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14924400000249

第249章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题解

这是一首参加省试的试帖诗。试题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来。

原文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①。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②。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③。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④。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⑤。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⑥。

注释

①云和:古代山名,以产琴瑟木著名。帝子灵:指湘灵,舜二妃是帝尧女儿,故名。②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即河伯。楚客:指屈原、贾谊以及历代被贬楚地的人。不堪:不能,不忍。③凄金石:钟、磬一类乐器发出凄凉的曲调。金,钟类乐器;石,磬之类。杳冥:苍穹,高远的天空。④苍梧:山名,又名九嶷山。相传舜死于此。白芷:香草名。芳馨:芳香。⑤潇:水名,湘江支流。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⑥人不见:回应题中的“灵”字,因仙人鼓瑟,故“人不见”。

赏读

虽为试帖诗,诗在首句以“善鼓云和瑟”切入题旨以后,便即展开想象的笔触描写开来:瑟曲袅袅,打动帝子之灵,使冯夷起舞;但冯夷之舞只徒俱舞姿,因为他没有真正听懂音乐;只有远贬的“楚客”听懂了湘灵音乐中的哀怨凄苦——他们难过得不忍卒听。云和瑟曲调凄苦,深沉哀怨,足以打动金石;它的清脆亮丽之音直入云霄,打动苍梧之野的舜帝之灵侧耳屏听;白芷也受感动而吐芳香;湘江两岸沉浸在美妙音乐之中,哀怨的音乐四荡在洞庭湖上空。至此已把湘灵瑟曲的高妙神奇描绘得淋漓尽致、瑰丽多姿,使人产生听曲而欲观人的感想。可是诗人笔下一转,“曲终人不见”尤如美人遮面,令人扑朔迷离、惆怅若失。诗以“数青峰”结尾,尤为奇妙。传说虽美终归虚幻,现实中江水如带、青山似染,如此恬美之景与高妙瑟曲相配可谓相当,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钱起的这首诗摆脱了种种束缚限制,展开想象,忽天忽地,无形之音借诗人之手神色顿生,收尾如低音一拔,余音袅袅,回味无穷,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