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207

第207章 阴毒暴虐的“九千岁”:魏忠贤

身份:明熹宗时大宦官

死于:1627年(终年59岁)

死因:自缢

地点:阜城驿舍

评价: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阴险残暴的太监,他诛“六君子”,灭“东林党”,杀害忠良不计其数,而且手段相当残忍。到了熹宗后期,天下竟成了魏家天下,一些谄媚的官员公开呼魏忠贤为“九千九百岁”,简直丧尽廉耻。还有为之建生祠的,祠中供奉魏忠贤塑像,行人经过要行五拜礼。更有人提议把魏忠贤列为圣人,与孔子并尊,认为其德行高于孟子。全国上下疯狂效忠于一个皇家奴才,由此可见,明朝政治腐败到了何种地步。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秋八月,熹宗病死,没有子嗣,其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帝位,是为崇祯帝。熹宗死后,阉党失去依靠,东林党人纷纷上书弹劾。其中嘉兴贡生钱嘉征的奏折最具代表性,其中列举了魏忠贤十大罪状:一为目无尊长,与皇帝平起平坐;二为诬蔑陷害皇后;三为收揽兵权;四为违背宦官不干预朝政的祖训;五为与藩王为敌;六为亵渎孔子;七为滥封党羽;八为妨害边境守卫;九为建立生祠,劳民伤财;十为交通朝中大臣。十条罪名中,任何一条都足以要了魏忠贤的狗命。

魏忠贤听到消息,故伎重演,跑到崇祯面前再操“哭”业,表示要痛改前非。崇祯不动声色,只让内官拿了钱嘉征的折子读给魏忠贤听。奏折尚未读完,魏忠贤已吓得汗如雨下,灵魂出壳,只是咚咚地磕着响头,磕了足有数十百个后,被崇祯帝斥退。

次日崇祯即传出严旨,历数魏忠贤罪状,将他贬谪凤阳,为皇家祖陵守坟。魏忠贤唯恐夜长梦多,就连夜离开了京城。他走时带走了自己一生的积蓄——满满40车金银珍玩,还带走了自己豢养多年的近千名“家兵”。崇祯帝得知魏忠贤离京时的形迹,立刻派人飞骑传旨,撤除了各地的镇守太监,断了魏忠贤与他们联合作乱的路子。同时由于请杀魏忠贤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崇祯也觉得不杀此贼不足以谢天下,就下令将魏忠贤逮回京师问罪。

魏忠贤此时刚到阜城,寄宿于驿舍之中。京中密探来报知此信,魏忠贤知道被逮入京城,必定伏法,于是与干儿子李朝钦对哭一场,双双解带,自缢而死。崇祯听到魏忠贤已死,便将其家产籍没,然后派人搜查魏忠贤的相好客氏家,结果搜出8个大腹便便的宫女。原来熹宗无子,客氏便找来一大堆宫女,使她们与宫外男人野合而有娠,企图等生下男孩后冒充龙种,将来名正言顺袭承帝位,继熹宗之后成为自己手中的玩偶。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崇祯命太监王文政讯问,这些宫女将实情托出。崇祯听后大怒,立即下令将客氏拘至浣衣局,用刑杖打死,这个穷奢极欲、挟权怙势的老淫妇,挨不到数十下,便惨赴冥间,找她那魏大情夫去了。

随后,所有客、魏亲属,不论男女长幼,尽行被斩首。有几个乳儿婴孩,还在睡梦中,也被刽子手们尽行杀绝。京城百姓,都说这是客、魏阴毒招致,应受此惨报,没有一个为之可怜的。魏忠贤的尸体从阜城运回京城后,因害人太多,虽畏罪自杀,却难息众怒。受害者无不想手刃仇人。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崇祯终于下旨磔尸。死去的魏忠贤仍然难逃恶惩:他的尸体被千刀万剐、剁成了碎块;他的头颅也被悬挂在家乡的西城门下。

正所谓: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