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辜负生活的美意
14932300000053

第53章 收破烂的作家

“我都会从破烂里寻找书本来看呢。”一个出门在外收破烂的中年人竟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我不得不佩服了。

今天就要搬家了,我说不出的高兴,早早地起了床。省吃俭用十几年,总算如愿以偿,在市区里买了一套新房,解了后顾之忧。

我忙得不亦乐乎,一一把自已的文稿和杂志进行归类整理,沙里淘金般地筛选,该收藏的就收藏,该处理的就处理,整整忙了两三天,可是旧报刊、旧文稿还有好几摞。

看着堆积如山的垃圾我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弃之不舍,藏之不愿。妻子雷厉风行,对我说:“这些玩意儿没有什么用,卖给收破烂的吧,既能换几个小钱,又不需要花力气清除,何乐而不为?”我想想这是个好主意,便唤了一个收破烂的。

收破烂的是一位中年人,个子高高的,很清瘦,眉宇间没有做生意人的狡诈。他跟着我来到我的房间,看着一大堆的废纸和报刊,如获至宝,脸上大放光芒,也许为自已有生意而激动吧。

中年人手脚麻利,一边拾掇着废物,一边随意地翻阅杂志,不大的功夫,把垃圾分门别类地捆扎好了。

中年人抬起头笑着问我:“这些旧杂志你真的不要了?”

“不要了。”我轻描淡写地答道。

过了秤,付了钱,中年人拿过笤帚把我的屋内清扫了一遍,笑容满面向我告辞而去。

我有个习惯,喜欢把自已发表的文章登记在册,而且把刊发我的文章的报刊作为藏书保存。我兴致盎然地把刊发文章的杂志进行了清点,却发现少了一本刊发我的处女作的那本杂志。我一着急,便翻箱倒柜地寻找,始终不见踪影。我失望了,灰心丧气地嘀咕,肯定是自已一时疏忽,把刊发我的处女作的杂志当作垃圾卖了。我唉声叹气,也无可奈何,后悔自已成了马大哈。

到了午后,杂物清理完毕,搬家公司来了,我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来回奔忙,大汗淋漓。这时,那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大出意外。

我莫名其妙地看着中年人问:“有什么事吗?”

“有点小事。”中年人拿出一本旧杂志递过来,笑着说:“这是你的杂志,看看是否需要,里面有印章和藏书两字。”

我接过一瞧,喜出望外,正是我那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杂志。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话才好,语无伦次了,只是一个劲儿说着“谢谢”。

“不用谢。我知道,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是很在乎自已藏书的。我浏览杂志的时候,看见你的印章和藏书,就赶过来了。”中年人憨厚地笑着。

听了中年人的一番肺腑之言,我真的感激不尽,握着中年人的手,久久不放。没想到素不相识的中年人,为了一本杂志,放弃自已的生意,特地送过来。

“这些文章写得真好,让我大开眼界,收获不少了。”中年人突然冒出一句。

“你喜欢看书?”我惊讶不已。

“我都会从破烂里寻找书本来看呢。”中年人的一句话,使我感慨万千,一个出门在外收破烂的中年人竟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我不得不佩服了。

出于感谢,我选了一本自已刚买的很喜欢的书籍送给他。一番推辞,好说歹说,中年人终于收下了,爱不释手地放在胸前。

我对他说:“你以后要看书,可以向我借。我把自已的新地址和电话号码给了他。”中年人笑呵呵地点着头,彬彬有礼地告辞了。

住在新房里的感觉真是好,舒适的条件让我文思涌动,佳作迭出,沉浸在文学创作的氛围里乐此不疲。

那一天,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我在书房里看着书,忽然响起了门铃声,我随即前去打开,又看见那个中年人站在门前。

“有什么事吗?”我问。

“我是特地来感谢你的”中年人兴奋地说。

“感谢我?”我犯迷糊了。

“是啊,我的文章发表了。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样刊。是你的杂志让我受到了启发,产生了灵感,写了一篇文章,竟然发表了。”中年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哦。”我也被中年人的喜悦感染了,迫不及待地说,“快给我看看。”

中年人忙不迭地拿出杂志,把自已写的文章指给我看。我瞥了一眼,题目是《收破烂的作家》。

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