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30

第30章 皇帝下诏书未必都用“奉天承运”

在众多的宫廷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圣旨驾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国历代的帝王,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每一个帝王无论在位时间长短,也无论年龄大小,都下发过文书,那么,“奉天承运”是历代皇帝下诏书必须使用的词语吗?而皇帝下的圣旨上是否必须由这几个字开头呢?

历史追踪

提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溯源到秦始皇。当时他称雄天下,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定名号为皇帝,其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史记》中说:“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所以,秦的“奉天”是靠“五德”运行中的“水德”的“当运”。

据说,“奉天”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对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自然少不了这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的气势。于是在南京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将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余继登所著《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后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篡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并迁都于北京,在北京建了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奉天殿自然也被原封不动地从南京“搬到了”北京。这“奉天承运”的说法恰是源于这座奉天殿。

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说,“奉天承运”这4个字连用的开创者是朱元璋,原因有二,一是他命名的“奉天殿”,二是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奉天承运皇帝”这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重新断句,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电视剧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解读真相

其实历代皇帝下达的文书并非都是以“奉天承运”开篇。比如元朝的元世祖忽必烈在下达诏书的时候就不用“奉天承运”而是用“上天眷命”。

如至元十二年忽必烈宣谕南宋淮安守将朱焕的圣旨全文:

上天眷命,大元皇帝圣旨,谕淮安州安抚朱焕。据陈楚客奏:“臣与朱安抚同年,又有通家之好,戊午归顺之后,不相见者十有八载。今王师吊伐,诸道并进,数内一路领涟河、清河将士,攻取淮东未附州郡。切恐城陷之日,玉石俱焚,臣与故人情分,不容缄默。且彼所以婴城自守者无它,原其本心,但未知趋向之方,初无执迷抗拒之意。今大江南北,西至全蜀,悉入版图,若蒙圣慈特发使命,宣示德音,开其生路,彼亦识时达变之士也,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臣昧死上言,伏候敕旨。”准奏。今遣使前去,宣布大信,若能识时达变,可保富贵。应在城守御将帅同谋归顺者,意不殊此。故兹诏示,想宜知悉。至元十二年七月。

从这个圣旨中,我们可以看到,“奉天承运”并不是历代皇帝下诏书时必须使用的卷首语。

再如,汉代的帝王也并不是在诏书的卷首使用“奉天承运”而是使用“诏曰”。

举例来说,《资治通鉴》卷十三:“汉文帝二年)五月,诏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

李贤在注引《汉制度》时说:“帝之下书有四,三曰诏书。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

真正使用“奉天承运”为卷首语的朝代是在明朝,皇帝结婚的纳彩制词首句也是“朕承天序”,皇帝的宝玺则有“皇帝奉天之宝、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等等。而到了清朝,更是将这个套语用到了极致。到1912年,随着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就随之终结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