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28

第28章 驸马与帝王女婿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归田录》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皇女为公主,其夫必拜附马都尉,故谓之附马。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丈夫为郡马,县主者为县马,不知何义也。”这表明,驸马是皇帝女婿的称谓。

不仅如此,在现在众多的宫廷影视剧中,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人说,“公主选驸马了”或者“皇帝如果选你为驸马,这是我们全家的荣幸啊,真是皇恩浩荡!”久而久之,人们耳边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也就约定俗成地认定,只要是驸马,那么就是皇上的女婿。其实,考察一下历史,这种说法是有错误的。

历史追踪

据说,在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专门坐在一辆由两人驾驶的马车里指挥战斗。马车上共有3个座位,前面设两个座位,供车夫使用,后面一个座位为刘邦所坐,驾驶马车的车夫分为“正马”与“副马”,一正一副,轮流驾驶马车。

一天,刘邦与项羽对战,这次战争,场面极其激烈,激战3天之后,刘邦大败,落荒而逃。项羽乘胜追击,此时,刘邦身边已无大将,只剩下了一个车夫和十几名将士,眼看项羽的兵马就要追赶上,突然,正马被乱箭射中,当场阵亡,副马立刻顶替了正马的位子,驾马车继续不停地向前奔跑,就在这个危机时刻,副马顿生一计,他脱下自己的红袍,穿上了刘邦的黄袍,在马车行至一条拐弯处时,刘邦飞身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副马继续挥舞马鞭,向前方奔去。

而后面紧追不舍的项羽士兵,只认黄袍不认人,一直把穿黄袍的当做刘邦,所以拼命追赶马车,然而,当他们耗费了精力追上马车时,却发现车上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了一件黄袍。原来,副马在另一处拐弯的地方也跳车逃跑了。

后来,刘邦击败项羽,夺得了天下,建立汉朝,成为汉高祖,在做了皇帝之后,刘邦为了报答副马的救命之恩,到处张贴皇榜寻找副马。后来,将副马封为都尉,并将小女下嫁与他,人称“副马都尉”,因“副马”不雅,人们便唤成“驸马都尉”。后来,人们把“都尉”二字也去掉了,简称“驸马”,自此,驸马便成了历代皇婿的代称了。

解读真相

为什么说驸马并非是皇帝女婿的专称呢?

1.驸马最初是一种官职

“驸”本意指的是马,即3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则称为“驸”。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了“驸马都尉”这种官职,专门掌管皇帝舆车之“驸”,驸马都尉属于皇帝的近侍官,年俸两千石。西汉时期该职多由宗室、外戚及公侯之子孙担任,鲜有由帝婿担任。可见,“驸马”在最初的时候仅仅是一种官职。但到南北朝时期,这种称号已经不是实际的官职,仅是称号而已,凡做了皇帝女婿的人都被称为驸马都尉,渐渐地,这个词也就演变成了皇帝的乘龙快婿。

2.到清朝称“驸马”为“额驸。”

据《清史稿·志九十二》载:“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清朝建立后,按照满语,称驸马为额驸。清代制度,皇后所生女封固伦公主,其夫称固伦额驸,品阶相当于固山贝子;妃嫔所生女封和硕公主,其夫称和硕额驸,品阶相当于镇国公;亲王女封郡主,其夫称郡主额驸;郡王女封县主,其夫称县主额驸;贝勒女封郡君,其夫称郡君额驸;贝子女封县君,其夫称县君额驸;镇国公、辅国公女封乡君,其夫称乡君额驸。宗室女嫁蒙古贵族亦如此。相当于前代的“驸马”。

由以上可知,驸马并非就是帝王女婿的专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