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14924600000175

第175章 待漏院记——王禹偁

题解

本文约写于宋太宗淳化元年(990)。

“待漏院”是百官上朝前休息的处所。文章题目是“记”,但记事成分很少,实际是借题发挥,向宰相进规戒之辞。它除了论述宰相必须修德勤政以侍奉君主的道理之外,主要是抓住宰相在待漏院休息时的思想活动,描绘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执政者的形象,表明了作者实行贤明吏治的主张。

原文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鸾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译文

大自然默默无语,可是万物顺利生长,农事每年获得丰收,这是什么道理?是因为掌管春、夏、秋、冬四季,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天官天吏,替它把促使万物生长、四时运转的“气”疏通了。皇帝不多说话,可是他统治下的百姓相亲,天下太平,这又是什么道理?是因为三公讲究治道,六卿分担职责,推广了他的教化。因此可知,皇帝安逸在上,臣子勤劳在下,是学着天的样子。古来善于辅助国君治理天下的,从皋陶、后夔,到房玄龄、魏征,历历可数。他们不仅具有美好的德行,而且也能勤劳地从事自己担负的职责。况且早起晚睡,忠心侍奉皇帝,卿大夫都应该这样,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期,就依照唐朝旧有的制度,在皇城丹凤门的右边,设立了一所待漏院,表示要辛勤料理政事。到了那宫殿北阙上的望楼微见曙色,而东方还没有大亮的时候,宰相坐车去上朝,许多火把和灯笼一齐点燃,把皇城照耀得光亮通明,就像一座火城。宰相的车子来到待漏院停下,这时,马铃声阵阵,宫殿的大门还没有开,玉壶里的更漏水还在不停地滴着,上朝的时候还没到。于是,宰相撤除车上的篷盖,走下车来,在待漏院里休息。

在等候上朝的时刻,宰相有些什么想法呢?他或者想到:众多的百姓还没过上太平的日子,想什么法子使他们安宁;边疆的民族还没有归附朝廷,想什么法子使他们归服;战争还没有停止,怎样才能消除兵乱;许多田地都荒芜了,怎样才能重新开垦,种上庄稼;贤人闲住在僻远的乡野,我要极力荐举,使他们得到重用;奸恶的小人在朝做官掌权,我要狠狠打击,把他们赶走;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不能调和,灾害接连发生,我情愿辞掉宰相的官职,来祈求上天消除灾殃;笞、杖、徒、流、死五种刑法实行不当,欺骗巧诈的事情天天发生,便请求皇帝修文德,来把它整顿好。心中想到这些,忧虑不安,等待天明上殿去朝见皇帝。宫殿的九门开了,能耳听四方的皇帝就在近前。宰相把心里话说出来,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国家的政治因此清明太平,百姓也因此富裕。如果能像这个样子,那么统领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不是侥幸得来,而是应该的。

他或者想到:私仇未报,得设法把仇人赶走;旧恩未酬,得想法使恩人荣耀;美女玉帛,怎样才能弄得到手;车马玩器,怎样才能取得;奸恶的小人,依附我的权势,我就要尽力提拔他;正直的人,敢于说直话顶撞我,我就要削除他的官职;春、夏、秋三季都有报告灾荒的事,皇帝面上现出忧愁的颜色,要编造好听的谎言,让皇帝高兴;官员们滥用王法,欺压百姓,皇帝听到了怨言,就要装出奉承的样子,去讨好他。满肚子私心纷至沓来,坐在那里直打盹儿。殿上的九门都开了,皇帝的眼色一遍又一遍地环顾四周。宰相说话了,皇帝被他的假话迷惑住了。国家的政权因此衰败毁坏,皇帝的位置也因此摇摇欲坠。如果像这样,那么死在牢里,充军到很远的地方,并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应该的。

因此可知,一国的政权,亿万人民的性命,都系在宰相身上,能不小心谨慎吗?还有那种既没有好名声,也没有坏名声,跟着众多的官员一起上朝,又一起退朝,白白地占着宰相的位子,享受宰相的俸禄,只是充一充官数,一心想保全自己的人,也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大理寺的小官员王禹偁写这篇文章,请求刻在待漏院的墙壁上,用来劝诫那些掌管国家大权的人。

赏读

本文意在劝戒。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作者在文章中便有意识地运用对照手法刻画了两种宰相的典型形象,褒贬鲜明,意味深长。与内容上的要求相适应,行文也是整齐的两两相应;同时大量采用对偶和排比句式,使是非邪正的分别更为鲜明。个别段落还酌用韵语,以突出形象,引起惊醒。足见作者用心之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