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14924400000466

第466章 狱中赠邹容——章炳麟

题解

1903年,即光绪二十九年,章炳麟在《苏报》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为邹容《革命军》所作的序文,前文骂光绪帝是“载湉小丑,不辨菽麦”,因与邹容同在上海租界被捕,关进西牢,这首诗就是他在狱中写下的,这首诗以颂扬的语调写出了作者对战友兼难友的邹容的喜爱之情。邹容接到此诗后,也作诗回赠——“我兄章枚叔,忧国心如焚。并世无知己,吾生世不文,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可惜的是,邹容不堪忍受牢狱折磨,于1905年病死于西牢,年仅二十一岁。

原文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①。

快剪刀除辫②,干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③,乾坤只两头④。

注释

①“被发”句:被发,同“披发”。瀛州:神话中东海的仙山,指日本。②除辫:剪辫。以示与清朝决裂,投身革命。糇:干粮。③临命:临死。掺手:执手。④乾坤:天地。

赏读

这首诗开头就用“邹容吾小弟”,只这一句,就把自己对邹容的那种亲切、喜爱之情活脱脱地表现出来。“被发下瀛州”,指邹容还不到成年,就已“下瀛州”了。这里的“被发”指披发,一般指未满十八岁的少年,“瀛州”指日本。

二联“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赞扬了邹容的革命精神。诗中主要是根据生活中的两件具体事情来进行刻画的,一件是邹容在日本留学时,为了抗议清政府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不仅自己率先剪断辫子,而且还联合同学剪掉了留日学生监督姚文甫的辫子,挂在留学生会馆屋梁上示众。第二件是顾不上吃饭,把牛肉当饭吃,通过这两件事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为革命已经到了出生入死,为革命奔波忙碌到了忘我的境界。

三联“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写出人们为英雄不幸入狱而感到无限伤悲。“英雄”表示对邹容的敬仰,“悲秋”说明了邹容入狱,天地同悲。最后一联“革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是说自己和邹容为了革命事业,同仇敌忾,并肩作战,甚至不怕牺牲的革命气概。

这首诗气概昂扬,激情振奋,语言朴实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全诗都具有一种亲和、赞扬和共进的乐观精神,这一切都与他主张的革命宣传要激扬通俗的风格相一致,诗中所含的战斗精神也成为诗人革命性的真实写照。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说,先生“狱中所作诗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没有忘记”,可见这首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