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烦恼的生活
14931700000166

第166章 最后时刻,无怨无悔,坦然离开

我们总是对死亡过度恐慌。

既然死亡是我们谁也不可能避免的事,即正常又绝对,那么我们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用?难道这样就能阻止死亡的到来吗?

如果抗拒与不安不能避免死亡,那么何不怀着希望与安心迎接死亡?

佛经里有6种对死亡的认识:

死如出狱——苦难聚焦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是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

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

死如毕业——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亡就是毕业了。

死如搬家——有生无死,死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上说“鹿归于野,鸟归虚空,真人归灭”。

死如换衣——死亡就像脱掉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是一种衣服而已。

死如新陈代谢——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生死就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绵延不绝,使生命更可珍贵。

对我们而言,肉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若将之认为是生命终点站,之后一切归于零,那我们就会因为绝望而放弃很多美好!

一个人死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在佛家,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断见”。

正确的观点是:活着的时候我们尽自己的能力追求事业,不辞辛劳,追求心灵的超越,付出努力;一旦我们面临死亡,无怨无悔、坦然离开。

快乐感悟

如果恐惧与不安不能避免死亡,那么何不怀着希望与安心迎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