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43

第43章 走过风雨四十载——北仑气象事业发展纪实

记者 陈燕燕

北仑区气象局(站)始建于1970年9月,当时称镇海县气象站。1971年1月1日,该站开始记录气象观测数据。1986年1月和1987年9月,镇海县气象站因原镇海县撤销设滨海区、镇海区,滨海区调整扩大及后来更名为北仑区,先后更名为滨海区气象站和北仑区气象站。2009年之前,北仑区气象站为镇海和北仑两地服务。

从初建站时的条件简陋,到最终建成为国家绿色二级站台;从建站之初为部队服务,到为地方服务;从人工观测为主到现代化的全自动检测;从只能做48小时内的短期气象预报,到能进行1~3天的短期预报,5~10天的中期气象趋势预测,利用现代气象雷达和各种气象现代化监测设备和综合分析系统实现精细化临近预报和各种气象保障任务。光阴荏苒,如今,北仑气象事业发展已经走过了40年风雨岁月。

最初建站是为部队服务

1970年9月,甬江口现戚家山街道的炮台山上,一排矮平房拔地而起,镇海县气象站建成,并于1971年1月1日开始正式记录气象观测数据。

镇海县气象站的首批气象工作者是4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均是从当时的南京军区某部队指挥连气象排退伍,在部队积累了四五年的经验。区气象局原副局长,现年65岁的陈与杰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年建气象站的初衷是为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服务。“风向、湿度等气象信息,对炮弹是否能够发射到精确的位置至关重要。”陈与杰说。干了一辈子气象工作,退休后的他接受返聘邀请,目前仍在区气象局工作。

陈与杰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气象站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块,一是为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发航空报,二是向浙江省气象台报告危险、重要的天气预报。“遇上大风、打雷、大雾等天气,就通过镇海电信局,每小时一次用专门的气象电码将信息传给部队。”

建站后,镇海县气象站无论人员还是技术、服务能力逐步得到发展。1972年,几位宁波籍的气象工作者陆续从新疆、海南、山西、陕西等地气象部门来到镇海县气象站工作。工作站的人员队伍得到扩大,技术力量进一步增强。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该站开始进行常规天气预报,并通过电话、广播形式为当地老百姓服务。1976年起,气象局开展为农服务,工作人员开始编写农业气象月报、三季粮食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年气候评价,并制作发布春播期、梅汛期、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等天气趋势预测,开展春粮(大小麦)早、晚稻产量预报和病虫害预报等。1979年4月起,气象站开始向省气象台发送实况天气报。

气象站的工作条件曾经很艰苦

站在区气象站原址所在的炮台山上平台处远望,西面是镇海港,东北面是金塘港区,巨大的轮船缓缓行驶在开阔的水面上。今年56岁的吴万华是目前唯一留守在山上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气象管理员。他告诉记者,这里曾经具备极好的气象观测条件,周边开发建设后,炮台山的位置不再适合开展气象工作,气象站因此搬迁。

2006年,北仑气象局(站)从炮台山搬至新碶,原先的气象观测场被保留下来,并成为一个自动气象观测站,继续承担着气象观测的使命。

记者看到,气象观测场被吴万华清理得很干净,绿油油的草地,明黄色的小花,似乎在诉说这个地方曾经的历史。

陈与杰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在山上的气象站工作环境较差,夏天时常有蛇蝎出没,一到台风天,大雨狂风肆虐,冬天则天寒地冻,有时候大雪封道,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他回忆说,记得有一次北仑下大雪,山区积雪厚度达14公分,积雪到第十三天才化完,气象站的工作人员被困在站里,菜吃光了,只能用酱油拌饭下肚;烧饭的柴没有了,只好采海边的芦苇当柴烧。每次下山,工作人员都要去最近的商店买够吃十天半个月的食物和足够的生活用品。

因工作需要,气象站每晚都需要工作人员值班。吴万华带着记者来到工作人员以前的宿舍——工作区后面一排低矮的平房,房间里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只吊扇、一把小凳子,还有两块用来遮挡光线的帘子,看上去相当简陋。吴万华说:“当年这里水电都不通,没有自来水,工作人员靠站里的4个蓄水池蓄天水喝;没有食堂师傅,就自己做饭;住在自己家的工作人员则带饭,到饭点了就到食堂里热一下再吃。”

上世纪80年代初,省气象局批准建立艰苦台站津贴制度,气象站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1991年,站里在原有平房的基础上,又加盖了一层,成为一幢两层楼房。办公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珍贵气象资料可作为日后工作的重要参考

原先的工作室内,几张木桌拼在一起,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气压订正简表》。简表中的温度、气压、年份等数字全部手写,字体工整清晰,似乎在讲述当年工作人员借着煤油灯幽暗的光线,抄写气象数据报表时的情景。

陈与杰告诉记者,艰苦的工作环境并没有让气象工作者退却,反而进一步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凭着对气象工作的热爱,所有工作人员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采集关键宝贵的气象资料。

1977年,13号台风登陆台州市三门县,成为当年北仑区“严重影响台风”之一。12级的大风伴随着暴雨,最大的降雨量达到133.7毫米。陈与杰回忆说,台风到来时,气象站七八个人为防止被风吹走,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排成一行,手拉着手,将绳子系在身上,最终采集到了关键的气象数据。

陈与杰说,1983年以前,气象站工作人员通过收音机接收浙江省气象台提供的气象数据,结合观测场气象仪器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天气分析,并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

1991年5月,镇海、北仑地区出现了一次强风暴天气,导致镇海港埠公司一架重达200多吨的长臂吊车移位20多米后,倒入海涂中。为查明原因,区气象站工作者一方面进行实地勘测,另一方面给相关单位打电话搜集信息,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最终写出了《5.24局地强风暴天气过程调查分析》报告。记者摘录了报告中的部分内容:“1991年5月24日下午,我区境内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伴有雷雨、大风、冰雾。范围及路径:自鄞县来,经北仑区下邵乡、枫林乡、江南乡、小港乡过甬江进入镇海区的临江乡、城关镇往北出海,沿途贵驷、湾塘两乡镇边缘也有影响。”

“这份报告对日后分析类似的气象现象过程很有参考意义。”陈与杰说,他们将建站以来至2000年的档案资料全部送到宁波市气象局保存,这些珍贵的气象资料成为我市气象工作的重要参考。

气象数据采集预报水平不断提升

陈与杰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区气象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气象的数据采集、预报能力不断提升。

1988年,区气象局开始使用PC-1500袖珍计算机进行观测计算和编制月报表;1992年5月,该局配备COM-PAQ386微机,用作气象数据处理,从此结束了气象站以前完全用手工记录气象数据的历史。1994年以后,区气象局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人机交互处理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预报产品有短时、短期、3~5天预报和旬、月报,以及森林火险预报、地质灾害预报、人体舒适度、紫外线指数预报等。

区气象局预报科预报员陈迪辉告诉记者,每日8点、14点和20点是气象预报员的定时观测时间,需对云、能见度、常规数据等进行记录,连续观测天气现象,正点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专线上传至省气象台,而这些宝贵的气象资料通过气象信息综合数据处理系统在预报平台上进行显示,预报员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全国的天气实况,随时了解最新气象要素的变化。“我们一般根据‘数值预报’提供的初始场作出模式预报,平时使用较多的是欧洲中心和日本提供的预报模式,一般分析7天左右的天气。”陈迪辉说。

区气象局局长李满雷介绍,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使预报预测水平和时效显著提高,同时使得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目前,天气预报已基本完成由传统的手工为主的定性分析方式向自动化、客观和定量分析方向的转变。天气预报特别是中短期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过程,如暴雨和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

1999年,区气象局添置了PC——VSAT气象综合数据卫星接收小站,建成了新一代以卫星通信为主,地面通信为辅的气象通信网,气象信息交换、传输速度显著提升。

2005年至今,除了炮台山上这个自动气象站,我区茅洋山、峙头、新碶、梅山等地也已经陆续建立12个自动气象站,今年在霞浦街道还将新建1个自动气象站,预计“十二五”期间,还将新增5~7个自动气象站。区气象局从2004年12月31日20时开始启用自动气象站进行并轨观测,自动气象站监测的数据传送到位于大碶杜家村的总站,作为气象数据的补充。

2004年,区气象局建成了天气会商可视系统。陈与杰告诉记者,以前中央气象台信息传到我们站里,站里的信息再传上去,差不多要经过8个小时,现在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实现相关数据的相互传送。

2007年,区气象站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二级台站(2008年改名为国家一般气象站)。

2008年,气象观测场从新碶迁至大碶杜家村。同年,区气象局(站)办公大楼也在此开始建设。李满雷说,气象观测场周边的环境需要满足“代表性、比较性、准确性”三个特点,所以选择大碶杜家村。去年5月底,区气象局(站)所有工作人员到新办公楼工作。

气象信息传播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今年3月,我区首次发布《区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这也是我区第一次面向公众介绍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区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白皮书》既是区气象局全年公众气象服务的计划目录便民书,更是对公众的一种承诺。公众可以多渠道、有针对性地获取信息,使气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民。

干了一辈子广播员的贺惠珍回忆说,1978年,21岁的她进入当时的高塘广播站工作,向13个大队(村)播送广播节目。当时每天早晨五点半打电话给气象站,询问当天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5点40分准时播报天气预报,一般一天播三次。

贺惠珍说,春耕秋收时节,老百姓对天气预报尤其关注,因为信息发布渠道单一,他们会时不时打电话到广播站来询问。尤其是遇到台风天,台风预报更是人人关心。“现在台风位置在哪里了?”“影响到什么时候?”“雨量、风力怎么样?”“台风什么时候远离?”她告诉记者,当台风来临的时候,广播站一般一个小时播送一次台风紧急气象预报,介绍台风中心位置、移动方向、风力、雨量等基本信息。广播站还把信息通过公社的小黑板进行发布,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1995年后,天气预报开始以文字形式在电视台播出。

李满雷告诉记者,如今,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信息通过北仑电视台、北仑人民广播电台、北仑气象信息网站、北仑之窗门户网站、北仑新闻网、北仑新区时刊等媒体及时更新发布,并通过街区的气象信息显示屏、气象信息声讯“96121”信箱、气象预警决策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传播到更多老百姓那里。

目前为止,为应对重要天气变化,区气象局已制定了多个灾害应急预案,包括雨雪冰冻、地质灾害应急、防台抗洪救灾、重大森林火灾等,建立了重要天气短信应急平台,将天气情况及时传送到各个有关部门,必要时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村级干部,以及时应对突发灾害天气。现在每年约有10万人次收到气象短信。全区300多位气象协理员负责维护所在区域内的自动气象站设备,以及将重要气象信息,如春耕春播信息,暴雨、台风、洪灾等灾害性天气信息及时传达到户。大碶的周亚存说,他从2008年开始做气象信息员,去年冬天下了好几场雪,他就在空旷地里测量雪的厚度,上报给区气象局,作为数据留档。

新老工作者执着奉献气象事业

在区气象局预测报服务科工作的全彩峰,1999年进入该局工作,至今已有12个年头。也正是从那年开始,进入该局的气象工作者学历要求均在大学本科及以上。陈与杰说,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气象工作者必须具备更高的业务能力,不仅要精通气象学、天气学等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运用气象预报模式等信息化技术。

回忆起老一代的气象工作者,陈与杰说,一年365天,气象站都必须有值班人员在岗。在炮台山上的时候,像遇到台风这样的特殊天气,站里工作人员必须全部在岗。早期主要靠广播和电话传递气象信息,极端天气时很多人打电话问情况,往往是接起一个电话,刚放下,又有电话打进来,几百个电话接下来,工作人员嗓子都哑了。吴万华告诉记者,每天,站里的工作人员准时观测仪器中的气象数据,并一一记录下来,风雨无阻。台风天或雨天,常常能看到他们穿着雨衣,在瓢泼大雨中坚持工作。

李满雷说,北仑的气象事业这些年不断发展,气象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也一直延续了下来。对于气象工作人员来说,每天上班看天气实况,做初始预报,与省、市气象台会商,观测、采集气象数据……即使节假日值班时也是如此,该做的工作一样都不能落。

“在这里工作了12年,每年春节都轮到值班,算起来,回家过除夕的日子不超过4次。”区气象局预报科谢华说,今年春节七天假期,她轮到两次值班,一次大年三十,一次正月初三。“实际上每逢春节长假这样的公共假期,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反而比平时更忙。”

谢华说:“气象预报是一个不断订正的过程,前后两天预报有差异,就要及时订正。天气变化和民生密切相连,我们不敢松懈。”

(2011年3月24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