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105

第105章 草鞋

乐炳成

23年前,我在《民间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烧草鞋”的民间传说后,引来了奉化尚田村的董先生登门。他要我收藏各地各式各样的草鞋,挖掘草鞋文化,然后整理出书。因当时客观原因,我无奈婉言谢绝。

如今,年近古稀,想起草鞋的往事,确实有话要说。我清晰地记得13岁那年,父亲给我编织了一双小草鞋。从此以后,我穿的草鞋一直由父亲所编。虽然对草鞋用料、需要的工具以及编织程序了若指掌,但是事非亲为不知难,我第一次学着编出来的草鞋不像样,就失去了再虚心学习的信心。唯恐落下村人常说的“做出草鞋像玉鳎;抬来老婆是笨贼”的笑柄。其实编草鞋是农民重要的一门必修课。“农闲晴天斫担柴,落雨落雪做草鞋”。不会编草鞋的农民,称为“红脚梗”。

草鞋,不仅具有实用价值,编得精致的更是一件手工艺品。我曾见过在灵峰寺长期做长工的王智兴编织的箬壳草鞋与雪窦寺和尚穿过的箬壳草鞋,前者粗犷结实与众不同,后者既薄又平,似一片木板。这种箬壳草鞋“鼻头官”与八个鞋纽是用黄布制成,后跟与回筋以及鞋绳是黄色丝绸料质。不但穿着舒服,而且秀气美观,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可惜无缘收藏。

用稻草编的草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叫自做草鞋,用绿麻做内筋,勾在“草鞋伴”上(丁字形木架),再用敲软的糯稻草编织,费工虽多一些,但厚实、硬朗、耐磨,适宜穿着上山砍柴。二是“买草鞋”,其名不仅仅是买卖之意,而且用料、编织、用途与自做草鞋都有很大的区别。这种草鞋还有其一段行善助人的文明历史。“买草鞋”一般用早稻草编成,其内筋也用草绳。编织时不一定用“草鞋伴”(丁字形木架),只要在长木板凳的一头钉上两枚铁钉勾内筋即可,甚至用自己的脚趾勾内筋也可编织。有制作简便,穿着轻便的特点,适用于平地长途步行及沿山路爬坡防滑。需要量又很大。上世纪70年代前,各乡村大路口、集市小商店门外与凉亭、船埠往往有人挂着“买草鞋”出售。亦有各地慈善人士无偿舍施“买草鞋”。如石湫水阁凉亭、牌门桥华安亭等地就有每天施舍十双草鞋一桶茶水的善举,俗语“做好事”。与此同时,穿草鞋人见到潮湿的泥土就抹在草鞋底上,又顺口说出“富人吃鸡肉剥皮,穷人穿草鞋浆泥”的大实话。

上世纪60年代末,我村有两个人在镇海制革厂工作,他们告诉邻居,厂里有柔软的废皮边角边条,可以代替稻草做草鞋。我曾去制革厂,边角边条2角一斤,很合算,做草鞋既柔软又耐磨,有人风趣地去掉“草”字,说种田人天天可以穿“皮鞋”了。这也可算是草鞋的进化吧。

如今自做草鞋、买草鞋、箬壳草鞋、皮草鞋早已销声匿迹了。然而,那年湖塘村民间炮担队因庆祝香港回归的民间文艺巡游表演需要,特地做了12双草鞋。现在虽已所剩无几,但见物引出很多的遐想,我一个人对草鞋情有所系不足为奇,因为许多农村老年人的心中都有个草鞋博物馆。

那么功劳最大的草鞋无疑就是——相助红军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草鞋!

(2010年3月12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