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橡皮职员生存智慧
14928000000002

第2章 脱去“橡皮外衣”

员工“橡皮化”虽不会产生直接的恶劣后果,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个人职业前景,进而也可能影响公司的运营效率。因此,一旦成为橡皮职员,你必须马上脱去“橡皮外衣”!

在职场中,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适应,我们需要学着用“橡皮”保护自己,保住职位,保住薪水,保证自己被提拔……然而,工作几年后,随心所欲的心情就会被日益沉重的现实屡屡践踏,我们将不再是任何工作都可以自由转换的职场新鲜人。于是,形形色色的橡皮职员披着各种华丽的“橡皮外衣”穿梭于职场,行走在大街小巷。

稍微用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披着“橡皮外衣”的员工的数目越来越大,其易患人群波及医生、银行员、程序员、教师、记者、交警、公务员、演员……这些披着“橡皮外衣”的形形色色的橡皮职员,要么已习惯无需分享的孤独工作,要么上升空间有限,要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个小时,在日复一日间消磨了斗志换来的却是挥之不去的空虚感。

橡皮职员们日日披着“橡皮外衣”,感觉总是不爽的!下面是他们的真实体会:

事例一、“上班就是浪费公家水电”

王云飞,男,29岁,郑州某事业单位办公室普通职员,工作三年。

王云飞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无惊无险,又到5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没能力没背景,猴年驴月才能升副科。”单位没有创收等压力,没人布置多余任务,在他看来,工作清闲,每天就是处理一些文件,没有多大创新,只要细心点,基本就能交差。他自我评价说:“我感觉现在来上班,就是浪费公家的水电!”

事例二、“从来没领导注意过我”

徐晓娜,女,26岁,广州某公司普通职员,工作四年。

徐晓娜公司人多,女人更多,左右逢源略有姿色的女人又最多,性格内向、相貌平常、能力一般的她自己总结道:“我就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那种。”

工作上,徐晓娜习惯了上司布置任务,完成即可。就算闲在家里,也懒得干活。当初大家都是新人,差距还不大。第二年开始,差距渐渐拉开了,肯吃苦、肯钻研、性格外向的同事先是收入比她高,又是年底上台领奖。其中几个,甚至成了她的上司。谈起感受,她说:“第一年,没感觉;第二年,有点羡慕,但又觉得自己比较淡然,不会太累;第三年,有点不甘心,但又没行动。”她说她也想改变自己,但不知道从何着手,而且大家也习惯了她的默默无闻。有重大项目,基本都忽略她。她叹息:“从来没领导注意过我,想法天天有,行动次次无,说好听点,是闲云野鹤,说难听点,是随时可替代,有点焦虑。”

事例三、“就是没有工作激情!”

李华,男,28岁,某广告公司普通职员,工作五年。

李华做了五年广告策划工作后,再也找不回刚工作时候的激情了。每次他费尽心思提出来的创意,或是得不到客户的认可,或是因为经费不足被束之高阁,熬了几个通宵想出来的方案总是被推倒重来,最后还是遵从客户的要求做起了毫无“技术含量”的“山寨”广告。一次次的打击让现在的他“免疫力”增强了不少,对于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他越来越不敏感,在公司的每一天都像在混日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工作激情!”

事例四、“我觉得自己并不幸福。”

刘黎,男,30岁,工程设计人员,工作六年。

刘黎是某建筑公司的工程设计人员,与许多在外地的“郑漂一族”一样,他在刚踏上郑州这片热土时意气风发,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技术干出一番事业。刚工作那一两年里,他也的确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他辛勤地工作,不但自己能养活自己了,还能把节省下来的钱寄给远方的父母。他第一次往家寄钱的时候觉得自己真长大了,不再是个小孩子了。每每谈到那时的自己,他脸上仍可见幸福的神采。然而,转眼六年过去了,曾经的大学同学有的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有的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而自己在错过了几次机会之后仍然在“原地踏步”,虽然工资涨了不少,但事业并没有太大起色,面对住房等压力时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刘黎觉得,曾经在脑海里勾画的未来总显得遥不可及。他坦言:“我觉得自己并不幸福。”

……

太多了!职场里的橡皮职员数不胜数,我们无法一个个撕开他们的“橡皮外衣”,看个究竟。他们之所以感觉不舒爽还依然穿着“橡皮外衣“,归根到底是因为其心态在作祟。经历得多了,便成了习惯,人就会失去自己的敏锐,变得没有任何感觉。习惯性,是所有橡皮职员心理因素中最可怕的一个。它会随着习惯无限加深,直到不可逆转。

专业人士指出,职场橡皮人其实就是一种工作状态,走出来依然“海阔天空”。因此,如何改变自己,脱去“橡皮外衣”,已成为每位橡皮职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那么,橡皮职员如何脱去自身的“橡皮外衣”呢?采用以下方法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制定工作目标和稍微紧凑的工作计划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有益的压力,若能长期坚持可抵御“橡皮化”。

第二、要以开放投入的态度对待工作。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如果不能以开放投入的态度对待工作,幸福感会大大降低,麻木、无所谓等情绪也就会弥漫开来。因此,你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生活方向,不能把实现目标的手段变成目标本身;其次,心动不如行动,如果想改变状况,最好做一些与平时不一样的事情,改变墨守陈规的局面。

第三、提高自身复原力。不痛苦并不等于快乐,越是采用麻木态度,反而离快乐越远。改变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人一旦有了抗挫折的复原力,反而能在工作中得到收获。

第四、培养一种积极心态。对于工作中遭遇“瓶颈”的人而言,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理清思路,认清目标,在挫折面前积极调整心态,才能适应职场的变化。

第五、要有一颗平常心,还要懂得感恩。当你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已经得到的幸福时,你也就获得了进步的动力。

第六、用不满足脱去“橡皮外衣”。你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一些业务知识或其他知识,不断丰富自我,提升内涵,也可以选择读几本好书,净化思想,放飞心灵。

第七、闲暇的时候,不妨与同事和朋友多进行交流沟通,看看别人对工作和未来的认识是怎样的,自己的认识是不是有偏激和局限的一面。如果你能尝试多结识新朋友或与不曾深入交往的同事换一种交流方式,那沟通就显得更不一样。

第八、根据自身的情况拟订一个有趣的健身计划或是旅游计划,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给自己一段假期,然后告诉自己,蜜月刚刚开始,真正的好生活才拉开序幕。

第九、重新点燃工作激情。当你成为橡皮职员时,你每日的感觉就是“百无聊赖万事空”,觉得工作真是无聊透顶,没有任何事情能激发你的兴趣。这时,你需要重新振作起来,点燃工作激情,对事物重燃兴趣,这样,你才有得救。

第十、尝试重新让自己对上司产生“畏惧”,在乎和重视他下达的每一项任务。

最后,我们寄望于每个橡皮职员重新摆正心中的天平,脱去带着毒素的“橡皮外衣”,找回当初的梦想、痛感和生趣,成为情感饱满的新鲜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