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琳 通讯员 唐海舟 杜文博
这里有奇峰怪石,溪流瀑布;这里有烽火炮台,庵堂庙宇;这里有梅江晚渡金点缀,这里有甘露品茗意清凉。自然赋予了它娇艳婀娜的山水美景,历史赠赐了它永不磨灭的璀璨辉煌。这里便是位于东海之滨的古城——郭巨。千古悠悠,情怀恋恋,古城承载了多少郭巨人的记忆!
曾在郭巨信用社工作的77岁老人林金荣告诉记者,郭巨以前不叫“郭巨”,而叫“郭衢”。“站在总台山上远眺,郭巨美景尽收眼底,心情自然豁然开朗。古时候,‘廓’和‘郭’是通假字,有海阔天空、开朗通达之意,而‘渠’则与‘衢’同音,寓意四通八达,道路顺畅。于是便有了‘郭衢’的名字。”林金荣老人笑着对记者说。“新中国成立后,文字进行了简化改革,‘郭衢’就变成了‘郭巨’。”曾在郭巨供销社工作的汪永定老人补充道,据说郭巨唐朝时就已有居民居住,但已无从考证。史书中有记载的,最早是在宋朝。
东海之滨兴筑古城
奋勇抗倭永载史册
“古代的郭衢城人丁兴旺,一度呈现十分繁荣的景象。郭衢城的正式建立当追溯到明朝洪武二十年,就是1387年。”汪永定告诉记者,虽在元朝已有倭寇,但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倭寇开始猖獗起来,经常到东南沿海各地侵扰、抢劫,百姓深受其害。郭衢地处穿山半岛的最东端,当时这里人口已骤增,明朝政府为了有效打击倭寇在这一带及沿海各地的侵扰和抢劫,特派了“信国公”汤和带了姚、沈、张、蔡、戴等共22姓及其部下家属来郭衢兴筑郭衢城。据《郭衢简志》记载,郭衢城墙把凤凰山脚圈进,周围488丈,东西宽一里,南北长一里半,呈椭圆形,东南西北设四门。在南、西、北城门内还设了瓮城,有一亩地方,成为三角半月形,并设里城门。城内有四条大街,东南西北交叉。城上立雉堞920个凹凸形,警铺十三所,敌楼9个。到1396年,郭衢城终于建成,前后花了9年时间。
“建城后,城外居民陆续迁到城内,为造城而派来的外地管理指挥司看到郭衢这地方能生计,一家老小也都在此地落户,郭衢人口渐多,营销两旺,渐成集市。”曾任郭巨镇镇长的88岁老人黄美棠笑着说:“如今逢年过节,几条城中心大街还是很热闹的。站在大街上,让人不由地想象着古时候这郭巨大街的热闹场面。”
汪永定还告诉记者,郭衢建城后,明朝政府设立了在定海(今镇海,下同)卫管辖的五所之一——郭衢千户所,第一任掌印总指挥为汪友敬,是建筑郭衢城22名指挥使之一。郭衢千户所所辖区域,就是现在的郭巨、峙头、白峰和上阳,下设十个百户所。“千户所就是掌印的总指挥,朝廷正五品官,还建立了衙门。当时郭衢城有官兵驻守,军民聚居,街上又有商店,一度显得比较热闹。”汪永定说。
据几位老人介绍,郭衢虽算不上军事要地,但为了抵御倭寇,还是有建城的必要。城是建起来了,但倭寇始终不放弃对郭衢的侵略。郭衢人民不畏强暴,奋勇抗倭,其事迹和精神至今仍值得后人敬仰。记者从有关史料中查阅到,明嘉靖年间,郭衢驻军长官朱纨是一个忠贞正直、恪尽职守的官员,他率领将领攻克六横双屿港,填港杜患,深受百姓爱戴,但不幸遭奸臣陷害,被嘉靖皇帝查办后,一气之下自杀,随后倭寇又在郭衢大乱了十余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盗和倭寇勾结偷袭郭衢城,郭衢指挥所樊懋率兵在大涂塘拼死奋战,阵亡于乱兵之中,另一指挥魏英急忙上城督军抗乱,后来倭寇发现天快亮了,怕援军到来,于是从北门下海逃去。嘉靖四十年,倭兵500余人,再次袭击郭衢,向桂督用矢石火器杀死来犯之敌30余人,后来在全城百姓的配合下,倭寇寸步难行,只得下海离去。同年5月,倭寇200余人从汀子港入梅山,定海卫所指挥备倭把总艾升得知消息后,毅然领兵下海追击敌寇。倭寇一部分从上阳上岸后到天童一带骚扰,另一部分将抢劫来的赃物装上船后离去,却在长白港被艾升战船追上。他连连杀死倭寇62人,众多倭寇落水淹死。被誉为“海上御倭名将”的艾升斩倭寇、救乡民,不仅为郭衢人民消灾解难,而且使郭衢人民更加团结,将奋勇抗争的精神发扬广大。
记者在东港社区的烽火台史迹陈列室里看到,总台山风光、抗倭遗址、历史事件,都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保存了下来。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每年都有很多学校或社区等单位组织学生前来参观,还会登上总台山,一览烽火台遗址,这是纪念郭巨人抗倭最好的见证了。车子绕着弯弯的山路驶上总台山山顶,郭巨全景尽收眼底,记者站在山上眺望,仿佛可以听到几百年前郭巨军民奋勇抗倭的呐喊声,一腔热情顿时涌上心头。遇到有雾的天气,山上云雾缭绕,又仿佛身处仙境之中。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图!据资料记载,郭衢建城后,在穿山半岛各岙高山顶上都建造了烽火台,如有倭情,以台上守视者昼烟夜火为讯号,向各台呼救,用这种方法来通讯。穿山半岛共有五个高山顶设烽火台,在清朝时郭巨三塔山最高峰309.2米,故名为总台。总台山烽火台是名将戚继光率兵来浙江抗倭时建造的。烽火台遗址至新中国成立后尚存,为国人,尤其闽浙人不忘。在山上,还可以看到白峰镇于五年前立的两块石碑,一块是总台山烽火台,一块是历史上倭患记载。站在山上,不由感叹:“这烽火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是旅游胜景,从山顶遥望诸岛,真如星罗棋布,海天一色。”
灯具美名传千里
车水马龙现繁荣
说起郭巨,人们自然会想到灯具。这“灯具城”上世纪80年代已闻名遐迩。水晶吊灯、橄榄吊灯、玉兰罩花灯……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灯具,有多少是出自郭巨灯具城?恐怕连卖灯具的老板也说不清楚了。记者来到郭巨兴巨路,看到“郭巨灯具城”几个大字依然璀璨夺目。站在牌楼前,记者仿佛看到了灯具城昔日的繁华景象,听到了从四面八方兴致勃勃前来购买灯具的人们的欢笑声。怀着对灯具城故事的好奇,记者有幸采访到了白峰商会秘书长汪苏国,他便是郭巨最早的灯具厂——大华灯具厂的第一任厂长。
据汪苏国介绍,大华灯具厂的前身是“塑料胶木五金厂”,刚开始是加工灯具配件的,主要为上海的伟力灯具厂供货。到上海参观考察后,汪苏国和厂里的几个技术骨干都觉得灯具的市场前景很广阔,而且生产灯具并不难,厂子已具备了生产灯具成品的能力。于是,他们成立了研发小组,1980年1月大华灯具厂正式挂牌成立,开始生产灯具成品。“最初主要以生产吸顶灯为主,市场主要在宁波,供货给百货公司。到1985年,开始上货到商店柜台。”汪苏国说,1985年可以说是大华灯具厂的顶峰时期,职工人数从1981年的40余名增加到了200余名,而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厂子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销售人员。“大华灯具厂是宁波第一家注册商标的灯具厂,说起‘大华’,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汪苏国笑着说,大华灯具厂曾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集体企业,是当时镇海县仅有的获此殊荣的两家单位(或个人)之一。
但好景不长,大华灯具厂因种种原因,在不到十年时间便倒闭了。“1987年以后厂子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厂子不行了,但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还在,他们的人脉关系还在,于是他们开始各自创业办厂了。1992年是个体灯具经营户发展最快的一年。”汪苏国回忆说。
据资料记载,当时政府看到了郭巨灯具市场的前景,于1990年将老车站外到老碶头2里长沙石公路,修建扩大,两旁投资造房,清一色三楼店面,一大片整齐高大的楼房很快建成。1991——1996年,自凤凰山下向西至老车站是一条老街,街两旁和从电影院到老粮站的路两旁都是清一色的灯具店。在西门外的新一条灯具街和两条老街两旁除各式各样的灯饰以外,还加入了灯具厂、配件店、饮食店……间间无空房,天天有营业。
“灯具城大街,当时两旁栽树,店外便是人行道,水泥路质量很好,街面宽大,有20多公尺,可四车平行,两旁商店林立。”对于曾经的灯具城,林金荣老人也印象颇深。他告诉记者,到郭巨来买灯具的外地人络绎不绝,还有外地人听说郭巨产灯,不远千里来进货。据说,曾有来自广州的两兄弟,探听到郭巨销灯兴旺,便来到郭巨开店。当时的郭巨可谓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1994年,在邮电所大路口、灯具街中心地段,建起了高大的灯具牌楼,上书“郭巨灯具城”,上面插红绿彩旗,蔚为壮观,给灯具街锦上添花。这便是至今仍能目睹的牌楼。汪苏国回忆说,当时因为别的地方没有灯具,而且郭巨灯具价格便宜,品种繁多,大家都会到这里来购买。居住在宁波市区的人,要花两三个小时才能到郭巨,但还是有大批的顾客涌进郭巨来买灯。除了一些散客,宁波周边县市的一些小商贩也会来郭巨批发灯具。
汪苏国还告诉记者,在郭巨灯具城发展的同时,广东的灯具业也在快速发展。当时台湾老板很多到广东东莞、中山等地投资办企业,水晶灯等高档灯具产业已在广东发展起来,他们的加工工艺和设计水平都是上乘的,那里的灯具市场十分广阔。1995年开始,郭巨灯具城的商户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利润薄、外地政策更优惠等原因,迅速把本地厂店外移,办厂的多数去了广东中山,开店的多数去了江苏常州。到1997年,郭巨一度如火如荼的景象渐渐消失了。1998年,灯具店已经很少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灯具城’走出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两三年前,我们曾到广东中山做过调查,在那里经营灯具的有530多家宁波人,其中有380多家是北仑人。”汪苏国说。
现在的郭巨,除了零星的几家经营灯具的商店外,还有两家生产灯具的企业,一家是永旺灯饰门市部,还有一家是绿叶灯具厂。如今在郭巨,虽已看不到灯具城的繁华,但灯具城带给郭巨人的意义永远不会磨灭。
传统艺术情意深
民俗文化永来传
“郭巨不仅自然景美,传统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不少民俗文化艺术仍在传承。”黄美棠老人笑着对记者说,郭巨人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在古代,每逢元宵节,除了“闹元宵”和“妇女走桥”外,“灯头戏”要数百姓最喜爱的了。以前郭巨只有城隍庙可演出,庙屋上塑屋上将军,龙头、葫芦结顶,金碧辉煌。演戏三或六天,1945年前由京剧“新聚庆丰”来演,旦角均由男人扮演。京班派头十足,郭巨人有句这样的话:“新老庆丰夹凤台,个个要使摇篮抬,不用摇篮抬,不会到你乡下来。”到10月做“谢龙戏”,三天三夜。后来越剧盛行,称“滴笃班”,女子唱做,多是新昌嵊县(现称嵊州)人,腔调优柔动听,并可听可学,深受群众欢迎。
“灯头戏”是请外面的人来表演,郭巨人也有自己的“明星”。据《郭衢简志》记载,清朝时,郭巨南门有位唱文书的艺人李朝旺,从小学艺,刻苦钻研,学得一口好唱腔,不论老小生、小旦、花旦,都表演得淋漓尽致,功夫不凡,他的拿手好戏《送花楼会》,有独特的风格,文必正的《跪梯送花》,霍定金的《小姐出课》,各人口腔,从不差错,台词用土语,插科打诨,以诙谐引人发笑。听众是这么评价的:“听过朝旺唱,宁可三日勿困觉。”除了会唱文书的李朝旺,还有东门会唱武书的陈阿四,记忆力超强,从他人处听后可以牢记不忘。
时过境迁,郭巨人仍然珍惜前人的宝贵财富。他们尽自己的努力,传承着民族文化。明末清初,抬阁流传到郭巨西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为各种原因曾中断了整整60年。在隐世60年后,去年,郭巨西门抬阁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当地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去年元宵节,传统文艺大巡游活动在郭巨闪亮登场,只见一杆9米高的大旗开道,旗上一个斗大的“纛”字,抬阁上的5个小孩略施粉黛,正在演出《刘备甘露寺娶亲》的“戏文”。“经过大家一致努力,终于使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放光彩了。”西门村党支部书记林布安激动地说,郭巨人无不引以为傲。今年元宵节,一场精彩的“走马灯”表演又在郭巨西门上演,由13名女性村民组成的《杨门女将》演出队伍受到了观众们一次又一次的称赞。只见“穆桂英”马鞭一挥,带领“军队”径直前行,“士兵们”各个身披红斗篷,手持马鞭,威风凛凛。这是继抬阁重新问世后,郭巨继承传统文化的又一尝试。这些是郭巨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与作为领头人之一的林布安功不可没。在他的书桌上,记者看见他亲手绘制的图纸、剪裁的模型。写字、绘画,挖掘传统文化,已成为林布安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几件重要的事。这是一个郭巨人对传统文化、家乡艺术的热爱和赤诚之心。正因为郭巨有着众多像他这样的人,才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郭巨还成立了少年舞龙队,传统文化艺术渗透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小郭巨人”也承担起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学校有责任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郭巨小学校长乐军说,舞龙、抬阁、功夫扇等民间文化艺术都已作为校本课程进入学生课堂。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学生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了,更为是一个郭巨人而深感自豪。
(本文图片翻拍:董琳)
(2010年11月25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