或主人屋内,必须在门外将鞋脱去,以示对神灵和主人的恭敬和虔诚。穿鞋入室是不允许的。

三、韩国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韩国的全称叫大韩民国,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朝鲜半岛南部,国土约10万平方千米,约占朝鲜半岛的45%,人口约4800万,全部为朝鲜族。韩国属亚洲经济强国之一。

韩国人的主要宗教为佛教,其文化受中国和日本的影响较深。韩国人的性格特点比较突出,刚烈、急躁、独立、团结是其典型写照。长期被殖民、侵略和分裂的历史,使韩国人形成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顽强不屈、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抗争精神,民族自尊心极强,极其鄙视崇洋媚外。

坚韧不拔和说干就干的“急性子”成了韩国人的行事风格,速战速决往往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因此,断指、跳楼、自焚等偏激行为也就成了韩国人缺乏耐心、容易冲动的形象佐证。

2.主要生活习俗

韩国饮食以酸辣味为特点,口味以清淡为主,不喜油腻。冷面、烧烤、泡菜、牛肉和海味是其传统菜肴。韩国人不喜欢喝粥和清汤,认为那是穷人的象征。

韩国男士通常酒量不错,对烧酒和啤酒大多来者不拒,故酒是送给韩国男人最适宜的礼品。但女士多喜欢喝茶和咖啡,不喜沾酒。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之类的礼品。

韩国属典型的礼仪之邦。称呼他人喜用尊称和敬语,见面时,最好以“姓氏+头衔”相称,并习惯微微鞠躬后握手,且彼此问候,但女性一般不与男性握手,多以鞠躬和点头致意行礼。韩国人十分注重长幼有别、尊卑有序,许多家庭至今还保留着小孩给贵客和尊长行跪拜礼的习俗。与尊长相坐时,一般要保持端正的坐姿,不可掉以轻心和过于随意,抽烟时必须得到尊长的允许。

节庆及时间习俗:新年(元旦)、独立纪念日(3月1日)、佛诞日(四月初八)、显忠节(6月6日追悼烈士)、光复日(8月15日)、中秋节、国军节(10月1日)、文字节(10月9日纪念朝鲜语创立)、圣诞节等。

3.特殊礼仪禁忌

韩国人忌讳数字“4”,非常憎恨日本人,忌讳谈论日韩关系、南北分裂等话题,也切忌以日本货作为礼品赠送。他们一般不喜欢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

韩国人视喜鹊为国鸟,视老虎为国兽,视松树为国树,以木槿花为国花,故对这类东西不宜粗俗和不敬。

韩国人不喜欢别人将其称为南朝鲜人或南韩人。

四、泰国的主要礼俗与特殊禁忌

1.概况及文化背景

泰国系泰王国的简称,位于亚洲东南部,国土面积51.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300万。佛教为泰国国教,95%的人信仰小乘佛教(较原始的佛教),男子在成年前必须去寺庙度过三个月至一年的僧侣生活。泰国盛产象,视白象为吉祥的象征,敬之如神。因僧人喜穿黄衣服,故泰国有“黄袍佛国”和“大象之邦”的别称。

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人非常讲究忍让和涵养,社会人际交往中很少有争斗和谩骂等不文明行为,大多面带微笑,谦恭有礼。人民热情善良,乐于助人,极少尔虞我诈或欺行霸市的行为。交谈时,泰国人习惯低声细语,面带微笑,他们认为面无表情、大喊大叫等都是失敬于人的行为。

泰国人处事小心谨慎,不喜欢冒险,很少有大刀阔斧或大手笔投资的操作行为,企业大多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注重货真价实的实惠,不大讲究名牌,注重心安和稳步拓展。

泰国人很讲“面子”。男女都喜欢佩戴首饰,也很爱整洁,尤其注重卫生间的清洁。

2.主要生活习俗

泰国人的礼俗大多沿用佛教礼仪。见面和告别一般不握手,而是行合十礼,即双手相合置于胸前,指尖朝上。双手抬得越高,表示态度越谦恭。一般的规则是双手举于胸前,为长辈对晚辈行礼;双手举到鼻尖下,为平辈相见时行礼;双手举到前额之下,为晚辈见长辈行礼;双手举过头顶,为平民拜见泰王时行礼。一般对方向你行合十礼时,你应回敬合十礼,并说“沙瓦迪卡”(泰语意为“您好”)。但僧侣对俗家则不回礼。

泰国以大米为主食,最有名的是咖喱饭,副食主要是鱼虾类、鸡、羊肉和蔬菜。一般不喜欢红烧类菜肴,酸和辣是主味。用餐时不太习惯用筷子,多为叉勺并用,民间也习惯用手抓食。但泰国人认为“左手不洁”,绝对不用左手取食物。

节庆及时间习俗:4月13~15日,泰国举国上下都要欢度浴佛节,又名“送干节”,公司运营至少停业一周;水灯节又叫佛光节,于泰历12月15(约公历11月间)举行,主要为喜庆丰收和感谢河神;春耕节,在泰历5月初(约公历6月)由泰国国王亲自主持。多数商人在每年的4月或5月有外出度假的习惯。曼谷因交通拥堵,一般的上班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8:30~16:30,中午不休息。

3.特殊礼仪习俗

泰国人素有“重头轻足”的礼俗,即头部绝对不允许触摸,如果旁人拿着东西从泰国人头上经过,将被视为对人的侮辱。所谓轻足,即脚是人体最下部,故忌讳跷腿,不能用脚指示方向或对着别人,忌用脚踢东西给人,不能踩踏门槛,不能用脚踏门、开门、盘足或双腿叉开等,否则,很失礼。

寺庙是神圣之地,不可穿短裤、背心、迷你裙等不庄重的服饰进入佛殿,且进入佛殿必须脱鞋,不可对佛像做出抚摸等任何失敬的动作。

泰国虽然有言论自由,对政府官员可以任意评述,但绝对不许议论泰王室,在泰国人心中,泰王和王后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泰国人家里做客时,客人切忌坐到男主人的固定座位上,上楼时切忌穿鞋,对主人奉上的茶水、水果和点心切忌拒受,否则很失礼。

男女授受不亲乃佛家戒律,故在泰国人面前男女不可过于亲热。

泰国人忌讳褐色和紫色,紫色和黑色衣服通常是哀悼和丧葬时穿,偏爱红色和黄色,忌讳狗的图案,也不喜欢吃香蕉,因为那是大象最喜爱的食物。

五、其他亚洲国家的礼俗与特殊禁忌

1.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小国,国土面积仅618平方千米,因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海运通商要道上,故金融和贸易十分发达。“新加”一词的梵文意思是“狮子”,故惯称“狮城”。新加坡的人口由华裔、马来人和印度人三大族系组成,境内有20多个民族,故属多民族国家。华人约占总人口的77%,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和汉语为官方语言。新加坡人的国际交往频繁,文化融合和国际化接轨程度较高。新加坡人忌讳数字“4”和“13”等,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颜色,忌讳说“恭喜发财”(视为挑逗别人或损人肥己),忌讳乌龟图案(带有色情和侮辱之意),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交谈中忌讳涉及政治和宗教话题。商务交往中名片不可少,但政府规定官员不使用名片。且新加坡法律严格,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浪费食物等行为均将受严厉制裁。

2.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素称“千岛之国”,人口1.85亿,约有300个民族,绝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故生活习俗严守穆斯林教规。不食猪肉和带骨、带汁的菜肴,以鱼类、牛羊肉、鸡鸭和蔬菜为主要副食,不饮酒和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印度尼西亚的商业多由华人控制和经营,受华人影响,大多数印尼人对中餐喜爱有加。印尼人有崇拜蛇和敬蛇的习俗,有的地方还专设有蛇舍,内设香案,供人祭祀。除正式宴请外,印尼人也有用手抓食的习惯,同泰国人一样,视左手为“不洁之手”,忌用左手取食物。见面时,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也可以点头致意。商务和社交场合,现已一般习惯行握手礼。熟人之间,男士可以称兄道弟,女士可以姐妹相称。初次交往,一般要互换名片,否则,会遭受冷落。印尼人很讲究给对方“留面子”,对孩子十分宠爱,近乎百依百顺,故切忌批评他人小孩,也不要谈论政治、宗教及民族问题。与泰国人一样,印尼人的头部神圣不可侵犯,尤其不要抚摸小孩子的头,否则会被视为侮辱和伤害。参观清真寺,一定要脱鞋,忌穿短裤、无袖服饰,更不能穿背心和裸露服饰。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那样会招来幽灵,在服务场所,也忌讳用口哨招呼侍者,比较得体的做法是举手示意。拜访印尼人,最好带上些礼品,受到印尼人邀请时,最好不要直言拒绝,否则会被视为看不起对方。

3.菲律宾

菲律宾人大多是罗马天主教徒,英语和菲律宾语为官方语言。受到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菲律宾人作风大方,善于交际,愉快乐观,也忌讳数字“13”。菲律宾人大都以握手作为见面礼节,熟人间见面非常随意,但见到长辈则要恭恭敬敬地欠身鞠躬,以示尊重。菲律宾的饮食受西班牙的影响较多,喜食香辣味,爱喝啤酒,好用槟榔待客。菲律宾人的时间观念不强,所以,受邀赴宴等宜适当推迟,按时到了反而显得不礼貌。接受礼品,不宜当场打开包装。拜访菲律宾人,宜带些糖果、工艺品、水果之类的礼品,但不宜过分贵重。进门时记得脱鞋,切忌窥伺主人卧室和厨房,进卫生间也应征得主人同意。菲律宾人珍爱白色,视红色和茶色为不祥之兆。视芒果和珍珠为国果和国石,对这类物品千万不可有失敬之举,否则会被视为侮辱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