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14924400000240

第240章 江村——杜甫

题解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身历战乱、饱受流亡之苦的诗人靠朋友资助,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终于获得了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江村》这首诗写出了一片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

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①。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②。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③。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④?

注释

①抱:环抱着。事事幽:一切都显得沉静、幽闲。②相亲相近:指群鸥相互依随,和气无争。③棋局:棋盘。④微躯:我的一种谦称。

赏读

首联总写,先点明江村的环境,再点明盛夏的江村的幽静清雅。颔联具体写江村幽静的环境,燕子自去自来、水鸥相亲相近。在作者的眼里,景物安谧幽闲、乐群适性。诗句中丝毫没有战乱年代的落魄哀伤,把江村描写得宛若一个世外桃园。颈联由物事写到人事,老妻画棋局,稚子敲钓钩,写出了一种闲适恬淡、怡悦和乐的家庭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初获安定的欣喜之情。尾联表面是作者的喜庆之辞,而内含作者的悲痛之意。一是作者深知眼前的安逸是建立在友人供禄米之上的,难得长久,“但得”二字就体现作者的忧虑之情;二是作者素有为国尽力,建功立业的心愿。衣食无缺的生活,并非作者的最大愿望。但自己虽有抱国之心,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遇,因而作者心中满怀悒郁悲愤之情,“更何求”就表现了作者这种心绪。

这首诗为了抒情的需要,冲破格律的限制,甚至在一联之中同一字重复出现,但却使人觉得轻快俊逸,毫无重复之感。写景典型,写事精炼,在轻快闲逸的叙写后,尾句忽转凄惋,悲凉沉郁,体出了杜甫寄兴感怀诗的总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