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橡皮职员生存智慧
14928000000038

第38章 换个好思路,拥有好出路

职场中有一条永恒的法则,那就是凡事换个好思路,就会拥有好出路。一个人如果不能积极思维,昂扬奋进,遇到事情便忧心忡忡,甚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这无疑就没有什么好前途。这样的人,即使遇到再好的机遇又有什么成功可言呢?

思路是指一个人做事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它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做事情要多角度进行思考,而不是囿于一个角度、一个方向、一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打破常规,打开思路,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你的世界才可能出现一片新气象。

思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当路走不通时,我们不要再一味顽固,而是要变换思路,要改变陈旧的观念,打破世俗的牢笼。勇于改变才能创新,而只有创新,才能让成功持久。对于创新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有时候,工作上一个小小的创新之举,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橡皮职员往往囿于过去的“经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他们闭塞的思路和开拓创新的思维呢?是他们的传统思维和行为上的惯性。囿于传统思维和行为习惯,工作或许不会出大的纰漏,但也不可能有多少创造性的成绩。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脑海里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其实在复杂多变的现实职场中,很多事情的成败都和一个人的思路有很大关系。有的人能够左右逢源、头头是道,而有的人却是一条路走到黑,甚至撞上南墙了也不会侧一下脑袋。不同的人其思路差异是很大的。思路一转天地宽,沿着一条思路走下去,不仅没有突破,有时还会徒劳。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聪聪,一个叫愚愚,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子,而且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所在的村庄属于穷乡僻壤,生活不是很富裕。

有一天,聪聪和愚愚商量要到外地做生意。于是,他们转让了各自的田地,变卖了各自的家产,带着所有的财产和两头毛驴出发了。

聪聪和愚愚最先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聪聪说:“在我们的家乡,毛皮可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现在就把所有的钱换成毛皮,带回去卖,一定会赚钱的。”愚愚同意了这个想法。于是,他们分别买了毛皮,捆绑在驴背上。

接着,聪聪和愚愚又到了一个盛产麻布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毛皮,聪聪说:“麻布在我们家乡比毛皮更值钱,我们把毛皮卖了,换成麻布,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可以回收,回去还有更高的利润!”愚愚听后说:“不,我一定把毛皮安稳地运到家乡再卖。”聪聪只好自己把毛皮全部换成麻布。这样,他多赚了一笔钱。而愚愚依然拥有驴背上的毛皮。

就这样,聪聪和愚愚继续往前走,到一个盛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寒冷,正缺少毛皮和麻布。聪聪对愚愚说:“药材在我们家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毛皮卖了,我把麻布卖了,换成药材带回去,一定赚大钱。”愚愚还是没同意。于是,聪聪又把自己的麻布都换成了药材,这样又多赚了一些钱。愚愚依然让驴子驮着那些毛皮前进。

最后,两个人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地方,但是那里既缺少毛皮,也缺少药材,聪聪又说:“这里黄金很便宜,家乡的黄金却非常昂贵,而这里药材和毛皮都很贵,我们把药材和毛皮换成黄金带回去,我们肯定会暴富。”愚愚还是没同意。

过了很久,聪聪带着黄金,愚愚带着毛皮,回到了家乡。愚愚卖掉毛皮,赚了一些小钱,而聪聪卖掉黄金,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人。

以上这个故事中,同样的经历,同样的付出,不一样的思路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可见,思路比努力更重要,不可否认,努力是成功者必备的行为要素,但思路却是关键因素。

在职场中,不同的思路,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命运,选对思路才能做对事情。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谁有开阔的思路,谁就能赢得光明的前程,赢得更大的人生舞台。

著名学者贝弗里奇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思想多次采取特定的一种思路,下一次采取同样思路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一连串的思想中,一个个观念之间形成了联系,这种联系每利用一次,就变得越加牢固,直到最后,这种联系紧紧地建立起来,以致它们的连接很难破坏。这样,正像形成条件反射一样,思考受到了条件的限制。我们很可能具备足够的资料来解决问题,然而,一旦采用了一种不利的思路,问题考虑得越多,采取有利思路的可能性就越小。”可见,换个好思路,就有好出路,出路贵在创新。

拥有好的思路,人人可为,事事可为,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开动你的思维机器!一生中,我们拥有许多改变人生的机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你的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并决心为之付出努力。在困难面前,采取不同的思路,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些在逆境中能激情投入、大胆突破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出路,迈向成功。

总之,不同的思路决定不同的出路。成功的喜悦从来都是属于那些思路常新、不落俗套的人。相信只要你拥有好的思路,并且勇于付诸实施,你的人生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