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42

第42章 北仑公交的昨天和今天

记者 袁力波 通讯员 赵飞平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曲,那么公交就像是控制着节奏的一段段旋律。在暮鼓晨钟声中,公交车伴随着一天的开始,又伴随着一天的结束。穿梭城乡的公交车,见证了北仑的成长,用车轮画出了一条历史的轨迹。

解放初期,木炭车行驶在宁波经大碶到穿山这条主干道上,去郭巨就要步行翻岭了

贺永元,今年72岁,家住上阳。从早期的公交车驾驶员,一直做到从公交岗位上退下来,老人可以说和公交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也是看着公交事业一步步在北仑发展的。很多回忆,伴着他杯中的茶叶香,被徐徐道来。

贺永元依稀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一条路从宁波通往穿山柴桥,也有专门的车运行在这条路上,由当时被老百姓称作“通运公司”的机构来负责运营,事实上掌管车辆的是“个人老板”。那时的车是靠烧木炭运行的。在车厢后部有一个炉子,倒入木炭后,车子就靠燃烧产生的热量来驱动。而且车子是手摇发动的,开起来轰隆作响,如果在平地上开,速度还算可以,一旦要上坡,车子就像耕地的老牛一样气喘吁吁了。当时从宁波过来要经过灵桥,车子动力不足上不了桥时,得在市区里绕一圈,等炉子烧得更加热乎了才能跑上桥。有时候车子上不了坡了,车上的人就一起下车去推车,等上了坡再回到车上,结果这些推车的人都被熏黑了脸。车上的空间也小,座位是围成一圈的,非常拥挤。不过,这可以说是北仑的第一辆长途车了。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长途运输公司在宁波成立分公司,北仑这一块的公共汽车运输由宁波分公司管理。那时的北仑,客运车辆数量有限,行车路线也集中在从宁波经大碶到穿山这条主干道上。当时要去郭巨,得坐客运车在穿山下车,然后走崎岖的山路,翻越后所岭、屺峙岭和尖岭。如果要去梅山,还得在郭巨住宿一晚,翻越官山岭,再乘手摇木船渡梅江。

贺永元记得,1956年后,车子才通到郭巨,还没有通到上阳。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木炭车渐渐被淘汰,汽油车开始出现。建国初期,中国还不能自己生产汽车,所以车辆是从国外进口的。“从日本、美国进口的比较多,我记得有种叫小道奇的,虽说是进口车,但车况还是比较差。”贺永元说,当时北仑的客运车辆多是“小道奇”。随后,仿造苏联车的解放牌、东风牌客运车开始出现。比起早期的“小道奇”,国产的解放车、东风车马力大,动力也足,于是也渐渐地取代了进口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两节车厢连起来的“通道车”,在宁波东站——郭巨——上阳——柴桥——三山——大碶——镇南绕行

1969年,贺永元从部队转业到宁波长途运输公司,在货运队里当司机。由于驾驶技术过硬,在货运队里开了大概7年时间后,贺永元被挑到客运队担任司机。他被分配到宁波东站,开从宁波到北仑的长途客运车。那时候,在宁波市里运行的客运车才被叫做公交车,已经有了公交编号,在市区外面的都叫长途客运车。

上世纪70年代的公交车,车况都有所改善,车子的地板是用木板铺成的,公交车的座位是由钉着海绵的木板安置在铁框子上构成的,可上下翻动,车子的前窗玻璃可以向前撑开,车门只有一扇,全靠手动开关,关门时要用铁钩子挂上。用两节车厢连起来的“通道车”也出现了。“通道车”的中间,有个用帆布连成的转盘,车子体积大,一般开在路况好的道路上。有一种叫“单挂机”的车,车头是运货车的车头舱,后面挂个车厢,就成了客运车,这种车一般开在去偏远乡镇的小路上。

那时的路况也不好,基本都是沙石路,车子开过,尘土飞扬,一到下雨天,又变得坑坑洼洼。从白峰到郭巨、上阳那一带还都是单行线,车子交会起来非常困难。这条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做宽的路面,为的就是在两辆车交会时方便避让。“那时候我们司机都有一个口诀,叫做‘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否则交会时两车互不相让,要出事故的。”贺永元说。

由于车辆数量有限,乘客也不是特别多,那时在北仑的客运车没有专门的直通线路,明确是从哪个站到哪个站的,而是走“绕圈”的不固定的行程。“班头车轮着走,比如先从宁波开到上阳,然后再开到镇南,开到镇南后到三山过夜,是这样循环绕的,没有‘几路车’这样的概念。”贺永元记得,他负责的线路就是在上阳、柴桥、大碶、郭巨、宁波这5个点循环绕。有时天色晚了,车开到哪个车站,司机也就直接在哪个车站过夜。车站里一般有两间候车室、一间票房室和一间公铺,司机就睡在公铺里。当时只有在几个相对规模较大、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镇才设有车站。每个站头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驻扎,负责站里的公交事务。那时候只能在车站里买票,凭票上车。小的村没有专门的车站,只有可以停车上客的站点,那乘客该怎么买票呢?贺永元解释说,一般在这样的路段,都会随车跟一个售票员。他举了个例子,从上阳去宁波,在柴桥车站之前是没有大车站的,所以有一位售票员跟在车上,为在沿途的小站点上车的乘客卖车票。等到过了柴桥车站,到宁波沿途都是大站了,像霞浦、清水都有车站,可以在站里买票,于是售票员就在柴桥站下了车。当时车的班次少,往往要等上几个小时才有车,一旦车票卖完了,就只能等下一个班次。各位乘客上车后按照票号就座,坐满为止,一般不允许车内有站的人,除非驾驶员同意,但最多也只能站两个人。乘客多是有目的地出行,主要是出去探亲和经商的。有的出去做生意,带的行李货物比较多,这就需要付行李费,而且货物不能放在车厢里,得放到车厢顶上。车身后边挂有一个铁梯子,车站里的负责人或者售票员会爬上这个梯子帮忙把旅客的行李放置上去。

建区以来,随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推进,北仑公交体系迅速发展

1984年北仑建区,那时还被称为“滨海区”。当时的公交还是属于宁波分公司汽车东站进行管理,从东站划了十几辆车下来,成立一个车队,分别开到三山、郭巨、镇南、柴桥、大碶、高塘等地。1987年,滨海区更名为北仑区。1989年,北仑长途汽车运输公司才真正组建。1990年1月1日,北仑这块的交通下放给北仑交通局管理,下设北仑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和北仑公共交通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公司成立初期只有11辆客运车辆,7条公交线路。据区公交公司工会主席邬飞明回忆,那时的车子都比较破旧,最好的也就是一辆东风牌客车,而大部分还是解放牌。

公交公司组建后,于1989年11月11日开通了从柴桥到镇南的第一条区内公交线81路。跟其他在区内运营的客运车辆不一样,它有了线路编码,开始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了。1990年3月,又开通了新碶到宁波轮船码头的82路。“这之前在宁波到北仑往返的客车,都是属于宁波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82路是北仑公交首条进入市区的线路,线路的开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邬飞明说。之后,北仑公交又相继开通了83路、84路、85路、86路等线路,极大方便了居民出行。1997年12月,开通了从大碶到新碶的801路,首次使用了空调车辆,并实行无人售票,此举开创了北仑公交史上的先河。“如今我们有518辆车子,49条线路,都是宇通、苏州金龙等牌子的客车,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邬飞明说。退休后的贺永元也一直牵挂着公交事业的发展,“现在乘车方便了,村里都有站头,走几步就可以乘车了,车票也便宜,车子也越来越好,用上了空调车。今非昔比,变化大啊。”贺永元感慨道。

刚过去的2008年,是北仑公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红红火火,北仑公交与市公交的线路和公交车进行了交接,对94辆个体中巴车进行了改造,同时改革票价制度,实行无人售票和IC卡优惠乘车,降低了市民出行成本。线路上,优化了农村线、城乡线、工业园区线、风景区旅游线,扩大了线网覆盖率,方便群众出行。

“这两年政府加大了对公交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车辆更新速度加快,车辆的技术性能和配置更加安全、舒适和环保智能化。公交公司也强化政府和公众对公交的监管,加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服务提升工作,群众的出行更加安全、经济、便捷和舒适。在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下,公交事业还会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邬飞明肯定地说。

(2009年8月28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