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26

第26章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自古以来,人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这也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富家千金不愁嫁”的意思一样,之所以大家都会这么说,头脑中会形成这种意识,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样的女性身上具有高于常人的能力,而是因为这样的女性出身条件十分优越、地位较高。在很多人的认识当中,如果谁娶到了这样的女人就等于给自己买了一份永久的保险,自己的地位也就随之提高了,就如同当今很多女性常常说的那样,如果能钓到一个金龟婿,后半辈子就有保障了一样。但是,大家都知道金龟婿不好钓,富家千金也不好追,自然,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历史追踪

唐元和年间,翰林学士独孤郁做了宰相权德舆的女婿,而唐宪宗却正为女儿岐阳公主难出嫁而着急。宪宗感叹道:“德舆得婿郁,我反不及邪!”于是,宪宗打破旧制,把选婿范围扩大到“文雅可居清贯者”,仍然难寻合适之人,禀报理由是:“诸家多不愿。”

解读真相

然而,为什么说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呢?

首先来回顾一下一些朝代的公主概况:

西汉有18位公主,但有1位没有嫁出;东汉有42位公主,但有16位没有嫁出;两晋时代有32位公主,但有12位没有嫁出;宋代有87位公主,但有57位没有嫁出;元代有47位公主,但有1位没有嫁出;明代有82位公主,但有25位没有嫁出;清代有100位公主,但有37位没有嫁出。

这些没有嫁出的公主有的是因为早卒,有些是因为没有人要,而且还有一些公主给人做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老婆”,比如,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嫁给染于做小老婆,元太祖铁木真的女儿嫁给孛秃做小老婆。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并非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作为皇帝的女儿也并非总是高高在上,她们也拥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或好或坏的婚姻生活,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她们出身在皇家,这种出身从她们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

此外,在唐朝,很多人也都不愿意娶公主为妻。

据《明皇杂录》记载:“时玄宗欲令(张果)尚主,果未之知也,忽笔谓二人(按:指王迥质、萧华)曰:‘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迥质与华相顾,未谕其言。俄顷有中使至,谓果曰:‘上以玉真公主早岁好道,欲降于先生。’果大笑,竟不承诏,二人方悟向来之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唐玄宗想要把玉真公主嫁给张果,但当派遣来的人与张果说明了这些事情之后,张果当场大笑,拒绝了这件事,并对王迥质和萧华说:“娶皇帝的女儿做妻子,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可见,众人对娶公主的事情有时也是非常不愿意的,即使皇家主动找上门来,也会断然拒绝。

然而在唐朝,为什么多数人不愿意娶公主为妻呢?

(1)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而且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尤其是武则天当政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更是步步高升。而这就使得很多公主形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时时希望自己能独揽大权,对政治阴谋等一些事情十分热衷,而且这些公主大多不守妇道,视夫婿如奴仆,或甩手给你一顶“绿帽子”。养男宠在当时的社会对于有权势而又具有皇室血统的公主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高阳公主,她已经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但却又与辩机和尚私通,并将珍贵的玉枕送与辩机,后来这件事被唐太宗知晓,认为高阳公主有辱皇家门风,将其逐出皇宫,并杀了辩机。后来为了报复,高阳公主联合其他人公然与唐太宗对抗,及至李治即位,高阳公主又开始策划谋反,最后兵败自尽。再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更是肆无忌惮地与朝廷官员通奸,而且还养了很多男宠,并将自认为不错的男宠推荐给武则天。这又是何等的荒唐至极。

(2)做驸马,地位是比较低的,驸马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倒插门女婿,由于唐朝社会女性的地位很高,所以倒插门女婿自然成为一种附庸品,时刻处于被欺压的环境之中。而且,由于很多公主自认为自己的身份尊贵,所以,即使成亲之后,也往往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把公婆和丈夫放在眼里。可见作为驸马,虽然被很多人认为娶到了有钱又有势的富家女、贵族女,但其愁苦的日子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据《中国全史·皇帝史》所载,唐朝自肃宗之后,“公主,郡、县主多不以时嫁”,有的已生华发,成了老姑娘尚难出阁。

由以上可知,皇帝的女儿也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