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14924000000087

第87章 保护民族工业的辩论(访谈录)

当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取得一定进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势头强劲,于是又爆发了新一轮关于保护民族工业的大讨论。

有的人忧心忡忡,惊呼:“若干年后中国经济最终会沦为‘殖民地经济’”,提出要“筑成一座捍卫民族的傲世长城”;有的认为,“国家之间已经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了,不要过分关注本国竞争力”。那么,究竟如何认识“保护民族工业”的内涵,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董辅 教授。

辩题之一:保护民族工业,要不要对外开放?

董辅: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越来越走向融合,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是个大趋势。我国进出口总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可见对外的依存性已很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还要进一步同国际经济相融合。因此,对外开放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内在需求。

记者:不对外开放,关起门来会如何呢?

董辅:第一,不能吸纳国外的资金进来,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资金的国家;第二,不对外开放,我们就不能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如果光靠自己开发,不仅时间长、费用大,而且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第三,不对外开放,仅靠国内市场的需求势必限制经济的增长;第四,资源的问题,中国是个资源品种比较丰富、但按人口平均来说又是个资源缺少的国家,对外开放可以通过国外资源的引进,以出口换取进口;第五,吸纳先进管理经验、经营方法,否则不可能有持续、长足的进步;第六,对外开放也是一个相互的关系,人家对你开放,也要求你对人家开放,不能自己出去了,而不让人家进来。

记者:您的意思是,保护民族工业的前提条件是对外开放。

董辅: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国家的整体水平。

辩题之二:民族工业会被取代吗?

记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生产领域占了很大优势,如软饮料、化妆品、照相机、胶卷、通信器材、橡胶等行业,外商的份额越来越大,大的跨国公司资金足、技术精、经营灵活,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民族工业会被取代吗?

董辅:除某些行业外,并不存在能取代中国民族产业的问题。

首先,农业我们占了优势;工业,如重工业、电力、钢铁、煤炭、机械、化工,我们自己是主体。只有某些行业存在问题,而且是少数行业存在问题。

对少数行业状况也要作具体分析。从几个行业来看,有两种情况存在:一是通过对外开放,我们的产业本身有了很大的改进,如家电行业,由于对外开放引进了许多技术,技术进步很快,有的企业不仅在国内占领了市场,而且还出口;二是虽然失去了部分国内市场,但是本身也发展了,如饮料工业,“健力宝”就走出国门了,果汁饮料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占了较大市场份额。化妆品行业、感光材料、照相机行业竞争力就弱一些。

国外也同样存在某些行业“退”出来,而让其他国家做的情况。美国的照相机市场就被日本占领了。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能因为某个行业一段时间内出现市场萎缩,就认为整个民族产业岌岌可危了。

董辅:中国的民族工业能不能立足,要看关键的行业,不能因为少数行业市场萎缩而就笼统地认为整个民族产业岌岌可危。

辩题之三:保护民族产业,保护什么?

记者: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对民族工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是必要的,问题是适当保护和不适当保护的界限是什么呢?

董辅:我主张不要笼统地提“保护”民族产业。从关贸总协定来看,是保护一国的“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某个行业处于成长期,需要在一定阶段保护,不然“幼稚”产业就夭折了。因此,我认为,保护民族产业不是保护所有的产业,而是保护“幼稚”的产业;不是永远保护,而是在一定阶段的保护。如果保护了所有的产业,就是闭关自守,长此以往就对本身发展不利。一定阶段的保护,有助于健康成长;长时间保护,就是保护落后,对本国产业发展不利。

民族工业要在竞争中求发展,只有在公平竞争中才能有生命力。长时间的保护,就如同“温室花朵”,不能经风历雨。要保护民族工业,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下,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最终促进现代化。

辩题之四:对一些不成熟的产业,采取过度保护如何?

记者: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我们只能参与竞争,国际市场上也是如此;可是在国内市场上,确实有一些产业部门的外国品牌咄咄逼人,大有席卷市场之势。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

董辅:主要是:第一,一些部门的国产品牌的品质、售后服务和营销方式不及外国品牌,国内有些人至今仍有崇拜洋货的心理,说到底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第二,外国公司挟雄厚的资金收购、兼并、参股我国企业,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富有营销的经验;第三,一些外国商品,如照相胶卷,大量走私进入我国市场,由于售价低,也对国产品牌形成了巨大冲击;第四,国内一些单位出于不正当的考虑,即使国产产品的品质与外国产品相当,甚至比外国的更好,而且价格也低,但就是不买国产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产品牌的市场;第五,有一些外国公司实行低价倾销政策,利用虚假广告和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挤占我国的市场;第六,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给外国公司以“超国民待遇”和歧视我国企业的做法。

记者:既然一些产业不成熟,当前强调过度保护行吗?

董辅:拿印度来说。不久以前,印度对进口也实行很严格的限制,规定进口产品不得与国内同类或类似产品竞争,每个财政年度商业部都要公布禁止进口商品的名称。这种对民族经济的严格保护,无疑对于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看到,印度遇到了技术进步落后、产品落后和缺乏竞争能力、资金短缺等诸多弊端,印度的小汽车就越来越落后。印度政府已开始注意改变这种状况,与日本铃木公司合作,生产铃木公司设计的小汽车和面包车。印度的汽车工业,在引进了铃木公司的技术以后,如果不注意处理好保护民族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还采取过度保护,而不吸收和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新技术,引进的先进技术用不了多久又会变成落后的技术,就不可能具有市场竞争力。

辩题之五:在保护民族工业的问题上,当前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董辅:为了使我国的企业、品牌更具市场竞争力,必须继续扩大开放。目标是促进国家的现代化,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过去我国在扩大开放上的不利作法是引进外资时,让各种各样的企业都进来了,现在应该有所选择,条件是:是不是适用,是不是具有先进性,是否对增强我国的竞争力有利,要有明确目标。

在扩大开放上,应采取积极态度,在吸收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不要老跟在人家后面。这一点要向日本学习,在引进的基础上,开发、创新,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走“学习——消化——创新”之路,一步步促进现代化。

当前,应从政策上推动和鼓励我国的企业通过不同途径组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大集团,使其具有雄厚的资本、有开发研制新产品的条件、有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运作。在这方面,也不应排除我国企业与外国公司的合资和合作。

辩题之六:对抵制洋货的行为怎么看?

记者:面对我国一些品牌在市场上消失,一些人忧心忡忡,提出抵制外国品牌的策略,甚至出现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言论,这种行为、情绪很值得注意。

董辅:人们对外国品牌挤占我国市场的形势表示关切,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作冷静分析,不能用情绪代替思考。

我认为,抵制洋货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国家现在强盛了,对外国产品不应该以一种民族主义情绪对待;它不是一个好途径,容易断绝与他国往来,限制自身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那是一条死路,只会使国家更加落后。以激愤的心情对待这个问题,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损害我国的改革开放、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原载《中国民航报》,1997 年8 月4 日、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