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14935200000019

第19章 蔡伯喈——多才多艺的东汉文人

蔡邕与蔡文姬父女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父女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里重点讲一讲蔡邕的故事。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生于公元132年,卒于公元192年。历经了东汉末年的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7个皇帝的60个春秋。帝王的频频更替,说明朝政的动荡与不定。汉代的历史经历了王莽的篡位以后,虽有光武帝刘秀的中兴,但终归帝国老大,盛期已过,国运日益走入颓势,其突出的表现是后嗣无继。这几位皇帝中除了顺帝、灵帝、献帝当政年头较长外,其他四个皇帝都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帝王的年幼与早夭,使国事不宁,政局不稳。继嗣的幼小,导致了太后的临朝,太后的临朝必然引来外戚的干政。外戚干政,使皇帝年岁稍长之后,就会利用宦官的势力翦除外戚,这就引起了宦官的弄权。外戚和宦官的干政势必引起官僚集团的不满。这样,几方势力的矛盾斗争,自然是国力的分散和国事的不安。东汉末年的社会政治,几乎都被这种矛盾和斗争干扰着。

蔡邕的几十年生涯,就在这种政治的旋涡中起伏。但他忠君为国,剀切直言,一生都想对末世的汉代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它献计献策,忠君之心始终不改。这种忠诚如果碰上一个不明之主,那后果也就只有自己承担了,而蔡邕的有些建议,在皇帝那里就像清风泡影,往往得不到重视。在这样的社会政治下,耿直之士的生活,就如履薄冰,甚至难免招来祸殃。蔡邕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生活了一辈子,不仅自己终身的理想不能得以实现,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没能保住,屈死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蔡邕的祖上有令名。他的六世祖名勋,用封建的道德观来说是为人正直,忠于汉室。西汉哀帝时以孝廉当上了长安邰长。王莽专政的时候授他厌戎连率(相当于厌戎地方的郡守),但是他对着绶印仰天叹道:“我是汉室的臣属,我的名字已经书写于汉室的简策,死也应当归于汉室。从前曾子不受季孙氏的赏赐,难道我可以侍奉另一个姓的人吗?”于是带领全家逃入深山之中。蔡邕的父亲为人孤直,不合于当时,没有什么官职,但人品高洁,死后被评为清白守节,纯行不差。蔡姓来源于封国,“以国氏姓”。

史书说蔡邕“笃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极为孝顺,是一个大孝子。他的母亲卧病三年,蔡邕无论寒来暑往,季节变换,都没有解衣而卧过。《汉书》说他“不寝寐者七旬”。母亲死后,他筑庐在母亲墓侧守墓看陵,相传有“菟训(一种药用植物)绕其室旁,又木生连理(一种同根而异干的嘉木)”。蔡邕不仅“笃孝”,而且仁义。他与叔父及从弟共同生活,“三世不分财”。地方上很推崇他这种仁义。

蔡邕少年博学,不仅懂得辞章,而且熟谙数术,精通天文,还“妙操音律”。这个“妙操音律”,还给他带来过麻烦。汉桓帝的时候,中常侍徐璜等人知道蔡邕善于鼓琴,于是上告天子,召他入京。古代中常侍由宦官担当,因此说是被当权宦官强征赴京,为天子操琴演奏,消遣解闷。蔡邕,怎肯去充当优伶之职?但地方官员要讨好皇上,催逼得紧,他不得已踏上了去京城的路。可是他是一百个不愿意。到了偃师的时候,他终于想出了个办法,称病回家了。对于这件事,蔡邕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受到了奇耻大辱,于是,他写了一篇《述行赋》来表示自己的愤怒。赋文的序言中说:“璜(徐璜)以余(我)能鼓琴,白(上告了)朝廷,敕(朝廷下诏,命)陈留太守发遣(打发、催促)余,到偃师,病不前,得归(返回)。心恨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赋的正文说:“余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贵宠扇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宏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急。怀伊吕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入。唐虞眇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涩……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意思是我的仆人已经坐在车驾上了,我将往京城而去。皇家显赫得如同高居在天上,八方的人像群星一样向他聚集。权贵和宠臣的烈焰越来越炽热,当官的为利益而不肯停息。前面的车驾刚刚翻覆,后面的车驾又紧紧相随。变着一切办法来修建他们的台榭,老百姓露宿野外被褥都被打湿了。把好的谷物给禽兽享有,下层的百姓只能吃到没有灌浆的糠秕。把宽大的地方给那些谄媚取宠的小人,对忠良的纠举像奔马一般急速。怀念古代伊尹和吕望,道德之人没机会得以进身。唐虞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俗常的毛病产生于不好的积习。大道长满了高高的野草,哀叹那走正道的艰难……没有高洁的人来匡时救世,又怎么为这个国家出力……这充满义愤的赋文,表达了他对自身遭际的愤懑,也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忧虑。汉赋历来就是一种歌功颂德的文字,但蔡邕在这里,完全改变了它的性质,这不能不说是很可贵的。由此可以看出蔡邕为人的正直与正义,这种性格很难容于当世也是注定的了。

他的一生,两次下狱,12年的流亡,最后,求保性命完成汉史而不得,屈死于冤狱之中。抱负不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空怀满腹经纶,错有一身才艺,作了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真是可悲可叹。

蔡邕不仅善于操琴,他还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一天,邻居请他喝酒。客人中正有人弹琴。蔡邕走到门口悄悄地听着。听着听着,他似有所悟,啊!用音乐招我来,而有杀心,这是为什么?于是就折返了回去,并且叫人告诉主人,说蔡君来过,但到门口就回去了。主人追出来问他返还的原因,他说了以上情况。主人非常奇怪,去问弹琴的人。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螂朝一只蝉爬过去,蝉要飞而没有飞,螳螂一步步向它逼近,我心里有些着急,恐怕螳螂失手了。难道是这点杀心表现在琴声中了?蔡邕听了后,莞而一笑说,这就足够了。

可是元代有一位叫高明的剧作家写了一部影响很大的南戏《琵琶记》,写蔡伯喈被父亲逼迫着赴京应试获取状元后,被逼入赘相府,发妻在家与公婆苦度灾年、卖发葬亲,后抱琵琶卖唱到京寻夫,最后夫妻团圆的故事。故事中,蔡伯喈是一个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屈从权势,停妻再娶,以至父母不能敬,夫妻不相守,虽然心想忠孝两全,但却忠孝两丢。其实,这是后人的伪造。历史上的蔡伯喈不是这样的人,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隋唐时代才兴起,而蔡邕所生活的汉代,哪有什么状元好中呢?

蔡邕的为官任用,都是凭他的学识和人品。公元170年,他被召拜为郎中,校书于东观,后又升迁为议郎,掌顾问对应之职。在此期间,他做了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就是镌经籍碑。任议郎之后,蔡邕认为古代经籍历时已经久远,文字多有讹误,这些讹误的文字被俗儒们牵强附会,贻误后学。于是在公元175年,他与五官中郎将、光禄大夫等人上奏请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批准后,蔡邕自己书写。写成之后,他命镌工刻石为碑,立在太学门外,史称“熹平石经”。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些当代学子,纷纷来到太学门前校正自己的读本,观视者和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谏废“三互法”是蔡邕为汉王朝做的另一件大事。“三互法”是汉朝因避免地方势力互相勾结而订立的一种法规,缘起是地方势力有“州郡相党”(互相结党)、“人情比周”(结伙营私)的情况。因此汉王朝规定凡有婚姻关系的人家和幽冀两州的人士“不得对相监临”(相互为官)。这样的结果是“禁忌转密,选用艰难”(禁忌越来越多,选用越来越艰难)。幽州、冀州两州的官吏,久久得不到增补,延误了当地的民事和政事。因此蔡邕上疏请求“诸州刺史器用可换者,无拘日月三互,以差缺中”。就是说,只要人才可用,不管什么三互不三互,把他们派往前去补就缺位。

蔡邕对于当时的朝政很不满,因此当皇帝向他询问一些灾异现象,如地震、蝗虫、疾风、冰雹等时他就借机进言。如光和元年,汉灵帝诏问他“连年蝗虫,其咎焉在?”时,他就说,“帝贪则政暴,吏酷则诛惨。生蝗虫,贪苛之所致也。”说这些灾异现象都是亡国之征兆,这是老天爷对汉朝的关照,用这种办法告诫汉代君臣,要他们感悟,要他们改悔。他直言不讳地说,现在这一切灾变,都是妇女干政所引起的。于是举了乳母赵氏的事例,表明皇上用人不当,赏罚不明,致使小人得势,忠臣蒙冤,引起了天象的反应和惩罚。这些言论虽有天人相应的迷信色彩,但用天的力量来限制帝王的无限权力,而且一针见血地直指皇帝、政权的要害,不仅需要胆量,而且确有裨益。所谓乳母弄权,更有一层深义。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弄权的妇人决不仅是乳母赵氏,皇太后是最大的弄权者。蔡邕只是借赵氏的弄权批评皇太后和外戚的弄权罢了。这里当然有很浓的封建正统思想,中国的天下是中国人的天下,为什么只能是姓刘的来掌管呢?但是,蔡邕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人物,我们不能拿今天的眼光来要求他。应该肯定的是,蔡邕看到了这种混乱情况给当时的国计民生带来的危害,危及到了广大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不是说了“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吗?这里的“虎狼”恐怕不完全是山林中的野兽。人们都知道“苛政猛于虎”的言论,都会明白蔡邕此说的深意。蔡邕的此种言行,决定了他不受统治者喜欢。更何况他还口无遮拦地直接指出皇帝的一些错误,如灵帝曾高价找来了一些半罐子的读书人、雕虫小技者和一些市井无行之人,给他讲叙一些趣闻小事,以求开心。蔡邕对此给予过直面的批评,指出皇帝应该办好“七事”,如应时郊祭以企丰年,任贤用能等。但是,皇帝对此并不重视。《后汉书》记载,当蔡邕向皇帝提出无拘三互法时,皇帝就“书奏不省”,说明统治者对他的态度。

有资料说,蔡邕因得罪宦官而获罪,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就是蔡邕的叔父与杨球有矛盾,而杨球又是中常侍陈璜的女婿。中常侍在东汉时专为宦官担任。这样,就等于蔡邕得罪了宦官中常侍陈璜。陈璜就派人中伤蔡邕,后来,皇帝下诏问罪,蔡邕的罪名是“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被判死刑。后“减死一等”,判与家属流徙朔方。但杨球不甘心,派人追刺蔡邕,被派的刺客深感蔡邕的无辜,没有下手。杨球又贿赂部主,但部主却将此事告诉了蔡邕,蔡邕得以幸免。这场官司最后以赦免结束。这种结果也是与蔡邕的著述有关的。当年,蔡邕校书东观时,曾与卢植等人拟撰《后汉书》。此时,蔡邕上书,自陈著书之意,因而受到赦免。遇赦后,蔡邕仍怕仇家加害,不敢回归乡里,于是流亡江浙,时达12年之久。

在流亡期间,有一个“焦尾琴”的故事值得一说。一天,一个吴地人正在用桐树烹饪,蔡邕从旁边走过,听见桐树在火中爆裂的声音非常清脆,知道是一种好木,就请他锯下来做琴。做出琴来,果然声音好听。但是那桐木的尾部已经烧焦了,因此,当时的人就称这种琴为“焦尾琴”。据古代一位为琴作赋的人付玄在《琴赋》的序中说,古代有四大名琴,一是齐桓公的“号钟”,一是楚庄王的“绕梁”,一是司马相如的“绿绮”,一是蔡邕的“焦尾”。可见蔡邕不仅会操琴,而且还会制琴;不仅会制琴,而且还能识料。古张骘在《文士传》中说,蔡邕在吴地时,当地有人用竹子做房椽。蔡邕看到会稽的高迁亭,东边第16根竹椽可以做笛子,叫人们取下来做成笛子,果然有很好听的声音。另一位作者伏滔也有类似记载。说那笛子“奇声独绝”。

蔡邕多才多艺,但不合于当世。中平六年,灵帝死,董卓当司空,要他出就高位。蔡邕也知董卓为人,称病不肯出山,于是董卓大怒,骂道“我力能族人(把一家人都杀了),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退缩)矣。”又派人“举邕诣府”,蔡邕才不得已而接受。董卓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和职务,非常敬重他。但是当董卓想称“尚父”的时候(尚父,一种尊称,意思是皇帝可尊尚的父辈),蔡邕仍然制止他说:“姜太公吕望辅佐周公,受命翦商(灭除商代),因此能有这个称号。今天,你的威望虽然很高,但比起尚父吕望来,我认为还是不可。还是等到动乱平定,车驾返还旧京之后再议吧。”董卓听从了他的意见。董卓出行,要乘很豪华的车辇,蔡邕认为不合礼,董卓也听了他的意见。每有宴会,董卓就令蔡邕鼓琴赞事。但蔡邕对于董卓一直存有戒心。他曾想逃离隐遁,但他的名气太大了,每到一处,就“观者盈集”,隐藏不住,这才作罢。

董卓被杀后,有一天,蔡邕在司徒王允家,说到董卓被杀时,言谈之中有叹息之意,面色也有些改变。这一情况被王允看见了,他勃然大怒,大声叱骂道:“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几乎倾倒了汉氏,你是汉代的王臣,听到董卓的死信你应该与所有的汉臣们一样忿恨才对,怎么能够怀着私心而忘记了大节呢?今天诛杀有罪的人,你反而为他伤痛,岂不是和他一样共同为逆吗?”于是命令左右将蔡邕抓捕起来,送交廷尉(掌刑狱的大官)治罪。蔡邕知道问题严重,向王允陈辞谢罪,并请求“黔首刖足”保留性命,以便能够继续写完汉史(即他一直要撰写的《后汉书》)。当时很多大臣也替他求情,太尉马日骑马赶去对王允说:“蔡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代历史多所了解,应当让他继续完成《后汉书》的写作,成就这一代大典。而且他素有忠孝,如治罪无名,杀了他,无过于失去民心。”王允不听,说:“从前,汉武帝没有杀掉司马迁,使他有机会写出谤书(指《史记》,《史记》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评价)流于后世。现在国运中衰,不能够让佞臣写这种书……”后来蔡邕屈死于狱中,时年61岁。

蔡邕死后,王允后悔了,但悔也无益了。官员缙绅及读书人,没有不因蔡邕的屈死而流泪痛哭的。陈留地方为他画像来颂扬他。

蔡邕毕生续写汉史的愿望,也因为他的屈死而未能实现。《后汉书》最后由范晔完成了。蔡邕生前写过的一些汉史著作如《灵纪》、《十意》等,也因李傕之乱而失散。但他仍有碑、赋、诔、铭、箴、吊等作品一百多篇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