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202

第202章 王烈遗布

王烈是后汉时期的太原人。他青年时曾在当时著名的高士陈寔门下学习,以品德高尚、志节慷慨而著称于乡里。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偷偷摸摸地走进了别人家的院落,畏首畏尾地走进了牛圈,并解开拴牛的绳子。当他牵着牛往外走的时候,被主人发现了,主人一家人一起将偷牛人抓住。没想到,偷牛人一开口就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你把我送到官府也行,怎么罚我都行,只求你不要告诉王烈。”主人就问:“这是为什么?”偷牛人说:“王烈德高望重,让他知道我做了偷牛的事情,他一定会对我的行为感到羞耻。”

后来,王烈知道了这件事,立即托人赠给偷牛人一匹布。王烈的这个举动让很多人都不理解,就纷纷去问王烈。王烈就解释说:“做了贼而不愿让我知道,说明这个人有羞耻之心,我送他布匹是为了激励他改过自新。”

不久,一个人无意中把一柄宝剑遗失在路上,正好一个年轻男子路过,这个男子就坐在宝剑旁边,一直等待失主的到来。直到傍晚,宝剑才被主人认领走。原来,这个不贪图钱财的年轻男子正是曾经的偷牛人。从那以后,偷牛人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人。

美德感悟

羞耻之心是一个人自律的源头。人如果没有羞耻心,什么坏事都敢做。而恰恰是有了羞耻心,对坏事才会望而却步。这个偷牛人之所以害怕王烈知道,就是因为有起码的羞耻心。而王烈也是针对他的羞耻,鼓励他改过自新。结果,偷牛人不但不偷盗了,反而学会了拾金不昧。

当我们动了做坏事的念头时,会不会觉得这个想法太不光明正大了?当一个人正在做坏事的时候,心跳会加速,会紧张,会慌乱,这种反应正是说明人的内心深处有本能的羞耻心和善心。所以,我们一定要心不跳、脸不红、坦坦荡荡地做光明正大的事情。这样,不但自己活得安心,也会成为别人最好的榜样。

同时,我们要学习王烈,当我们发现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们不能再继续打压下去,这样不但不会激起对方的改过之心,反而让对方从羞耻心转换为逆反心。如此一来,不但不是帮助了对方,反而是害了他。因此,适度的鼓励会让犯错的人改过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