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14935200000051

第51章 王安石——文学主张强调“实用”的变法家

以变法闻名于中国历史的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一生之中,不仅进行了变法的政治举措,而且写下了很多的诗词文章和儒家著述。他的诗文成就卓著,论著也非常精彩,因此获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桂冠,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人物。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古代喜以地名称人,所以当世人称他为临川先生。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

王安石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王益曾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好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文思敏捷,写作起来,“动笔如飞”。他写作的速度,使人感到他写作似不经意,但写成了一看,却是十分精妙。唐宋八大家的另一位成员曾巩曾把他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过之后,“为之延誉”。他少年时代就有改革政治的理想,后来他登上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古代,当官的任期已满之后,可以献上文章以求“馆职”(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馆等处供职)。但是王安石没有这样做,他当了鄞县(今浙江宁波)的知县。在那里,他修堤堰,决陂塘,大修水利。他还进行了一项改革,就是在农民需要的时候,把谷物借贷给他们,等到收获之后,他们再偿还。这样,既便利了农民,又可以以新粮换陈粮,保持地方存粮的新鲜,老百姓感到很方便。后来,他又做了舒州的通判。文彦博当宰相的时候,曾以“恬退”举荐过他。举荐人“恬退”,是荐人退缩,不当官。据说,文彦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他的“奔竞(指追求名利)之风”。那就是说,这时的王安石缺乏“奔竞”精神。

王安石的确很淡泊名利,他多次授官而不就。首先,召他担任馆职(唐宋时期,凡在史馆、昭文馆、集贤馆等处供职,都称馆职),他没有接受。欧阳修推荐他当谏官,他假借祖母年事之高而辞谢。后来“馆阁之命屡下”,王安石就“屡辞”,致使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当命他修起居注,他固辞“累日”(好多天)。阁门的官吏带着皇帝的敕文要他接受,他仍不肯,阁门官吏跟在他身后请他,他就“避之于厕”。阁门吏把公文放在他家的几案上就走了,他却追赶出来,把公文交还给他。这样反复了八九回,他才勉强接受了。

王安石为人刚直不阿,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即使是皇帝老子,他也敢和他争论。由于他的见解正确,有时皇帝也向他作一些让步。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仗着自己与朋友的关系不错,就把朋友的一只善斗的鹌鹑偷走了,朋友知道后非常生气,追去把他杀了。事情告到官府,官府判了杀人者死刑。对于这一判决,王安石不同意,他说,“按照国家的法律,公取、窃取都是盗。这个人不给,那个人拿去也是盗。追而杀之是捕盗。虽然人被杀死了,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官府不服气,官司打到大理寺。官员们都认为官府判案正确。皇帝下诏,叫王安石到阁门道歉。王安石说,“我没有罪”,不肯道歉。御史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皇帝,皇帝也就不再追究了。还有一次,皇帝下诏舍人院不得申请除(修治)改文字,王安石不同意,他提出异议说,“假若这样的话,舍人就不能再行使他的职务,而只能听凭大臣的所为了,这不是叫大臣们偏侧为私吗?立法不应当这样。今天,大臣中胆小的不敢为皇上守法,胆大的则挟持皇上造出一些命令,御史、谏官都不敢违抗他们的意志,这样的做法,我实在是感到害怕。”这一番话。矛头直指当时的执政,因而得罪了人,他就借母亲的去世而辞职了。

神宗即位后,听大臣韩绛、韩维和吕公著的介绍,很想认识王安石,召他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有一天,皇帝召他对策,问他,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王安石说,首先要选择好榜样。皇帝问,唐太宗怎么样?王安石说,“陛下应当以尧舜为榜样,为什么以唐太宗?”接着谈尧舜之道,“只是末世学者不能完全理解,因而把它们看得高不可攀。”神宗说,这么说来,你是在责难我。我自认治国很是恭谨的,但是恐怕还是难以达到你的这番要求,你可以全心地辅助我“共济此道”。于是,皇帝就斥退了其他的大臣,与王安石单独讨论起来。王安石直截了当地指出皇帝在用人方面的毛病,说“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作为”。又说“陛下诚(真的)能够成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等贤士相助),真的能够成为唐高宗,则必有傅说。”现在,“以天下之大,人民之众,百年承平,学者不为不多,而常患无人可以助之者,因为陛下没有真正地选择出贤良之士,择贤的心还没有达到推诚备至,所以虽有皋、夔、稷、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皇帝说,什么时候能没有小人?即使是尧舜时期,也还有“四凶啊”。王安石说,能够辨别四凶而杀掉他们,这就是尧舜之所以是尧舜的原因。假若让四凶肆意而行的话,即使是古代圣贤皋、夔、又怎么会“苟食其禄以终身”?王安石就是这样在皇帝面前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的,这说明,王安石在帝王面前也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原则。

当时,登州有一妇女,因厌恶丈夫睡相丑陋,把丈夫砍了,不过没有砍死。当地官员都主张要判她死刑,只有王安石一个人根据法律讲道理说,应该减刑二等。皇帝同意了王安石的主张,并且把它当成了一条法令。

王安石一生中所做的最大的事就是变法。按照《宋史》的记载,王安石早就有“矫时变俗”的主张。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虽然深受儒家经典的教育,但是他反对“纯儒”和“俗儒”,因为他们“不知变”,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现状。

宋朝在经历了建立之初的那种锐气之后,到了中期,由于国家的多事和皇室的侈糜挥霍,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1069年,宰相曾元亮上书,说到“河朔灾伤,国用不足”的问题,请求皇上减少郊祭的用度。面对着“国用不足”的矛盾,朝廷产生了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是以王安石为主的变法派,另一种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这两派的斗争成了当时朝野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可以说贯穿了宋代中期很长一段时间。王安石和与他有关的一些人士,如苏轼、欧阳修等,他们的命运都在这个矛盾中大起大落。

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变法一样,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也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他们不仅从变法的内容和效益上反对王安石,而且从思想道德的层面上指责王安石违反了“祖宗法度”。说他“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皇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尚(崇尚)法令则称商鞅,言才力则背(违背)孟轲,鄙(鄙视)老成(持重)为因循(守旧),弃公论为流俗”。这就是说,王安石的变法是鼓惑皇帝急功近利,同时也是违孔孟、逆祖宗、反公论的行为。但是王安石有胆有识,他认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在这样强大的保守势力面前,王安石顶着天雷,不怕杀头和丢官,撑持着。他的命运因皇帝对变法态度的变化而变化,几度升起,又几度降落,甚至,遭遇过杀头的危险。但是,无论形势多么险峻,他只要上台,就要变法。好在当朝的皇帝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支持的,他认为,“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亦无补于事”。

具体到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司马光一派主张“救灾节用应自贵近始,可听两府辞赐”。也就是说,解决国用不足的办法应从贵官近臣做起,如有赏赐,可以听取丞相、御史的意见而行。而王安石则认为,国用不足,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选择善于理财的人。为这个理论,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行过多次争论。司马光说:“善理财的人,只不过是聚敛以尽民财,财被聚敛则民穷,民穷则为盗,这不是好事。”王安石则说,“不对,善理财的人,老百姓不加赋税而国家的用度就够了。”司马光说,“天地所生财货万物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说民不增赋而国用足,是‘阴夺民力,其害甚于加赋’。”这场论争,揭开了变法派和守旧派斗争的序幕,也揭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王安石的善于理财是指发展农业生产,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财产部分收归朝廷。而发展农业生产的方法就是实行一整套新农业政策,如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保马法、方田法等,在城市还实行市易法。这些主张损害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由此,保守派和革新派——当时称为旧党和新党——展开了一系列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变法之初,王安石还能得到神宗的支持。比如御史中丞吕诲检举王安石的十大过失、司马光在答诏中说王安石的变法引起了“士夫沸腾,黎民骚动”等都没有得到神宗的认同,王安石还能够在不实的罪名面前为自己“抗章自辩”,在王安石对于天下流俗和皇权关系的论述后,皇帝还“以为然”。但是,不久,东京、河北闹风灾,皇帝就有些动摇了,他以为变法遭到了天谴,于是下诏“令省事安静以应天变”。不久,又传说开封有人用截指断腕的行为反对新法,神宗就更加动摇了,他责问王安石。王安石说,“这不足为怪,对于新政,士大夫都有不理解的,何况一些愚民百姓?即使有几个愚蠢的人起来鼓动,也不能因此就一点事情也不敢做了。”所以,即使阻力重重,王安石对于变法,信心很足,决心也很大。

王安石的自信,使他对一切朝臣的反对采取不顾的态度。比方为表抗议,欧阳修提请辞职,王安石说:“欧阳修依附韩琦这样的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他有什么用?”不久,有人又借“天久阴,星失度”的理由,请求罢免王安石,而且给他治罪,要把他黥面流放。甚至有人请求“极论其罪”,将他贬谪致死。后来,发生了华山山崩的情况,反对派们又抓住了大做文章。王安石仍然义正词严,为新法的推行,据理力争。

在这期间,皇帝的态度仍是左右摇摆。他有时仍然支持王安石,比如有一年元宵节,王安石随驾乘马进宣德门。当时的规矩是大臣不能在宫廷内骑马,所以就遭到了卫士的喝止,并且赶走了他的马。他就大发脾气,请求皇帝治卫士的罪。皇帝还居然就治了卫士的罪。后来在开熙河的问题上,皇帝认为王安石有功,竟“解所服玉带赐之”。

在变法遭到阻力的时候,王安石力排众议,常常用一些唯物主义的观点反驳一些人用天命观对变法的否定。神宗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保守派利用所谓的天象来污蔑新法,皇帝又动摇了,想“尽罢法度之不善者”。王安石与他们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说“人世间有一些水涝干旱的情况是正常的事情,即使是尧舜、商汤(古代贤君)也不能免,不足以引起皇上的忧郁,只好好地修理人事对应就行了。”这时有人上疏,绘制流民图,表示流民的苦况。更有人说,这天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引起的,“去安石,天必雨。”两宫皇太后又流着眼泪对皇帝说:“安石乱天下。”于是,皇帝就罢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另派了他观文殿大学士、江宁府知县、吏部尚书的职务。这是变法之中王安石第一次被罢官。

当年的十月,东方出现彗星,神宗又害怕了,下诏要求百官“直言”。王安石说:晋武帝五年和十年,都出现过彗星,可是,晋武帝却在位28年之久。这一事实,与《乙己占》上所预言的不一样。“天道远,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天文之变无穷,上下傅会,岂无偶合”,劝皇帝不要听信这一切。但谈话以不欢而散告结束。王安石因而称病不出。

王安石的变法,历经重重阻力,反对派假借各种理由加以诋毁,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动摇暧昧,王安石虽然恢复了宰相职务,但仍然得不到多少支持,后来甚至遭到了皇帝的“颇厌”和“益厌”,以至新法难以推行,王安石被保守派诬为“背孟轲,崇商鞅”。加上他的儿子骤死,他极度悲伤,在熙宁九年,他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开始了闲居江宁府的生活。

神宗死后,哲宗即位,旧党得势,以前实行过的新法一概废除,直到后来,他听说免役法也遭到废除的时候,悲愤地说道,“亦罢(废除)至此乎!”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变法,断送在保守派的强势之中,而自己无能为力,他深感人生的失败之痛。

在古老中国的千年历史中,王安石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从商鞅开始,中国的法家人物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种悲剧,折射出了我们民族劣根性的一些东西。这真是值得我们后人们好好汲取一番的。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仍光耀史册。他是中国历史上可资骄傲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光芒。他尤其善于政论。他的政论文章在唐宋八大家中是非常突出的。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答司马谏议书》,历来被当做政论文的典范。他的游记如《游褒禅山记》和短文《伤仲永》,很长时间被用作中学语文教材。他的诗歌充满了人民性,敢于为人民说话,表现人民的痛苦,以诗的形式表现变法的重要性。他的咏史诗,总结了很多的历史经验,而且读来也细腻委婉,铿锵感人。如《明妃曲二首》:“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中间所抒发的就不仅仅是王昭君的幽怨了,诗人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也是隐隐可以感觉得出来的。

王安石的写景抒情小诗也很有特色,如众所周知的《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又如有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非常讲究字词的锤炼。宋朝洪迈的《容斋续笔》中有一段关于《泊船瓜洲》炼字的故事,说,“吴中人家藏其草”——吴地有人家收藏了王安石这首诗的草稿,说王安石在写这首诗时,对于诗中的那个“绿”字修改了多少回。他开始用的是“到”字,“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到”字,旁边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字。后来又圈去“过”字而改为“入”字,又圈去“入”,改为“满”,这样改了十来个字,最后才定为“绿”。这个字一定下来,就不仅使人听到春天来了,而且让读者看到春天来了,因为他抓到了春天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绿,从视觉上使读者看到了春天。这个故事,对今天读者的炼字行文也是很有教益的吧。

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人,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公元11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