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14924400000241

第241章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甫

题解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中的王宰,是和杜甫同时的著名画家,擅长画山水树石,原籍和生平事迹已不可考。这首诗把诗情画意溶为一体,是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原文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①。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②。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

中有云气随飞龙③。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④。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⑤。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⑥。

注释

①能事:擅长的事。促迫;逼迫,仓促。真迹:书画家本人原作。②昆仑、方壶:传说中的仙山。昆仑在西,方壶在东。素壁:白壁。③巴陵:郡名,即今湖南岳阳市,濒临洞庭湖。这里实指洞庭湖。日本东:日本东面大海。全句极言水流之远。赤岸:极远之水岸,泛指江海之岸。④浦溆:水边。亚:通压,指枝叶下垂。洪涛风:掀起洪涛的狂风。⑤工:擅长。远势:指画山水远景。咫尺:指有限的画面。论:编次,这里指有条有理。⑥并州:今山西太原,所产剪刀锋利著称。吴淞:吴淞江。上二句用晋索靖评顾恺之画事:“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坟归去。”

赏读

前四句写王宰的创作态度具有大家风度,他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不受时间的催促,从容作画,给人们留下珍贵的笔迹。五六句用昆仑方壶图具体表达出王宰的画给人以雄奇壮美的感受,抒发诗人观画时的内心情感和由衷的赞叹。诗人在王宰的画上看到:波澜壮阔的江水从洞庭湖一泻千里,直到日本东部海面,水势浩渺连接天际,与连绵起伏的昆仑、方壶仙山相呼应,水山一体,蔚为壮观。画中云气飞动,狂风猛烈,渔人驾舟躲避,山木被洪涛巨浪侵袭着低垂俯偃。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把王宰的画中的山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意境开阔而气势充沛,显示了王宰高超的画技和潇洒飘逸的风度。后四句是诗人对王宰的赞美,说王宰作画符合“三远法”的构图原则,并且绘画技巧旷古未有,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诗人深为王宰的画所感染。结尾两句用典,以索靖自比,把王宰画与顾恺之画相提,高度赞扬了这幅昆仑方壶图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抒发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生动活泼,挥洒自如。清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读老杜入峡诸诗,奇思百出,便是吴生王宰蜀中山水图。自来题画诗亦惟此老使笔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