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40

第40章 那忘不了的色香味——老职工忆三美食品厂

记者 盛春莉

再没有哪一种物品,会比食物更能勾起人们的怀旧情绪和浓浓乡愁。网络论坛上大晒的“老鼠屎”、“萝卜丝”是这个道理,去年大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是这个道理,“永远的中国胃”更是这个道理。

在北仑,也有这样一些让人魂牵梦萦的食物,几乎每一个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大碶人,都能说出它们共同的牌子——三美,并且能扳着手指头报出一串的“什锦菜”、“醉泥螺”、“糖水橘子”、“清汁笋”、“油焖笋”。在现在看来,也许记忆中的感觉更胜于食品本身的味道,但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食品确实称得上人间美味。要知道,有些食品可是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美味了半个多世纪之长。

三美的历史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是由裕美官酱园和三安酿品坊合并而来,“裕美”和“三安”各选一字取名“三美”,亦暗喻色、香、味皆美

“经理王瑞英、协理顾瑞莹、老板王品和……”当这些职务和姓名清晰准确地从一位老人口中说出时,你很难想象他已是82岁高龄。5月初,记者在大碶街道汤家桥村找到了这位自15岁就进入裕美官酱园做学徒、在三美工作了三十多年、曾当过三美食品厂副厂长的林孚宏。

几年前,老人中风了一次,幸运的是,老人挺过来了,又站起来了。记者找到他时,他正坐着看电视,不需要戴老花镜,精神奕奕,气色很好。最可喜的是,回忆起近70年前的人和事,他能口齿清晰、准确地说出来,甚至能精确到年月日。

1946年10月,15岁的林孚宏六年级毕业,进入了裕美官酱园当学徒。地点就是现在的大碶文化广场。之所以叫官酱园,是因为用的盐是特批的官盐。“官酱园是股份制的,经理叫王瑞英,协理叫顾瑞莹,还有近10个股东,工人有20多个,除了大碶这爿店,柴桥还有家分店。”67年前的记忆深深地印在了林孚宏的脑海里。按照规矩,林孚宏做了三年学徒,什么活都干,栈房仓库是他最常待的地方。只有三年学徒满了,再到别的厂进修以后才能升为客师。“我们生产的主要有酱油、米醋、黄酒、酱豆腐、豆瓣酱等。那时候同时做着四五十缸老酒,真是香啊。”

新中国成立前,大碶镇上生意兴隆的酿造作坊,除了这家裕美官酱园,还有家位于上街的三安酿品坊。老板名叫王品和,雇了近10人,产品和“裕美”大同小异。林孚宏不仅记得自己工作过的“裕美”,还记得竞争对手“三安”。“三安的学徒里有2个比较有名,一个是后来成为镇海县委组织部部长的乐珊法;一个是后来成为镇海手工业局副局长的江义法——他还是当时三安最大的学徒。”记者惊叹于林孚宏如此高龄,还能有这般清晰的记忆。

1950年10月,三安打算关停。当时的镇海县委牵头,组织开展“三安”和“裕美”合并事宜,派出了县委代表金文英、工会周济良等人。“为什么要以工会为主,因为怕工人失业。”林孚宏自问自答地解释缘由,有点类似农村互助组的性质,合并之后还是私有的。两家作坊合并起厂名时,“裕美”和“三安”各选一字,取名“三美酿造厂”,还有暗寓色、香、味皆美的意思。

1951年4月,热血青年林孚宏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一当就是五年。他深深记得自己回到故乡的日子是1956年5月1日。有缘的是,他再次回到了三美酿造厂,这次当了会计。也就是在这一年,全国范围兴起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全行业公私合营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三美酿造厂毫无例外地进行了清产核资、公私合营。合营后的公方厂长叫杨文标,他在厂长岗位上一直干到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大碶及周边百姓一提起三美食品厂,都会提到“杨厂长”。

从“王堃记”到“三美牌”,醉泥螺闻名海内外,连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乔石都赞叹“这只泥螺好大”

有这样一条宁波谜语:阿拉姆妈生我介死样,穿件衣裳半边歪,阿拉姆妈叫我流血,我要流涎——打一宁波菜。如果你不是沿海人,你肯定猜不出;即使猜出来了,你也吃不惯,因为这道奇怪的菜其实是海涂上的一种软体动物,看起来滑溜溜的,还会蠕动,它就是泥螺。

虽然泥螺个体小,名声却很大。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胃”,自古在江浙沪闽沿海一带,老百姓把泥螺视作海味珍品,可以爆炒着吃,也可以腌渍加工成糟醉泥螺。“王堃记”醉泥螺就是这样一种“老北仑”回想一下都会吞咽口水的美食,甚至于一说起“王堃记”,仿佛这三个字都笼罩一种“传说”的意味。

这种“传说”在无人可印证时,总是吸引着人们伸手去触摸。直到找到了大碶周隘陈村老书记,今年90多岁的陈善德老人,“王堃记”一下子接上了“地气”。

陈善德的记忆力一点也不比林孚宏逊色,他能把新中国成立前大碶的100多家老街老店老作坊,一五一十、分毫不差地说出来。王堃记醉泥螺店就开在当时的商业中心大碶后浦街上,前店后作坊,生意非常好。

王堃记的老板叫王轩章,最擅长醉糟海货,他做的醉货不仅有醉泥螺,还有醉虾子、醉香螺,全部口味独特,深受当地百姓欢迎。“我还吃过他做的臭冬瓜,交关好吃,一点不臭,甜口的,以后再没吃过更好吃的臭冬瓜了。王堃记泥螺别说是本地有名,在全世界都有名。”记者在林孚宏家采访时,林孚宏的老伴说起王堃记,也是一脸“老大碶人”的自豪感。那表情,不仅带着他们对美食的怀念,更带着一种似乎就是他们自家产的骄傲。说到这“全世界有名”,因为大碶是著名侨乡,在外的游子探亲回去时,都必带王堃记醉糟品。久而久之,在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圈子里,王堃记醉糟品的名声越来越响。

王堃记醉泥螺的一整套制作工序和方法,全是王轩章独自一人掌控并亲自操作,直至可装瓶了,才交由家人和手下工人完成,这套糟醉技术称得上“独门秘籍”,一手绝活了。据说有位曾在王堃记醉泥螺店工作过的师傅自称偷师了王轩章的技术,可怎么也做不出王堃记醉泥螺那么正宗的味道,这也更使得王堃记醉泥螺越传越神。原大碶文化站曲艺老师、乡土作家屠明华回忆道,上世纪60年代初,他还在大碶街头见过王轩章,大概七八十岁的样子,人瘦瘦的,走路飞快,胡子都扎成了辫子了。

1956年,公私合营后的“三美”便请来了“传奇人物”王轩章做师傅,“王堃记”醉泥螺也改名为“三美牌”醉泥螺。虽然名字变了,但味道没有变,“三美牌”醉泥螺仍以颗粒大而匀,香味浓而醇,无腥无泥筋而闻名海内外,还曾远销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我国香港等地区。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王轩章过世后,“三美”仍然没有放弃醉泥螺这只产品。最让人称道的就是1985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北京召开的全系统工业产品展览会上,“三美牌”醉泥螺获得优质产品称号。当时的《中国土特产》周刊上,曾有过这样的报道:国务院副总理、舟山定海人乔石,在参观展览会时,一见到“三美牌”醉泥螺,就指着赞叹“这只泥螺好大”。

不仅如此,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三美牌”醉泥螺再续辉煌。在1992年首届浙江食品博览会上,“三美牌”350克瓶装醉泥螺荣获博览会铜奖。关于“三美牌”醉泥螺的报道也多次登上《宁波日报》。

三美生产的酱油、酱菜等曾是食堂和百姓灶跟间、饭桌上必备的调料和

下饭,这家供销社企业比较吃香,经常得先进,在当地也很说得起

顾祖庆今年69岁,虽然对三美的前身不如林孚宏了解,但也可称得上是一位“老三美”了。1964年,他从镇海中学毕业后,进入大碶镇职工业余学校当了几年的夜校专职教师,直到1969年,25岁的顾祖庆调入三美食品厂,在这里工作了整整20年。

当时的三美食品厂已经小有规模,分四个车间——酱品车间、副食车间、面作车间和蔬菜车间,另有一个白酒生产工场。“酱品车间常年生产,主要做酱油、米醋、豆瓣酱、酱豆腐、霉麸,有时候6月间还做杨梅酒;副食车间也叫糕饼车间,基本也是常年在做,主要生产糕点类,如麻饼、月饼、奶糕、祭灶果等;面作车间,一般是春耕时节开着,面粉是大碶粮管所买来的,主要生产干面、筒卷面、切面和索面,农忙时也有农民自己拿着小麦来兑换面条;蔬菜车间则主要做酱菜,如酱瓜、酱萝卜、什锦菜、榨菜及蜜饯、果酒、罐头。”回忆往昔,顾祖庆依然记忆深刻。他说,自己进入三美食品厂,最早就是进蔬菜车间工作,当时的工资是每月26元;直到2年后的1971年,工资涨到了每月34.5元。“这样的工资,在当时还是不错的。当时供销社属于大集体企业,三美食品厂属于供销社企业,大部分三美职工却属全民性质,只有少部分是集体性质,所以三美还是比较吃香的,在当地也很说得起。”顾祖庆说。

“吃香”不仅仅体现在职工的收入上,在那个物资相当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别说是没钱买,往往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而三美食品厂生产的恰恰又是老百姓日常少不了的调料和食物,可想而知,这家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美誉度。屠明华在他的一篇美食小散文《什锦菜》中这样倾诉着自己对三美什锦菜的想念:什锦菜绝不添色素,却色泽鲜亮。比如红萝卜是红的、洋姜微白、大头菜淡黄、螺丝瓜灰黑,放在盘里,美色诱人。当年还无味精,但什锦菜咸淡适中、鲜嫩爽口、五味俱全,其味美的关键主要在于腌制。在设备简陋、调料极少的当年,能生产出既不能太咸、又不会变质的别有风味的凉拌菜,确是一门独具匠心的手工技术。多年没吃到什锦菜了,吃稀饭时,我还常常想起过去那盘可口的适宜下稀饭的凉拌菜。

当时三美食品厂还没有商标,没有包装,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瓶装、袋装还贴上标签,生产出来基本都是一甏一坛的,统一运到代购代销店打秤零售。而普通百姓要想多买一点,那也是很难的。“比如下半年要掏河兴修水利了,水利工地食堂说要四五甏酱豆腐,那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必须要厂长批准才给,因为做酱豆腐用的黄豆等原料全部是粮管所统一配给,没有多余的,价格更是规定好,不能动的。”回想那个年代,顾祖庆直摇头说,计划经济真是没办法。

身为三美食品厂职工,当然也是有点“购买优先权”的。根据职工要求,厂里会每隔三四十天进行一次内部购买。顾祖庆回忆说,周围亲戚知道自己在三美厂工作,一到农忙时节,都会托着帮忙多买点酱豆腐什么的。“买是能买,但不能多买,每个职工有限额,只能买四五十块酱豆腐。”顾祖庆说,有时碍于情面,会将自己那份转给亲戚朋友。有一年中秋节,厂里规定每个职工允许购买120只苏月。

在蔬菜车间做了四五年后,1974年,三美食品厂的老会计退休了,顾祖庆顶上了这个位子。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三美食品厂的年利润基本稳定在五六万元。到了80年代,再上一个台阶,年利润达到了10万元。1985年10月,镇海县撤县建区,划分为镇海区和滨海区。1987年,滨海区改名为北仑区。三美食品厂也几度易名,从镇海县大碶供销合作社食品厂,到宁波滨海食品厂,再到宁波市北仑食品厂,但三美的“灵魂”仍在,但凡老北仑都更愿意称呼其为“三美”。在这期间,顾祖庆也从会计升为副厂长,又从副厂长成为厂长。

也就是在顾祖庆当厂长期间,先后更名为滨海食品厂和北仑食品厂的三美食品厂得了不少先进。1988年,滨海食品厂获得该年度大碶供销社先进单位,顾祖庆和蔬菜车间主任、酱品车间主任等6人被评为先进个人,6人还戴着大红花合了影。为了鼓舞士气,领奖回来,厂里又开了社、厂两级先进茶话会。还有更大的荣誉,1988年,北仑食品厂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当时这块金灿灿的奖牌挂在厂门口,好不气派。

从没有商标,到设计出“三美牌”商标并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从甏装坛装,到玻璃瓶、马口铁包装;从闭门造“酱”,到参观学习,三美一直在进步

尽管没有商标,很多老北仑早就把三美食品厂和三美食品厂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混叫成“三美”,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1981年,分管销售的副厂长顾祖庆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与镇海县供销社工业股工作人员曹祖兴商讨,想设计一只“三美牌”商标。“因为曹祖兴经常要去下属的各食品厂走访联系,与各食品厂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请他与柴桥食品厂胡嘉翔联系,给三美设计一套商标。”顾祖庆提出请求,曹祖兴欣然答应。胡嘉翔曾去橱窗与装潢设计培训班进修,有一定的字画基础,装潢美工方面小有名气。更何况柴桥食品厂本就是和三美食品厂属于一个系统,兄弟单位的请求,胡嘉翔自然是满口答应。

几天以后,胡嘉翔拿出了两套图,一套中式,一套西式,每套图分别都有六七只图案备选。最终,顾祖庆选中了由三美拼音SM绘就的图。“M代表大碶灵峰山,S像白云一样环绕着M,下方写上三美牌,好懂好记。”胡嘉翔这样解释设计初衷。

光有商标还不够,还得去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商标。1983年2月28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三美牌”正式诞生,成为一只真正的商标。说到注册商标,顾祖庆颇感自豪地说:“当时整个江南区域就四只注册商标,一只是阿拉三美牌,另外三只是柴桥头高粱饴、福寿山蜜饯和北仑港桂花汽酒。”

有了商标,还得有像样的包装。也就是从1981年开始,厂里开始在蔬菜车间开发罐头产品,外包装用玻璃瓶,瓶盖是压盖,但是“罐头好吃开罐难”,渐渐地,换上了马口铁罐和易拉盖,开罐相对容易多了。水果罐头如糖水橘子、糖水黄桃、糖水杨梅,则都用了玻璃瓶,不但透明美观吸引人,而且存储运输方便;瓶盖则用旋盖,开罐更加方便,还可重复利用。相信很多70后、80后都曾被这样一罐罐晶莹剔透的糖水罐头诱惑得口水连连,水汪汪的果肉都曾是多么美味、多么幸福的记忆。糖水罐头吃掉了,剩下的玻璃瓶也曾多么抢手,被伯伯爷爷拿来当茶杯,被嬷嬷奶奶拿来装黄豆、绿豆。

三美的进步,不单单是商标和包装,还有制作工艺。虽然三美很出名,但在那个年代,做食品并不是个技术含量多高的行业。就像当初没有像样包装的年代,其实人们无所谓牌子,只要有得吃。但是随着三美的产品越来越丰富,闭门造“酱”是走不长的,那么,走出去参观学习也就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顾祖庆清楚地记得,早在1971年,三美厂就去绍兴人民酿造厂参观学习如何制作酱豆腐。后来,三美厂打算开发青梅酒等水果酒,顾祖庆还去上海中国酒厂、正广和汽水厂“取经”。要做蜜饯,就去上海蜜饯厂、杭州蜜饯厂学习请教经验;更方便地,就近直接往做蜜饯很出名的兄弟单位、位于柴桥的宁波蜜饯厂现场参观。

北仑食品厂转制后成为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区内农业龙头企业,“三美牌”是宁波市知名商标,更是北仑人口中流传半个世纪之久的金字号

采访谷省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不是在外地,就是在去外地的路上。今年57岁的谷省,是宁波市谷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往前推32年,1981年,25岁小伙谷省在老贺村插队当了几年木匠之后,顶职父亲进入三美食品厂。巧合的是,和他的前任厂长顾祖庆一样,谷省进的是蔬菜车间,做起了罐头。蔬菜车间简直成了三美食品厂的厂长“摇篮”。

对于谷省来说,三美不仅仅见证了他的青春岁月,更是他一辈子的事业。1989年,顾祖庆调任大碶供销社副主任,谷省接任北仑食品厂的“一把手”。作为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打交道最多的肯定就是农民了。谷省跑的最多的就是农村:要做蜜饯了,得收购金塘李,就得去舟山金塘岛;金柑的主产区则是在小港长山、柴桥紫石、河头等地;糖桂花曾是很受老百姓欢迎的调料,做汤圆、酒酿圆子、甜羹必备,大碶塔峙就出产桂花,更远的还要去黄岩、苏州收购。

“油焖笋、清汁笋一直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可以说是宁波市油焖笋第一品牌。”谷省说,笋类产品一直是三美的主要产品,除了在食品店、超市等零售的油焖笋,还有笋丝、笋片、笋丁供应给学校、机场等。这一传统在他收藏的一张《宁波日报》剪报上得到了印证。这篇名为《北仑食品厂面向大市场》的报道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1989年年末,北仑食品厂得知南方生产的原汁清汁罐头笋在青岛很受欢迎,就赶去当地开了订货会。第二年,北仑食品厂在青岛投放了20吨3公斤一听的清汁罐头笋,销售一空。1992年,300吨笋罐头也销光。如今,三美牌笋类产品仍然畅销,在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食堂、宁波栎社机场餐厅都能吃到三美的笋产品,更远的都卖到了郑州、乌鲁木齐、大连等。

《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头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三美的发展历史。就像从新中国成立后私私合营,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再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销社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种种变化都是必然的。1998年,供销社开始改制,曾经风光一时的宁波蜜饯厂以300万元卖给个人,这件事让谷省意识到了北仑食品厂的变革也不远了。1999年,北仑食品厂开始转制。当时,以内退、买断工龄形式解散了一部分工人,最后只留下11人,谷省以十票当选总经理。2000年,厂里效益很不错,可是谷省却在当年3月辞职走人。“当时还欠着81万元流动资金,还不出,拖下去也没意思。”谷省这样解释辞职原因。可是,厂子还在,这11人怎么办?没过两月,就有领导来请谷省出山,因为白峰的蘑菇没人收了,谷省思考、纠结,还是没回去。也就是从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北仑食品厂处于歇业倒闭的状态。

眼看着这样一块老牌子倒了可怎么办,何况区里需要这样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001年,由大碶镇政府提出报告,上报区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出面,召集区农经委、大碶镇政府和谷省开联席会议,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成立宁波谷泰食品有限公司。此举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得到了中央、宁波市、北仑区三级农业发展资金的有力支持。当时申请了400万元专项扶助资金,实际获得了350万元无息贷款,具体分解为中央财政扶助125万元,宁波市政府扶助125万元,区里经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扶助100万元,自2001年开始分两年到账。公司采取股份制,谷省占70%股份,北仑供销社占30%。拨款一到,便开始买土地造厂房,地址也从人们念念不忘的大碶汤家桥迁到了如今的北仑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内。谷省珍藏着当年的滨海食品厂、北仑食品厂厂门口的照片,翻看时总是带着一丝感慨。

“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不会特别好,但是社会效益好,能够解决当地农产品的销路。”谷省说,虽然头几年比较吃力,大概经过3~5年,企业就能够正常运转了,销售额也逐年增加。2004、2005年间,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元左右。

“我年纪也大了,也就是‘守’着这现有的市场份额了。”谷省坦率地说,曾经,他也有过开拓做大的想法,可是眼看着女儿在上海工作不肯回来,自己,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拼搏。但是,“三美牌”这块牌子不能扔,也不会扔,“三美牌”是宁波市知名商标,更是北仑人口中流传半个世纪之久的金字号。

(本文摄影或翻拍:盛春莉)

(2013年6月28日4版、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