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雅
记得我小时候,夏天里农村孩子最喜欢的事,就是在小河里游泳了。每当午后时分,太阳如火一般炙烤着大地,屋子里如蒸笼一般闷热。此时,只要有伙伴提议下河游泳,就会有一大群孩子“呼啦”向河边跑去。
跳下水,除了游泳、打水仗,还有就是摸蛳螺了。男孩子们穿着清一色的裤衩,女孩子们则是短裤加圆领衫,基本上人手一个木盆或脸盆。
夏日里的小河,河面上呈现出一片白亮,河水暖而不腻,爽而不凉。这蛳螺有生长在河底淤泥里的,也有生长在河塘石缝里的。一些不太会游泳的孩子,把面盆或小木盆放在岸上,小手伸进石缝里,一圈摸下来,也有一大碗收获。而会游泳,尤其是会潜水的就不同了,他们把木盆浮在水面上,然后一个猛子潜下水,去摸河底部的蛳螺,等到手上满了,才双脚在河底一蹬蹿出水面,把蛳螺放进木盆。接着,又深吸一口气,再次潜入水中。在摸蛳螺过程中,有时会摸到河蚌。如何将河蚌从河底的淤泥中摸出来,也是要有一点技巧的。性急的人往往扎一个猛子,把手伸入河泥中抠出河蚌来;而经验老到的则先用脚在下面将河蚌从淤泥中拨拉出来,再用两脚一夹,身体一躬,就将河蚌送到手中了。能摸到河蚌的,大多为男孩,也有少数女孩参加,但她们只在河边比较浅的地方摸。最有意思的是一旦碰到河蚌,就将头往下扎,两只脚则在水面上拼命地拍打,其情形活像鸭子在水中觅食。
那时,我胆子很小,只会在河埠头边的浅水处,趴在大脚盆沿上游,也不敢去石缝里摸蛳螺,生怕摸到软绵绵的大蚂蟥。而我的大妹就不一样了,她生来就像男孩,黝黑的皮肤,上山下水,都是好手。摸蛳螺更是有一套,“姐,你看着木盆,我下去了!”话音刚落,人已到了水底。没一会儿,就举着满满的一手青壳蛳螺,另一只手抹一把脸游了过来。
没多久,木盆里的蛳螺、河蚌、河蛏子渐渐地满了,身上的暑气也渐渐地消退了,大家便满载而归。一路上,追打声、嬉闹声响成一片。
回到家,把蛳螺用清水养着,这样做是让蛳螺把脏泥吐出来。然后,用剪刀割去尾部,放在锅里炒;也有不切割尾部,在水里煮熟后用针把蛳螺肉挑出来,放点酱油做汤吃。那时,靠近河边的农村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基本都有炒蛳螺或蛳螺汤。特别是炒蛳螺,是我家的家常菜,我妈做得很拿手。挑青壳蛳螺割掉尾巴后,用热油炒,加入自制的豆瓣酱,再加入生姜丝,出锅前再放点葱花,又香又鲜。还有一种吃法,是将蛳螺放在咸菜卤里煮,也是别有风味。
可惜现在的孩子们,游泳在游泳馆里,根本体会不到那时我们在河里游泳、摸蛳螺的乐趣,更不知道那时的蛳螺有多么的鲜美了。
(2012年7月23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