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其实不是那回事
14939300000061

第61章 晋武帝传位于傻太子之谜

晋武帝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也能称得上英武果断、戎马半生,为晋朝的统治不遗余力。可是,他在选择继承人上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选了一个用现代的话讲叫智力低下的儿子,晋武帝有20多个儿子,其中也不乏有能力之辈,可是偏偏选了司马衷作为太子,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王朝。这让当时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就是今天也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英明的晋武帝会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然而,在当时他却有不得已的苦衷!

历史追踪

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36年~公元290年),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懿孙、司马昭的长子、晋朝的开国君主,公元265~公元290年在位。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建都洛阳,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公元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

天熙元年(公元290年)4月,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不过一年,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杀死总揽朝政的大臣杨骏,接着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刘渊的侄子刘曜攻破长安,俘获末代皇帝司马邺,西晋亡国,时距司马炎之死只有25年。

解读真相

为什么晋武帝会将皇位传给司马衷呢?以下两个原因可以作为解释:

1.惧内

从历史资料中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看出,晋武帝是一个文武双全、做事果断的人,但是却非常惧内,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怕老婆。在现在怕老婆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在选择国家继承人的问题上,女人就有可能从感情的角度去考虑。

晋武帝司马炎有26个儿子,按照古代继承制来传位,应当传给嫡长子,但是不幸的是嫡长子英年早逝,嫡次子就是司马衷,但是司马衷的弱智满朝文武尽人皆知,当然作为父亲的司马炎也是知道司马衷根本就不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有一次,太子司马衷在吃饭时对粮食很不爱惜,师傅看不过去,就婉转地对司马衷说:“殿下,碗中的米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勤耕作得来的,殿下可知道稼穑艰难?如今旱荒严重,老百姓都没有粮食吃,都在忍饥挨饿。”司马衷听了这话,觉得十分奇怪,脱口说道:“没有饭吃,干吗不吃肉粥?”师傅听后哭笑不得。

晋武帝司马炎也曾多次表示要更换太子,但是都被司马炎的老婆,即杨皇后给否决了。从感情上来讲作为一个母亲是不想让别人的儿子取而代之的,从另一方面来讲,儿子弱智,母亲感觉愧疚所以就格外地疼爱。论感情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治理国家却不能感情用事,而恰恰晋武帝司马炎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妇人之仁”了。晋武帝司马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找了一个饱学之士去教儿子,希望能有所成效,但由于杨皇后的插手,结果导致晋武帝司马炎的判断出现失误。

2.佞臣的谄媚

据说,有一次,司马炎决定考一考这个一直以来让自己感到困惑的儿子。于是,他找来一些国家的公文派人送到太子府去,以作试探,然而,太子本身头脑就有问题,连一些基本的事情他都难以处理,又怎能处理国家的公文呢?可是,太子虽傻,太子妃却十分聪明,她很清楚这是皇上对太子的试探,于是,她就想出让人代笔作答的办法,然后再让太子誊抄一遍,结果代笔之人一番浅显的回答却正符合了傻太子平时的智商,司马炎看后,非常高兴,对朝臣们说:“谁说太子愚笨,别看他平时不爱读书,但处理政事不是一样处理得很好?”经过这件事之后,司马炎也就对太子放心了。

而以上种种也就导致晋朝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