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14924400000287

第287章 老夫采玉歌①——李贺

题解

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唐代蓝田县以产玉著名,县西三十里有蓝田山,又名玉山。由于山势陡峭,开采这种玉十分困难,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险。

原文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②。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③。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④。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⑤。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⑥。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⑦。

注释

①老夫:采玉老人。玉:指蓝田山的玉,称蓝田玉、蓝田碧。②须:同需。水碧:玉名,即碧玉或水玉,产深水中。步摇:古代妇女头饰名,用黄金做成,上有凤、雀、花、兽等形状装饰和垂挂的珠子,随人步行而摇动。徒好色:只是为了妇人装饰上好看。③龙为愁:因采玉搅浑了溪水,龙也发愁。蓝溪:在蓝田山下。④蓁子:即榛子,果似栗而小,可食。杜鹃句:意为老人泪和杜鹃口中流的血一样。用杜鹃啼血典。⑤厌生人:吞没了大量采玉工人。厌,通餍,吃饱。恨溪水:用委婉手法表达对强征他们来采玉官府的痛恨。⑥斜山:形容山势险恶。挂绳:采玉工人悬挂在从山岩上垂下来的绳子上下到深水中采玉。袅袅:绳子晃动不已。⑦白屋:茅草屋,悬肠草:一名思子蔓,离别草。这里是借此表明采玉老人对儿女的挂念。

赏读

诗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采玉,不过是雕饰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总括采玉的艰难,又暗讽了权势者的骄奢。

从第三句起具体描写了一位采玉的“老夫”开采玉石的情景,他忍受着饥寒下溪水采玉,把老夫的悲惨境遇像图画似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接着诗人进一步刻画这位老采玉工饥寒痛苦的生活,在千钧一发的险境中,他的心该是多么惊怖愁惨啊!

诗一开头就揭露统治者强征民工采玉,是为了“琢作步摇徒好色”,语含饥刺。接着写老夫采玉的艰辛,最后写暴风雨中生命危险的瞬间,他思念儿女的心情,把诗情推向高潮。这种写法震撼人心,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