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14935200000012

第12章 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倡导者

汉朝自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以来,经过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出现了有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时,经济董仲舒提出发展,政治稳定,刘彻喜武尚文,尊重儒学,器重儒家,希图在“盛世”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文治的良好局面。不过此时的他,已经不再需要总结前代兴亡的经验,而是希求讲论一些天人之际的关系,给汉代的统治制造出一些神学的色彩。如战国齐人公羊高著的《公羊春秋》,经过家传了许多代之后,在汉代初年成书了。这本书的特点是“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好引用纬(,古代一种预卜凶吉得失的文字、图记。和纬书合称为纬。是书,纬,是纬书,因与经书相对,故为纬书。它以儒家经义附会人间凶吉祸福,预言治乱兴废。多有怪诞无稽之谈。)之说。它在汉代成书的原因看来也与这个政治背景有关。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董仲舒等儒学大师便应运而生。而董仲舒就以研究《公羊春秋》出名。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关于董仲舒的生卒年代,还有别说,此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Ⅰ卷》)正是汉文帝初年到汉武帝太初初年之间,也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的几十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公元前213年开始的)。中国儒学在焚书坑儒中遭受极大破坏,按照《汉书·董仲舒传》的说法,董仲舒以重振儒术为己任,“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发愤,潜心大业”。这种使命感正符合于汉武帝对儒士的要求。主观和客观的这种合拍,就使得董仲舒能够成其大业。

青年时代的董仲舒致力于《春秋》的研习,汉景帝(汉武帝父亲)时为博士。他发愤研读,“三年不窥园”。他以重振儒学为己任,“下帷讲诵”,培养后学,弟子很多。多得教不过来时,就由年纪大的学生教年纪小的学生,到后来以至于有的学生连董仲舒的面都没有见过。但是,学生都以他为榜样,非常尊敬他。

他品格端方,为人正直,生活起居、举止言行都以儒学为标准,从不越雷池一步。他每天以读书立说为本,对于财利之事从不放在心上,直到他老年“去位归居”以后,“终不问家产业”,仍“以修学著书为业”。

汉武帝时,推举贤良文学之士,在几百人之中,他以对策中选。有了这个地位,他以对策的方式,谈出了很多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治国主张。他的《举贤良对策》一共有三篇,很集中地表述了这些观点。在这些观点中,最为突出的是“天人相与”的学说。所谓“天人相与”,就是说,上天和人事是互相影响的,人事是受上天的监督管理的,人如果不按照上天的旨意办事,就会遭到惩罚。他说:“在天人相与的时候是很可畏惧的。国家因失道而败亡的时候,就用灾害来警告他,如果不接受这警告,就用些怪异的事情来使他害怕,如果还不害怕而改悔,那么伤败之事就要出现了。”董仲舒的这些说法,一方面,符合了汉武帝对于制造神学迷信的追求,另一方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产生了一些制约的作用。

对于治理国家,他提出礼乐教化的作用,说:“仁义礼乐是适合于治理之路的。因此,古代的圣王虽然死了,但他的子孙仍然享受着几百年的安宁,那就是礼乐教化的功劳啊。”乐是个什么呢?它有什么作用呢?“乐,是能够改变民风、淳化民俗的东西。”他还提出了一个名叫“天瑞”的东西,认为这个东西是一种吉兆,是在政治清明或要出现某种好的变化时,老天爷给予的暗示。他说:“天要给人以重大使命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非人力所能、而它自行出面的事情,这就是一些受命的符示。《尚书》说,在周武王乘坐的船中跳进了一条白鱼,有火到了周武王的屋内,后来又化成了乌鸦。这就是叫他伐纣的符令。周武王说,因为周有圣德,所以老天爷给他以好报,这是积善累德的结果啊。”董仲舒还提倡教化,反对刑罚。他说:“灾异的出现是因为废止了德教而任用了刑罚。”“刑法不中,就产生邪气,邪气生于下而怨气积于上,上下不和就产生妖孽,灾异也就产生了。”他还恭请天子行德政。他用陶土在陶钧(制陶器的范具)上、金属在熔炉里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人之需要德政的教化和感化。他说,尧舜行德政,人民就仁义而有寿,桀纣行暴政,老百姓就鄙顽而短命。他又从天地阴阳的关系来解释主德抑刑的道理,他说:“天道之大的是阴阳。阳主德,阴主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因此,阳主大夏,阴主大冬。大夏万物生长繁殖,大冬万物凋零藏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天道是主张德而不主张刑的。”这些说法当然充满了神学迷信的色彩,但是,他主张德政而抑制刑罚,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应该说,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在对策中董仲舒还给汉武帝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如立学校,举茂才孝廉等。茂才即秀才,汉代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秀才为茂才。

另外,他对汉武帝明确提出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必须要正心。他说:“正君心了,才能正朝廷;正朝廷了,才能正百官;正百官了,才能正万民、正四方。”这样,国家才会发展,才会安定。他主张教化。他说:您这个皇帝有权有势,您又爱民好士,可说是个好皇帝了,可是为什么上天没有给您美好吉祥呢?是因为教化没有实行,因而老百姓不正啊。“万民追求利益就像水向下流淌一样,不用教化去提防就不能停止,所以,立了教化奸邪就止住了,教化废了奸邪就产生了,刑法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所以古代南面为王的人,没有不把教化作为重大事情的。”为此,他建议汉武帝开设学校,他说:“建立各级学校,以仁义渐渐地感化人民,以礼仪砥砺百姓,用礼教节制人民,因此,即使刑罚很少,也能够杜绝犯罪。教化风行之后,老百姓的习俗也就淳美了。”他还主张“更张”,改变秦国留下的遗患。因为,自古以来,给老百姓带来祸患的,没有比秦国更厉害的了。现在,汉在秦国的后面,如果不改变秦国的一些做法,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好的工匠也不能很好地调治;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也不能治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赶紧行动。更化就可以善治,善治就可以远离灾害而迎来福禄。

在董仲舒的对策中,还有一些极好的见解和建议。如“受大者不取小”。所谓“受大者不取小”,就是,得大利的人,不要再取得小利人的利益。实际指的就是一些当官的,就不要再和老百姓争抢财路了,因为他已经拿了国家的俸禄。比如一个人当了官,有俸禄可拿,就不要再去做生意了,把做生意的好处让给没有俸禄可得的老百姓。如果这个人,又拿大,又取小,仗恃着自己的权势和财力,与老百姓争抢那些许的利益,老百姓能够安定吗?那么老百姓就要“嚣嚣苦不足”了。这样,富有之家财物充溢,而贫苦之家穷急愁苦,这怎么能够不引起动乱呢?所以,吃俸禄的就吃俸禄,不要与老百姓争利益,这样,利益就可以布散均匀,老百姓就可以家庭富足了。董仲舒还借此讲了一个故事,说古代鲁国宰相公仪子,一天下朝回家时看到妻子正在织布,他一怒之下把妻子休掉了。他在家吃饭时有葵,同时发现家里的院子里种了葵,一怒之下把自家种的葵也拔掉了。原因是:“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红女,以纺织为生的女工)所以,董仲舒认为不能够身居贤人之位而做庶人之事。假如身居贤人之位而取庶人之行,那么祸患就“必至”了。这里,他“贤人”、“庶人”的说法反映了他的封建等级观念,而且,提出这套主张也是为封建统治者出谋划策,但让利于民的主张,对老百姓还是有实际利益的。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董仲舒还提出了修饬仁、义、礼、知、信的建议,这叫做“五常”。这“五常”,后来书写为“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国民奉行很久的社会道德。

董仲舒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观点,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下不知所守”。(天下的大统一,是天地的常理。今天人们的遵从各不相同,人们的议论各有所异,因此上面不能以一统来治理天下,下面不知道遵循些什么。)所以他认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皆”应该“绝其道”,不要让它们与孔子之道“并进”,这样,“邪辟之说”就可以“灭息”,国家就可以统一而人民就知道如何行动了。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之所以那么混乱,是因为学说太多,诸子百家言论太杂。现在,国家统一了,学说舆论也应该统一起来,这样才便于统治。这就是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这个主张被后世称为继李斯后又一个文化专制主义提议。(郭预衡《中国散文史》)所幸的是,汉武帝大概受了前朝皇帝的教训,没有采纳他这个提议,仍然一方面尊儒,一方面采取众家之言。

汉武帝虽然没有采纳废黜百家之说,但对董仲舒的为人是十分信任的。他把董仲舒派给了他的哥哥易王,易王为人骄横,好勇,可以说不好伺候。但是,董仲舒因道德学问和举止言行,终于获得了易王的好感。董仲舒经常用儒家之道匡正易王的某些言行,而获得了易王的敬重。有一天,易王问董仲舒:“孔子说,殷代有三位仁人。泄庸、种和范蠡也是越王手下的三位仁人啊,他们帮助越王勾践出主意攻打吴国,而且把吴国灭掉了,所以我称他们为仁人。”董仲舒说:“我听说有一天鲁君问柳下惠,说我想攻打齐国,可以吗,柳下惠说,不可以。回答完了之后,回到家里,柳下惠面有忧色。他想,听说攻打或讨伐这样的事情是不问仁人的,今天,鲁君为什么问到了我的头上?仅仅是因为被问了攻打或讨伐的事,就觉得羞愧难当,何况帮人家出主意去攻打别人?由柳下惠的言行可以看出,越地根本就没有一个仁人。所谓仁人是主张正义而不牟其利,弘扬道德而不计较功的。所以仲尼之门,五尺高的童子都以称扬五霸(春秋五位霸主)为羞,因为他们先用诈力而后才用仁义啊。仅仅是因为用了欺诈,所以不足以登大君子的家门。五霸比起各个诸侯来说,算是贤德的,但是,要比起古代的三王来,那就是武夫和美玉的差别了。”一番话,说得易王连连称善。

董仲舒以研习《公羊春秋》为主,而《公羊春秋》好引用纬之学,崇尚迷信之说。他按照《公羊春秋》关于灾害变异的方法,推算阴阳变化,求雨时,就关城的南门,开城的北门;求止雨时,就开城的南门,关城的北门,并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全国。这样的做法,未免也有办错的时候,因此他被贬为中大夫。在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闹火灾时,董仲舒在家里按照这个方法去推算,推算的文字只是草稿,还没有誊写成正式的文稿时,主父偃去探望董仲舒,私下里见到了这个草稿,出于嫉妒,他悄悄地偷走了那个草稿,并且交给了皇帝。皇帝把这个草稿出示给众位儒生,其中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也在座。他不知道这是他老师的东西,也和大家一起认为是“大愚”。皇上认为连自己的弟子都反对了,那么董仲舒的问题当然就严重了,于是给他下了狱,判了当死的罪名。董仲舒惹来了杀身之祸。幸亏汉武帝还念旧情,念他对策有功,下诏赦免了他。遭此大难之后,董仲舒再也不敢言说灾变的事了。

但是,董仲舒深得皇帝信任,引起了当朝同僚的嫉恨。有个叫公孙弘的人是董仲舒的同学,但是他的《春秋》没有董仲舒研习得好,而他又善于见机行事,以至登上了公卿的地位。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认为公孙弘太阿谀,也不太与之交往,两人关系不好。公孙弘很嫉妒董仲舒,就怂恿皇帝把董仲舒推荐给胶西王,说:“独有董仲舒可以出任胶西王的宰相。”胶西王也是汉武帝的哥哥,此人恣意纵行,十分跋扈,两千石(石,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也是古代一种俸禄单位。两千石,说明俸禄高,官位高)的官吏就被他弄倒了好几个。现在,公孙弘建议汉武帝派董仲舒当胶西王的宰相,目的十分清楚,就是借胶西王之手,除掉董仲舒。但出人意料的是,胶西王听说董仲舒是当时的大儒,特别尊敬他。但是董仲舒终究因怕获咎而称病回家了。董仲舒虽然辅助了两位骄王,但以他正直的言行,获得了两位骄主的尊敬。

董仲舒回家以后,朝廷有了大事还经常派使者去他家请教,他都能提出很明晰的解决办法。董仲舒的著作,主要有疏奏对策,此类作品有一百多篇。另外还有《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等。但后世仅存他《文集》一卷和《春秋繁露》(《蕃露》)十七卷。

董仲舒的思想和文章,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一些儒家学者,喜在文章中谈阴阳灾异,谈天人感应,大致都学于董仲舒。另外,汉代文学从纵横驰骋到坐而论道,大概也起自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