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14935200000056

第56章 陆游——艰难时世中的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卒于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此从《中华文学通史》。关于陆游的字和名,清人张思岩、宗所辑的《词林纪事》说,陆游名游,字务观,是因为陆母生他时梦见秦观的缘故,因而以秦观的名作字,秦观的字(少游)作名。陆游号放翁,这也有个来历。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在川陕期间,正值诗人范成大镇守川蜀,他请陆游在幕中任参议官。因平时两人就有诗交,此时更是“主宾唱酬”,十分融洽,每有短章大篇,众人都要传诵。交谊深厚至此,所以,陆游也就不怎么拘守官场礼节了。谁知,这就引起了同僚们的讥讽和议论。又加上陆游平时的抱负不得伸展,精神非常苦闷,所以就用放纵一些的行为,舒展自己压抑的精神。不料这又遭到了一些议论。面对这种现象,陆游干脆就给自己取了个“放翁”的号,来讥刺那些人。此外,陆游还自称“龟堂老子”。

陆游出生在一个世宦家庭,祖父陆佃,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父陆宰,官至朝请大夫,直秘阁。这样的家庭带给他很好的文学熏陶。但是,陆游生活的时代是南宋王朝最为腐败的时期。他出生后的第二年,首都汴梁陷落。襁褓中的他就不得不随着父亲向南逃亡,几经波折才回到故乡山阴(今绍兴)。一路上饱经丧乱之苦,有时甚至“经旬不炊”,得饿肚子。这样的生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爱国的种子。他从小听到的是士大夫们“裂眦嚼齿”、“流涕痛哭”地谈说国事。爱国主义的种子,虽然在陆游心里播撒得很早,但可以说,他爱国的心意,一辈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这就是为什么他在晚年还要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示儿的道理。

陆游的一生经历过很多波折。其中第一个波折就是他的婚姻。20岁时他与表妹唐琬结婚,夫妻情投意合,十分恩爱。但是,这位唐琬不得婆婆欢心,婆婆硬逼着儿子离婚。古代以孝道为重,为了尊重母亲的意愿,陆游只得离婚。离婚后,陆游非常痛苦。后来唐琬另适赵士程。十年之后,三人偶然相遇在绍兴沈园。唐琬把以前的事都告诉了赵士程,叫他去置办酒肴,三人在沈园饮酒,共话别后情景。陆游怅然久之,千情万绪一起涌上心头,随即赋《钗头凤》一阕,感怀割扯不断的愁绪。词中写道:“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他将这首词书写在沈园的一段颓壁上。即使现在去沈园,在颓墙之上,仍能看见这首词,只是,这是后人郭沫若代书的了。后来,陆游闲居在鉴湖三山,晚岁入城,必登沈园旁的禹迹寺(禹王庙)眺望沈园,又吟得绝句二首:“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嵇山土,犹吊遗踪一怅然”。“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情其景,可想而知。唐琬怀着一腔哀怨,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而陆游直到晚年,仍不能忘怀。这段缱绻情愁,也可谓千古遗恨了。

陆游经历的第二个波折是他的登科。陆游少年有才,12岁即能诗文。当时的主考部门曾推举他为第一,但因他名列秦桧孙秦埙之前,秦桧大怒,判了主考官的罪,刷下了陆游的名字。第二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仍把陆游列在秦埙前面,又遭到了秦桧的破坏。陆游的登科又失败了。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得到一个“福州宁德簿”的官职。任职后,陆游直言进谏,如严行禁绝官员私买珍玩的等,得到皇帝的嘉许,他升迁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孝宗即位后,他又有所升迁,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但是好景不长。孝宗最初主战,所以起用了陆游。可是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抗战受挫,孝宗屈膝求和,在贬谪张浚的同时,也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把陆游罢黜了。这是他第一次被罢黜。

陆游的一生经历了三次罢黜。第一次罢黜后,他回家闲居了四年,这大概在他40岁左右的时候。这四年的闲居,不仅耽误了他的大好年华,而且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计。为此他不断地上书,希望求得一官半职。到45岁的时候,他才得到一个夔州通判的小官。这个官位,不仅职务小,而且,远在四川的奉节。但为了生活,他还是举家前往,开始了长达9年的川陕生活。好容易期满之后,他又没事可做了。为了生计,他只得又上书求职。直到乾道八年(1172年)主战的四川宣抚使王炎聘用了他,请他襄理军务,他才又有了一份差事。

这份差事开拓了他人生的一个辉煌时代。他可以身着戎装,驰骋疆场,为国家的安全与尊严而奉献自己了。他豪情满怀,给王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憧憬着“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的远景,抒发着“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的激情。但是,腐败透顶的南宋小王朝,不惜以国家民族的利益,换取自身苟安的眼前欢乐,罢免了王炎,陆游也被改任他官,他只好“悲歌仰面”另就他职了。从此,他“心如林下僧”。王师北定中原的消息,只有在死后的家祭中听取了。

不久,范成大镇守四川,他被邀入幕府。在这里,陆游得到了一个被后人时时提及的别号——放翁。其原因上文已有所交代。总之,除了这一点可堪纪念外,范成大幕府的生涯,于他的抱负仍没有多大的意义。不过,9年的川陕生活,在王炎幕下的作为,和西部的山川形胜及风物民情给他以激励,使他写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因为地处剑南,他给自己这一时期的诗作题名为《剑南诗稿》。

陆游的第二次被罢黜,是在调回福建、江西之后。由于他的诗名大振,引起了孝宗皇帝的召见,于是他回到了内地。皇帝千里迢迢地把他召回到京城,但并没有重用他,只是把他放到福建、江西这些地方,做了管理茶盐一类公事的小官。这个时期,江西发生水灾,陆游“草行露宿”,视察灾情,见灾民流离失所,无衣无食,他开仓赈济,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不料,这又触犯了当道,扣了他一个“擅权”的罪名,罢了他的职,让他还乡了。

这一还乡,就是6年。等到他第三次复出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这次,他被派往严州(今浙江建德)当知州。职务虽然依旧不理想,但他仍然勉为行事。他“忧民怀凛凛,谋己耻营营”。在地方上,他为人们办了很多好事,深得人民的爱戴。百姓为他立碑,并为他和他曾在严州做过太守的高祖陆轸立祠。

陆游的第三次罢官是在淳熙十五年(1188年)之后,也就是在严州任职期满卸任还乡不久,被召任军器少监、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之后。罢官的原因是“嘲咏风月”,其真实的原因仍是他劝谏朝廷要“力图大计,宵旰(皇帝勤于政事)勿怠”和减赋救民。因为那个“嘲咏风月”的罪名,陆游索性将自己的故乡山阴镜湖故居题名“风月轩”。这次罢黜还乡,他闲居12年之久。这12年中,他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至于当地农民生了孩子,往往都以“陆”字为名。在这期间,他劳作、读书、写作,过着幽静、清贫,但充实的晚年生活。

晚年的陆游做过两件大事,一是应权相韩胄的请求,写了《南园阅古泉记》。这篇记,韩胄曾请杨万里写过,并以高位相许,但遭到了杨万里的拒绝,杨万里因此而遭殃。后来陆游接受了这项任务,这引起了公众的非议。朱熹说他“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其实,陆游是希望通过此举,使韩胄“勤劳王事”。《词林玉露》也说,陆游撰写《南园阅古泉记》是“雅勉以忠献之事业,无谀词”。第二件大事是修撰了孝宗、光宗两朝实录。这件事做了三年。书成后,他升为宝章阁待制。他写完了《示儿》诗后,憾然地离开了人世。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这28个字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不见九州同”的悲哀与无奈。腐朽的南宋王朝,不但没有北定中原,而且最后断送在它的腐朽与懦弱中了。陆游的临终遗愿,最后也没有能够实现。可惜了这位爱国诗人的一片痴情。

陆游虽然和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合称为“中兴四大家”,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是高居于另外三人之上。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三多:多产、多样、多风格。所谓多产,是说他的作品多。据统计,陆游的诗作有9300多首,词130首,散文也很多。它的作品集有《陆放翁全集》,其中《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词2卷,《入蜀集》6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此外还有《放翁家训》。这么长的一个清单,足以说明陆游是中国产量最高的古代文学家之一。

所谓多样,是说他的作品品类齐全。他不仅写诗、填词,而且著文、撰史。他的诗是一流的,词是一流的,文是一流的,史著也堪称一流。当然在这些门类中,最为突出的应该说是诗,尤其是七言律诗。不过,陆游的词也很不错。他的词作虽然不算太多,但优秀作品不少,像《钗头凤》、《卜算子》(咏梅)这些词章,一直回响在今天读者的心里。在陆游的作品中,“言恢复(恢复中原)者十之五六”。这就是说,陆游作品的主题,有一半以上是表现爱国的。此外,还有批评南宋王朝腐败懦弱的、有对战乱中人民表示同情的、有抒写自己生活感受的等等。总之,陆游的作品多,品类丰富,题材广阔,思想深刻,尤其突出的是,他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代表了人民的呼声。

在对陆游的评价中,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历来的评论家差不多把陆游和古代所有著名的文学家作过类比。有人说他像李白,如陆游的《剑南集》题跋中有这样一段记叙,宋孝宗问周益公说,现代的诗人有像李白的吗?周益公说,陆游的诗就很相似,从此,人们都称陆游为小李白了。《词品》又说,“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词集名),雄快处似东坡。”又有人说陆游的词“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和辛弃疾比较接近”,如《汉宫春》、《谢池春》、《诉衷情》、《夜游宫》等。还有人把陆游的七律和杜甫并提。

这些类比不仅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还包括了它们的风格。这就说明,陆游是个风格多样的文学家。陆游作品具有杜甫诗那般深厚的现实性。它反映了外侮侵略下南宋典型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审美判断。陆游诗不仅具备这种现实主义的品格,而且,具有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由于时事的艰难,又由于诗人对他的祖国爱得深沉,很多情怀不能直抒,很多情怀又不满足于直抒,于是便有了幻想、梦境的出现和描述,使得它们富有了浪漫主义色彩。这种色彩,不仅表现在诗的内容上,更表现在那雄浑恣肆,一泻千里的情感抒发上。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形象,就不完全是现实主义的。那“热情汹涌,流走激荡的阔大气概,有如长江大河,滔滔滚滚”的气势,也不能看作只是现实主义的。更何况还有那“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气势和“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的梦境的写作,应该说都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所以,陆游这个现实主义诗人,仍有不少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陆游,自号“放翁”,言其豁达豪放的意思,但这位善写爱国豪情的诗人,竟也有极其婉约细腻的诗作传世。这种风格的作品,除了前面所引录的《钗头凤》和《沈园》二首外,还有《临江仙》(鸩雨催成新绿)、《蝶恋花》(陌上萧声寒食近)等都可资证明。不过,陆游的婉约与秦观的婉约到底很不相同。他不是一味的剪红刻绿,而是常常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襟怀。如人们熟悉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兼(一作“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哪里有什么倚红偎绿?简直就是诗人品格的写照。陆游的这类诗作,都是他深沉的人生感受的结晶。至于写个人情趣感悟的诗作,在《放翁集》中也不少见。为孝宗激赏的“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书中间”(《枕上》);“溪鸟低飞画桥外,路人相值绿荫中”(《横门独立》)都是一些很好的例子。

应该注意的是,陆游的浪漫主义,有时是现实不得实现的一种曲折表现,因此,陆游的主要倾向仍然是现实主义。

陆游的作品当中,有很多名句,现在还在不断地被人引用。它们有的有哲理,有的显豪情,有的抒壮志,有的讲情趣。如“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马上作》);“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尤须待阖棺”(《病起书怀》);“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新春》);“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感事六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许国虽坚,朝天无路”(《沁园春》(三茶横溪阁小宴));“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等等。

这里还有一首题名《夜泊水村》的诗,内容是“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无人再青,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这“泣新亭”有一个故事。椐《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南渡后,一批从北方迁到南方的官员,一天到新亭聚会宴饮。有一个叫周的官员想起了西晋的首都洛阳,感叹地说,“风景没有变化,只是河山不同了”。说完,大家相对而泣。这就是“泣新亭”的故事。陆游的这首诗,就隐寓着这个故事,诗中说,“我老了,可是我还想横渡沙漠去塞外驱赶敌人哩,各位何必这么悲伤呢?”就是说,爱国,要拿出实际的行动,哭泣是没有意义的。陆游,人到暮年,壮心未已。由这些诗句,我们似乎触摸到了陆游高洁的灵魂,更感知到了他的情怀和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