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31

第31章 “汗血宝马”并非流汗如血

“汗血宝马”,一个让人听着既熟悉又感觉很遥远的动物,可它却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说。就连“汗血宝马”本身也相当具有传奇色彩。《汉书》记载,大宛国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肩上出汗时殷红如血,胁如插翅,日行千里。

历史追踪

“汗血宝马”本名阿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马种,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

据说中国对“汗血宝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100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之围时,汉高祖刘邦亲率的30万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据说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另记载于公元前112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仅仅一匹马就能让大汉天子欣喜若狂,足可见“汗血宝马”的珍贵性与稀缺性。但是只有一匹马不足以改变国内马的品质,据说为了能有更多的“汗血宝马”,汉朝曾与大宛国发生数次规模战争。

首先是汉武帝派百余人的求马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能以重礼换回“汗血宝马”的马种,可是大宛国的国君竟一口回绝。在返程的途中求马使团的金马被劫,使团人遭到劫杀。汉武帝怀疑是大宛国人见财起意,遂作出武力出征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在第二次出征时取得了大量的“汗血宝马”,归国后改良国内的马种,由于“汗血宝马”的数量在偌大的汉朝还是有限的,在经过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导致现在“汗血宝马”的数量在全球的数量只有3000余匹。

因为汗血宝马速度较快,耐力强,故而成为许多爱马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同时也是许多帝王的坐骑,据说成吉思汗远征欧洲,他的坐骑就是著名的“汗血宝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著名元帅朱可夫的坐骑也是“汗血宝马”,骑着它征战欧洲、进入柏林!目前国际市场上,汗血宝马的售价十分昂贵,通常每匹几十万美元,有的身价甚至高达1000万美元。

解读真相

那么“汗血宝马”真的流汗如血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马在高速奔跑时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45℃到46℃,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40℃左右。据此,有关动物专家猜测:汗血宝马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也是极有可能的。

还有一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解释:说穿了,这只不过是马病所致,即一种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尤其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都会流汗如血,如今这条河却无从寻找。这种“寄生虫”到底是何方神圣,现在也无人知晓。

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正确,有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汗血宝马”自古至今都是难得的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