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123

第123章 天才的预言家:雪莱

身份:英国诗人

死于:1822年7月8日(终年30岁)

死因:溺水

地点:意大利斯培西亚海湾

评价:雪莱有着和拜伦极其相似的经历,出身贵族世家,原本有望成为既富有又有爵位的人,然而他天生就是为叛逆而存在,在牛津大学读书时,就因论文《无神论的必要性》被学校开除。雪莱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歌唱自然、歌唱人生、歌唱理想、歌唱爱情的诗歌。这些作品大都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一种浓郁的氛围中表现出对光明、自由、幸福和美的热烈追求。其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被缚的普鲁米修斯和天神朱比特之间的斗争,预示了革命一定会到来,也一定会取得胜利。雪莱因此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和拜伦一样,雪莱也是一名伟大的民主战士。他以诗歌作为武器,向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开火,向一切反动的统治阶级开火,热情地歌颂新生事物,追求自由和幸福。在家喻户晓的《西风颂》中,诗人以豪迈奔放的激情歌颂那以摧毁一切的狂暴气势涤荡天地的西风: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地面上的残枝败叶席卷一空;它以磅礴之气驱散高空的流云,召来冰雹、大雨和雷电,为黑夜的世界敲响丧钟;它唤醒昏险的大海,掀起汹涌的浪波,震撼海底的花草树木;它又在到处播撒生命的种子,催促万紫千红的春天的到来。诗的末尾两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给处在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鼓舞。

雪莱的叛逆精神引起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痛恨。1814年,雪莱与妻子离婚,同第二任妻子结合。反动当局利用婚姻事件对雪莱进行了大肆中伤,迫使诗人永远离开英国,长期旅居意大利。

1822年夏,雪莱和朋友去里窝那参加一个由拜伦倡议的杂志的创办仪式。7月8日,雪莱在从里窝那返航去莱西里的途中,突遇狂风暴雨。在遇到暴风雨时,他们的游艇刚刚离港不久,要是慎重的话,就应该返回里窝那,可是雪莱低估了危险。当时离他们不远处还有一只大船,船长希望他们上他的船,但雪莱仍没有同意,而是继续驾驶游艇迎着风暴前进。最终游艇于下午4点在维亚雷焦以西16公里左右处沉没。暴风雨过后的第10天,3具被鱼群撕碎的尸体才漂到维亚雷焦海岸边。在其中一具尸体的衣服口袋里,人们发现了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诗集和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的集子,最终证实了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那个人就是雪莱,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与拜伦构成英格兰诗歌双子星座的雪莱。这一年,他才30岁。

雪莱的妻子玛丽希望把他安葬在罗马,埋在他们的儿子身边,但是意大利政府卫生条例规定不准运送从海上漂上来的尸体。因此人们决定,把暂时埋在沙子里的雪莱的尸体就地火化。当局紧急派来了一个班的士兵,把已经高度腐烂的尸体挖了出来。人们把尸体放在一堆高高的松木柴上面,拜伦按照古老的风俗,把乳香、盐和酒倒在了上面。英国作家特里劳尼将雪莱的心脏取出后放进酒精里保存起来,以作为珍贵的纪念。雪莱的骨灰则被装进一个橡木罐内,安葬在了罗马新教徒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