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14924600000224

第224章 司马季主论卜——刘基

题解

明太祖猜忌功臣,多所诛戮,刘基见几辞官,以求全身远害。本文假借汉初召平与卜者司马季主的问答,特别是借司马季主之口,阐明世间一切事物有盛衰、人生有穷通的哲理。述说自己“昔日”仕宦封爵之荣,“今日”无之不为不足,并借批评东陵侯希图再被起用而不得的“疑”,表示自己退隐的决心。通篇采用对话形式和譬喻对比的写法,文字工炼,说理通透。

原文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闷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之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更,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蚕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荧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译文

东陵侯被废为平民以后,去拜访司马季主,请他占卜。

季主说:“君侯您要卜问什么?”东陵侯说:“长期卧床的人想起来,长期蛰居的人想出去,长期气闷的人想打喷嚏。我听人说,蓄积过分就会流泄,关闭过分就会开放,炎热过分就会生风,堵塞过分就会畅通。冬去春来,没有只是委屈而不能伸张的东西。一起一伏,没有只是过往而不能回复的事物。我有些疑惑,希望得到你的指教。”季主说:“若像这样,那您已经明白了,又卜问什么呢?”东陵侯说:“我不能深究其中的奥妙,所以希望先生尽力指教。”

于是,季主说道:“唉!天道亲什么人?只亲有德的人。鬼神有什么灵?因有人信才灵。那占卜用的蓍草,不过是些枯草;那占卜用的龟甲,不过是些干骨。蓍草和龟甲,都是物。而人,却比物要灵。为什么不听从自己,却要听从物的摆布?而且,您为什么不想想过往的事情?有过去,就一定有今日。因此,今日的碎瓦断墙,正是过去的歌楼舞馆;今日的荒荆残梗,正是过去的琼花玉树;今日的哀蛰悲蝉,正是过去的凤笙龙笛;今日的燐光萤火,正是过去的金灯华烛;今日的秋荼春荠,正是过去的像鼻驼峰;今日的红枫白荻,正是过去的蜀锦齐绢。过去没有的,今天有了,这不算过分;过去有的,今天没有了,这不算不足。因此,随着昼夜的变化,盛开的花朵凋谢了;随着春秋的更替,旧物变成了新物。湍急的流水下面,必然有深渊;高峻的山丘下面,必然有绝壑。您也懂得这些道理,为什么还要占卜呢?”

赏读

作者虚拟了秦末汉初时东陵侯与司马季主的一段对话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东陵侯错误地相信事物会自然循环,企望能再度出山。司马季主告诉他“天道惟德之亲”,修养道德是命运转化的条件;切不可盲目迷信循环论与占卜。文章借卜者之口,斥卜之虚惘,揭示出世事无常,有盛必有衰的道理,警戒世人切勿盲目追求功名富贵。文章采用譬喻对比的写法,文字工炼,说理通透,富有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