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183

第183章 爱国少帅:张学良

身份:爱国将领

死于:2001年10月14日(终年101岁)

死因:器官功能衰竭

地点:夏威夷檀香山斯特劳布医院

评价:“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爱国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10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此后张学良先生虽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却始终淡泊荣利,晚年仍心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企盼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

1990年底,张学良终于被解禁。昔日的风流公子和英俊少帅,如今已是耄耋衰翁。人间无情唯白发,英雄头上不肯饶。用张学良本人的诗句来写照,则是“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

1993年12月15日,张学良、赵一荻夫妇离开台湾,赴夏威夷定居。选择夏威夷的最大原因,是那里的气候与居住环境均适合二人心愿。除台湾省气候潮湿外,当年老友张群、张大千及王新蘅等先后谢世,也是他赴美国定居的动机之一。本来,大陆有他的故国桑梓,人民政府更盛情邀请他回来看看,甚至派出少帅的旧部吕正操将军劝说他。游子何尝不想落叶归根,但当时两岸关系冰冻三尺,张学良不愿意再置身于政治冰层下的漩涡中,终于望洋止步。

在夏威夷,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开心,也很有规律。夫妻二人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在银色的沙滩上散步,不说话。几十年相濡以沫,不说也是说,沉默亦如歌。拄杖相依,一同看日出日落,感受宇宙间那颗通红的心脏在大海上跳荡,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天地的脉息。赵四小姐喟然道:“我们总算过自个儿的日子了,只可惜先前的大好光阴一去不复返,再也收不回来。如今一对白头人,真要掰着手指头及时行乐才好!”这话说得轻松,却带有淡淡的感伤。

晚年的张学良淡泊名利,他曾收藏过一幅王阳明的画,画中题词为:“安得于嘉林甘泉间,构一草舍,以老他乡。无怀葛天之民,求之不远。盖学问之道,随处即是,惟宜读书以先之。”这正是张学良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时光流转,2000年张学良百岁华诞,在接受采访时,他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虽然想回去,但就怕感情的冲击使我受不了。”“我当然愿意回家去,我的身体很好。”但这,却成了一个永远未圆的梦。

有人感叹,赵四小姐真是爱张学良,她撑着沉疴的病体,吊住那口悠悠长气,只为看着丈夫快快乐乐地度过2000年6月1日的百岁华诞。张学良在生日宴会上接受采访,非常动情地称赞:“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还当着众人的面,握着赵四小姐的手,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亲昵地说:“这是我的姑娘!”

只是这88岁的姑娘已是风烛残年,走到了生命的终点。6月11日下午,赵四小姐的病情突然出现危兆。张学良马上将她送进檀香山斯特劳布医院进行抢救,医院采取了以吸氧机作为维持她生命的手段。6月22日清晨,赵四小姐已不能讲话,但神志尚清。她环视着病房内的每一位亲友,目光祥和。8点45分左右,张学良坐着轮椅来到她的床边,握着她的手,一遍遍呼唤私下对她的昵称,无限依恋。赵四小姐的眼中流下了咸咸热热的泪水。张学良已经看出与自己患难一生的爱妻已无生还的希望,为了使她免受更大的痛苦,他忍痛接受了医生好心的建议。9时,医生拔掉了赵四小姐的氧气管,并注射了镇静剂,她昏昏沉沉地睡去。两个小时过后,11时11分,赵四小姐微弱的呼吸终于停止,平静安详地告别了人间。

赵四小姐去世后,张学良动也不动地坐在她身边,双手紧紧握着她的手不放,仿佛他们仍然一起行走在人生的旅程上。赵四小姐死去整整一个小时了,老人仍然坐在轮椅上恋恋不肯离去,他和她的手始终舍不得分开,眼里浑浊的泪水似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流个不停。赵四小姐去世后,张学良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思念与悲伤挥也挥不掉。不久他便也住进了檀香山斯特劳布医院。2001年10月14日20时50分,张学良病逝,享年101岁。临终前他留下遗嘱:“与夫人合葬于神殿之谷。”这对爱情传奇的主角仅仅小别一年多,便在天堂会合了。

在他们墓壁的大理石上,刻着《圣经》中的一段话:“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亦必复活!”

10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张学良亲属发去唁电,盛赞“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为世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