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过眼云烟,多而美。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让快乐永驻心头。
打乒乓球这一爱好,融入自已的性格,无论环境优劣,无论结果胜负,愉快欣赏过程,心坦然,身也健康。
几十年没有打过乒乓球了,在妻子的一再鼓动下,我重新握起乒乓球板,加入到打乒乓球的行列,开始健身运动。
说起打乒乓球,是我儿时的最爱。“乒乒乓乓乒乒乓,搭起门板当战场,你抽杀,我推挡,小小球儿闪银光……”这首儿歌就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
那时,学校没有乒乓球桌,为了满足我们活动的需要,学校在操场上垒起几个乒乓球台。一下课,乒乓球台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一拥而上,争抢起有限的乒乓球台,开始一场鏖战。用的乒乓球板也不是买来的,是用木板做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这么简陋的工具,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打乒乓球的热情。有时,为了争抢乒乓球台,几个小伙伴大打出手,力气大的自然占了上风,独霸球台,力气小的,败下阵来,只有旁观的份,敢怒而不敢言。老师得知后,作了规定,轮流上场,每人打六个球,失败者淘汰,以此循环。
放学回家后,我们意犹未尽,左邻右舍的小伙伴相约一起,在家门口搭起门板,继续打乒乓球。父母忙于田间地头的活,对我们学习很少过问,只要我们割一些草喂猪,其他就不管了。我们打得不亦乐乎,个个成了小花猫,直到父母喊吃饭才罢休。
现在与那时不能相提并论了,当我走进乒乓球室,都是标准的乒乓球桌,乒乓球板也是今非昔比,都是几百元买来的。
由于时间的久远,打乒乓球的技术有点生疏了,发球不是出界就是发不过去,人家发过球,一挡,就飞天了。几场下来,边打边琢磨,才找到了感觉,打球渐入佳境,慢慢变得操纵自如了。
打乒乓球是一门技术活,发球、推挡、削球、抽杀,这些基本功样样不能落下。站立姿势,握板的方法都大有讲究。球艺高的人,先掂一掂球拍的重量,压一压胶棉厚度和弹性,再拿捏一下乒乓球,看看有无瑕疵。心中有数后,才从容不迫地把乒乓球发出去。他们左右开弓或者左右逢源,协调一致,出手快、狠、准、刁,力道大,收手迅速,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打乒乓球不仅要有技术更需要智慧,眼观六路,目光炯炯,仔细观察对方的技术变化以及球的运行轨迹,迅速判断,当机立断,调整自已的应对策略,推、拉、削、扣,有板有眼,才能百战不殆。
打乒乓球的乐趣在于被注入生命与活力,双方在桌边来回移动,忽左忽右,小小银球似乎有了灵性,顺从地听从主人的调遣,往往几个来回才能分出胜负。打乒乓球讲究张弛有度,长短结合,出奇制胜,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才会使出浑身力气,扣杀对手个措手不及。
打乒乓球还取决于人的性格。外显的人,往往采取强攻,把扣杀当成杀手锏,以雷霆万钧之势,一鼓作气,不停地抽杀,打得对方无招架之力。内敛的人,采取的是以柔克刚,往往采用一定的旋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长拉短抽,变幻莫测,让人防不胜防,打乱对方的阵脚,以提高进攻的威力和落桌的成功率。
几场下来,双方大汗涔涔,湿透脊背,浑身精神,神清气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小小乒乓球,奥妙无穷,得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提高。“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特点。
打乒乓球这一爱好,融入自已的性格,无论环境优劣,无论结果胜负,愉快地欣赏过程,心坦然,身也健康。
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
——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