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教科书
14932400000039

第39章 恐惧是怎样形成的

或许这个实验的被试主人公真的很可怜,或许这个实验受到很多宣扬人性和伦理的人们的唾弃,但是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我们不得不提起这个著名而恶名昭彰的实验——华生恐惧形成实验,这个实验为后来我们治疗恐惧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被作为实验对象的是一个叫阿尔伯特的可怜的小男孩,当时他还只有11个月大。小阿尔伯特一开始并不害怕大白鼠,还和大白鼠玩得不亦乐乎。有一次,小阿尔伯特要用手来玩弄大白鼠的时候,华生就在他背后用锤子敲响钢轨以发出巨大的响声,小阿尔伯特猛地打战,表现出害怕的神情。这样,两个月过去了,小阿尔伯特似乎已经把害怕的情绪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华生再一次把小男孩带到实验室,并重复进行之前恐吓小阿尔伯特的行动。可怜的小男孩在经过了几次这样的折磨以后,开始对大白鼠产生了完全的恐惧感,见到大白鼠出现便大哭不停,并且远远地躲开。

在之后的几次实验里,小阿尔伯特进一步对兔子、狗等长毛的动物产生恐惧感,甚至连没有生命的皮大衣、绒毛玩具,还有圣诞老人的面罩都害怕至极。很难想象,得了恐惧症的小阿尔伯特是怎样生活下去的。他后来怎么样了?他是否被这种恐惧症困扰终生?无人知晓。总之,华生最终没有来得及做消除实验,小阿尔伯特便不见了。

华生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加以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他设想,如果把害怕的事物和可能引起愉快感的事物产生联系,就有可能使害怕的事物变得不那么可怕。于是华生和他的研究生找来一位有恐惧症的三岁男孩彼得来做实验。他们巧妙地利用彼得吃午饭的时间把小彼得带到一个餐厅,并为他准备了最爱吃的午餐。正当小彼得吃得高兴的时候,华生把一只关在铁丝笼的兔子放到距离小彼得比较远的地方,彼得并没有害怕,继续在享受自己的午餐。以后每当吃午餐的时候,都让兔子出现在小彼得面前,并且每一次都逐渐把兔子与彼得的距离缩短,到后来还把兔子放出笼子。结果,与华生设想的一样,小彼得不仅不再害怕兔子了,而且还一边吃饭,一边和兔子玩耍,恐惧从此消失。

这个实验被后来很多行为主义心理治疗师用来治疗恐惧症,后来发展成为系统脱敏法和满灌疗法,这种行为治疗的方法被临床治疗认为是最彻底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