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139

第139章 做塘

缪松华

我曾是一名知青。提起知青,现在40岁以下的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在40年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这个特定的年代里,知青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新生事物。

1964年9月,我从宁波来到三山公社插队落户(当时被分配到咸昶村的共有28位同学)。白天知青们要和社员一样下地干活,不会要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累了、困了要咬咬牙继续干。那时我们的口号是“干革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对待困难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真可谓是“晒黑皮肤炼红心,脱胎换骨干革命”。

1965年5月,三山公社规划在十年时间内要围起三塘。首先是要“拉拢”洋沙山。当时我们知青大多被生产队安排去做塘。当我到海涂一看,大吃一惊,这么大的海面,洋沙山离我们这么远,要想在这里造起一条“长城”,不知道三山贫下中农有什么好法术。就在我想得入迷的时候,有个身穿短裤、手拿长杆的瘦老头子,叫了我一声“小缪”,我马上过去,经过询问才知道,他是三山公社大名鼎鼎的土工程师王如万,当然也是我的领导。他50岁开外,面容和蔼,说话带笑,要带我去海涂测量塘形。谁知我一下海涂就步履维艰,因为海涂里埋下了许多“地雷”。还没有走多远,我抬起脚一看,我的妈呀!脚底染满了鲜血。阿万伯(王如万)看到我实在无法再走,就叫来两个社员,让我坐在拖泥(一种用木板做成的小船一样的工具)上,就这样把一天的工作完成。晚上,我到阿万伯家去,他把泥涂下面的“地雷”详细地讲解给我听。原来在我们测量的地方,最早的时候也是海塘,在台风季节被海浪冲垮,社员们称它为“倒塘”。倒塘下面有许多石头,日子一久,就生了蛎蟥,蛎蟥肉被人们挖去,剩下来的壳附在石头上,因此就成了现在埋在下面的“地雷”。测量好塘形以后,我们就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开始挖倒塘;同时还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我当然也是宣传队员之一。我们就白天劳动挖倒塘,晚上排练宣传节目。

过了一段时间,挖倒塘工程完成,下一个工程是要组织溜板做塘。因我们知青无做塘技术,就分散到各自所在的生产队报到,我就到了自己生产队。当时我不知道什么是溜板,什么是溜竹管,什么是脚立,我就问了一道溜板的上手师傅——王云岳师傅。他和蔼地介绍了许多关于做塘的知识,什么叫上手,什么叫下手。原来上手师傅是将泥块放在塘上,做塘型的。这位王云岳师傅就是上手,看来也有点技术的。下手则是在下面泥涂切泥块。溜板中间有三枪、上棠、母溜……就这样我开始学做溜。

初学的时候,我闹出了许多笑话。溜竹管也不知道怎么拿,泥土从别人地方飞快而过,到了我的地方就成了“公交车的站头”,妨碍了进度,有个别社员就出“闲话”了(因做计量工分,也难怪社员)。当时就是这位上手师傅王云岳讲了许多道理,他说,人家从城市来,是难为他们了。就像你们去城市不知道这叫什么路,到某地方去应该怎样走要问别人。一样的道理,人各有所长。

潮水一涨,我们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当我回到宿舍,真是饭也吃不进,一头倒在床上就想睡觉。说实话,第二天真的不想再去做塘,但是没办法,溜板不能少一个人,加上自己是知青组长,要起带头作用。第二天就硬着头皮,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和社员们一起去做塘。古人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这样,我初步掌握了做塘技术和溜板上各种工具的用法。

秋天很快过去,就来到了寒冬。下了一场大雪,这么冷天气还要去做塘,我们每个知青都感到害怕。到了工地一看,我的妈啊!只见千里银装素裹,我不由打了一个冷战。

忽然,我看到在海涂上有一个人影在走动,他就是王如万。只见他手拿竹竿笑眯眯地说:没有多少冷,还可以,泥涂是热的。于是,在他的带动下,我们硬着头皮做起塘来。说也奇怪,一开始有点冷,等过了半个小时就不冷了,而且汗也出来了。过了几小时,阿万伯笑眯眯地给我量了一天的工作量,并和蔼地说:“你们不相信,我说今天没有多少冷,你看每个人脸上都出了汗。”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当时我也红着脸笑了一下,但是冷确实是很冷。

在回家路上,我光着脚走了50多米,才知道自己的鞋子不见了。因当时脚是冻得麻木的,在地上踏着什么东西根本没感觉。正当我加快速度回宿舍时,突然有人喊了我一声,我回头一看,是阿万伯。他要我回到宿舍后不要用热水洗脚,要用冷水。为什么?他一一详细告诉我其中的道理。我听了以后非常感谢这位好心的阿万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传来一件特大喜讯,今天要关塘门啦!就在那天,人山人海,全公社参加做塘的社员和公社及各大队领导都来到海塘上。我们不吃中饭,每人分到两个大油包。这一天红旗飘扬,歌声嘹亮。说也奇怪,那天天气特别好,太阳也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刺骨的寒风也停止了吹动。我们胜利地完成了关塘门任务。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广大知青就像潮水一样又从农村返回城市。而这时候我却不能走,因为我和当地一位女社员结婚了。

我于1987年返城,在宁波工作了十余年,2005年又重回三山(春晓)生活。一到三山大吃一惊,真是旧貌换新颜啊。当时我马上去洋沙山。呀!多美的风景!游玩了半天回到家里,脑子一直在想,多好啊!变化真大,我们年轻时代的力没有白出,血汗没有白流,如果当时不建塘,哪有今天的洋沙山旅游度假区,哪有如今春晓开发建设的美景!

(2011年6月17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