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14927800000022

第22章 寿昌弃官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朱寿昌的人,在他7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刘氏因为遭到嫡母的嫉妒,被赶出家门,另嫁他人。从此,朱寿昌便与母亲分离了。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朱寿昌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母亲在身边嘘寒问暖,疼爱有加时,他就更加思念自己的母亲。初冬时节,别人的母亲早早为孩子做好棉衣,可是他的母亲却不在身边。有委屈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依偎在母亲身边撒娇,可是他却无处可诉。

在这样的环境里,朱寿昌一天天长大,因为勤奋苦读,后来做了官。他对母亲的思念丝毫没有因为生活富足而减弱。为官期间,他常常救助穷困的百姓,遇到贫穷人没有能力安葬故去的父母时,他便帮助他们把亲人安葬。

朱寿昌一直明察暗访,希望打听到母亲的下落,屡次打听,都没有结果。他思念母亲之情一天天加深,每当提到母亲就泣不成声。他希望有一天能亲自服侍母亲,让她老人家重享天伦之乐。最后,他决定弃官离家,亲自寻找母亲。

此时的朱寿昌已经上了年纪,家里人都放心不下他,纷纷劝阻。可是他却说:“我见不到母亲,就永远不再回来。”从此,他抱着“一定要找到母亲”的信念,踏上了寻母之路。

朱寿昌一人在外,人生地不熟,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可是,这些困难丝毫没有打消他寻母的念头,相反,更加深了他寻母的信念。他一路奔走,一路打听。直至到了同州,他辗转得知母亲的下落。此时,母亲已经70多岁,依然健在。

母子俩分别50多年,朱寿昌见到母亲那一刻,母子相拥,泣不成声,场面非常感人。从此他便把母亲接回家奉养,也一同把同母异父的兄弟都接回了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美德感悟

朱寿昌与母亲分离长达50多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他始终保持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虽然母亲下落不明,但凭借着“一定要找到母亲”的坚定信念,他毅然辞官,不畏艰难,最后骨肉团圆,可以说是至诚孝心的真情流露。

与朱寿昌相比,我们当今这些为人子女者,能有服侍孝养父母的机会是何等的幸运。所以,我们要珍惜与父母一同生活的机会,用心尽孝,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