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名人死亡档案
14924500000033

第33章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列宁

身份:苏联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

死于:1924年1月21日(终年54岁)

死因:脑溢血

地点:莫斯科郊外哥尔克村

评价: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的创始人,他领导苏联人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领导苏联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新生政权,并使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晚年非常不幸,在与各种敌人进行不屈斗争的同时,病魔成了他生命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列宁在侨居国外时,就患上了高血压症,并逐渐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米赫尔松工厂发表演说后,遭到社会革命党人范妮·卡普兰的枪击,肺部和肩部各中一弹。经过治疗,虽然枪伤已经痊愈,但体质却受到了影响。1921年冬,列宁出现了重病的初期征候。医生们只当是仍在体内的两颗子弹作怪。1922年4月,经苏共中央同意,决定给列宁实施取弹手术。著名的德国专家被请来主刀,可是只取出了体内那颗埋在浅表的弹头,另一颗由于处于脖子中较深部位而没敢触动。

这只是一个小手术,极其顺利,但也收效甚微。1个月后,正在外地休养的列宁突然发病,呕吐、头痛、腹泻不止,专家们急匆匆赶来,检查后发现血栓阻塞了一条动脉血管。列宁患的是脑中风,右臂与右腿部分地失去了作用,说话也有了障碍。经过治疗,列宁健康略有起色,甚至能回到莫斯科主持领导工作了。但是从这时起,列宁就不得不经常陷于与病魔的搏斗中。直到逝世,他一共遭受了4次脑中风的袭击。

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对列宁的身体状况向来十分关注,早在1年前列宁身体初次出现不祥病兆时,中央便决定让他休假,并绝对禁止他工作。然而这对以“工作狂”著称的列宁简直是一种惩罚,读书和写作是他须臾不离的生活内容,他那苏格拉底式的善于思考的圣哲的头脑更不给他以片刻的安宁与休憩。更何况,党和国家有许多事情还等着他去做。这时的苏俄领导人之间,也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这些关系犹如密密的蛛网,无不涉及列宁。列宁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病症的障碍,却使他越来越难以贯彻自己的意志。这期间,作为总书记的斯大林实际上主持党内工作,他与列宁就各少数民族自治等问题产生了分歧。列宁不喜欢斯大林的贪权和太过粗暴的个性,因此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也就愈加放心不下。

身体稍好,列宁便迫不及待地主持工作。这年的12月13日,列宁旧病复发。15日深夜,病情恶化,后来右臂和右腿陷于瘫痪。他被固定在床上或轮椅中,不能写作。但幸运的是,他恢复了说话的功能,虽然有点含糊,但可以通过秘书记录下来。起初政治局允许列宁每天可以口授5-10分钟,此后列宁健康状况有所好转,医生允许他每天口授30-40分钟。这时到第三次患病——完全丧失说话能力——尚不到4个月的时间,列宁完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批文章。其中包括《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民族“自治化”问题》《日记摘要》《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等。

列宁尽管身患重病,但头脑清晰,思路明确,依然保持着罕见的意志力和乐观主义精神。直至3月6日健康状况再度恶化时为止,他实际上都在不断地工作,为即将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作准备。

1922年12月21日,列宁口授了一封给托洛茨基的信件,在征得医生同意后由其妻克鲁普斯卡娅记录。这件事显然使斯大林极为不快。第二天,斯大林在电话里大发雷霆,把克鲁普斯卡娅痛骂了一顿,并以诉诸党的监察委员会相威胁。鉴于列宁的病情,克鲁普斯卡娅没有立即将此事告诉列宁,而是写信给加米涅夫请求保护。直到1923年3月初,列宁才得知此事。虽然事情已过去两个多月,但列宁对斯大林的粗暴非常愤慨,于是在3月5日口授了一封信给斯大林,问他是同意收回他的话并且道歉,还是宁愿断绝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时,斯大林还不敢与列宁断绝关系,只得向克鲁普斯卡娅道了歉。不过这件事对列宁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3月6日深夜,列宁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3月10日,他的右半身完全瘫痪,语言表达能力完全丧失。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列宁的身体状况开始慢慢好转。苏共中央与医护专家们制订了治疗方案,规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禁绝一切与治疗无关的人和事打扰他。但列宁不愿中断与外界的联系,仍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渴望恢复工作能力。他依靠顽强的毅力,坚持练习发音,训练用左手写字,但尽管如此,直到第二年初逝世为止,他再也没有恢复说话及自理能力,这可以说是他生命中最痛苦最黯淡的时期。

1924年1月21日18时50分,一直在莫斯科郊外哥尔克村养病的列宁因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麻痹而溘然长逝。他去世后,医生发现他的脑血管硬化程度犹如石头一般坚固,血管被完全堵塞,连一根纤细毛发都不能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