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162

第162章 合作医疗站

山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合作医疗站,尽管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它曾经承载了农村千家万户对医疗的基本需求,而它的“主人”——赤脚医生,更是农家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那朴实又形象的称谓,至今,依然让许多人备感亲切。

农村的合作医疗站往往设在生产大队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段。我老家的医疗站最初坐落在过去大户人家的老房子里,那是当时农村里的“高档住宅”。脚下是地板,头顶是搁板,就连四壁也都是用木板围成。这样的房子自然冬暖夏凉,不湿不潮,医疗站设在这里,既体现了生产大队的重视,又基本符合医疗站对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医疗站的布置几乎如出一辙。进门靠窗的是一张门诊写字台,上面放有听诊器、血压计等常用医疗器具。体温计平时插在装有消毒液的棕色瓶子里,使用时,拿出来甩一下,然后用药棉擦干,放入患者的舌下或夹在腋下,而测量小孩体温时则插入肛门。小时候的我,看到如此情景,惧怕之余难免产生好奇。那些用来观察咽喉有没有发炎的压舌板,也经消毒后统一放在桌上的小布袋中,以便随时取用。医生的座位背后,放着一口大的柜子,隔着玻璃可清晰地看到里面放着的各种常用药物。紧靠柜子的是一张长条形的平板桌,这便是医生的“操作平台”,除了放置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外,多用来消毒器械或做注射前的准备。

医疗站的布置就是那么简单,所有的家什都被漆成白色,看上去尽管有些粗糙,但给人一种整洁、卫生的感觉。

迈入医疗站门槛的一刹那,就有一股呛人的气味扑面而至,那是一种由酒精和各种药物相互混杂产生的特殊气味。这种气味很容易引起就医者的紧张感,因而,也是医疗站“标志性”的气味。

与其他生产大队不同的是,我们大队的医疗站还设有中药房。在农家眼里,中医不失为传统的治病方式,不但价格实惠,而且效果也不错。

设立中药房的原因,是我们村里有一户中医世家,尽管“成分”不好,但那个貌似“弥勒佛”的老中医,医术了得,医德也颇佳,方圆十里挺有名气,因而,生产大队的领导们还是“斗胆”起用他,社员们也觉得颇合情理。

如同村里的剃头店,医疗站也是热闹之地,只不过聚集在此的人们,没有在剃头店那样悠闲。要么是紧蹦着黄脸,要么是行动蹒跚,有时还夹杂着“啊哟,啊哟”的呻吟声,而小孩面对针尖发出的“哇哇”大哭声,更是让人心烦。因此,很少有人会在此闲聊,就连医生也整天一副郑重、严肃的样子。

虽然谁也不愿意往医疗站“串门”,但是,一旦身体有恙,医疗站便是患病者的唯一去处。在缺医少药的农村,除了疑难杂症或患有重病的要往上一级医院就诊外,那些小病小痛也就靠医疗站就地“消灭”了。

在当时的人民公社体制下,赤脚医生的选拔和培养有严格的条件,尤其是政治条件,除了少数村由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担当外,大多数村是从“根正苗红”的农村青年中物色。

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又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连短期进修的机会都不多,因而,赤脚医生的医疗技术也就处于“赤脚”的水平。好在农村合作医疗站承担的大多是测体温、量血压、配药、注射等基本业务,还有就是一些简单的伤口处理。所以,“赤脚”的水平也就基本能满足农民日常的医疗需求了。

注射是老百姓评价赤脚医生业务水平最直接的标准之一。肌肉注射似乎并不难,通常是扎入患者的臂部上方即可,难的是静脉注射,针头须倾斜着穿刺入血管,见有回血才行。青壮年的血管明显,相对比较容易,一旦碰到静脉血管过细者或年幼的孩童,那是真正考验赤脚医生注射技能的时候了,水平高的一针见血,技术差一点的,就难免像“杀猪”似的,弄得病人和医生都满头冷汗。

医疗站是认真履行“为广大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榜样。每年的“双抢”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劳动强度大,因而,也是农村常见病的多发季节,如中暑、腹泻、肢体受伤等。此时,也是赤脚医生最忙碌的时候,不但要坐堂接诊,还要头顶烈日,奔赴田头,给带病坚持劳动的农民送医送药。此时,上一级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也奔赴各生产大队,帮助医疗站开展业务工作。

孩童时代的我也是医疗站的常客,倒不是因为体质太差,而是顽皮所致。要么在田野上狂奔扭了脚;要么是下河摸鱼划破了手;要么是狼吞虎咽吃坏了肚子……总之,都是“硬”伤。当耷拉着脑袋走进医疗站时,除了承受不可缺少的“痛苦”外,还少不了受赤脚医生一顿训斥。此时心中暗想:要不是实在挺不过去,谁会愿意到这里受罪呢!

如今,农村合作医疗站和赤脚医生已离我们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站和形形色色的民间医疗机构。尽管农村的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似乎依然困扰着普通的农村家庭。这一点,真的让人产生复杂的感受。

以我现在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和对自己身体的珍爱,大概不会轻易走进当初那种合作医疗站了。然而,体现在它身上的那种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都是永远让人难以割舍和忘怀的!

(2012年1月4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