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圆圆 通讯员 陆小波 张国坚
在小港,40岁以上的人应该还记得江南公社大会堂放电影的场景:夜幕降临,会堂门口几百村民鱼贯入场,幕布缓缓拉开,幕墙上电影的片名开始显示,人们陆续安静下来,在昏暗的礼堂里静静地走进光影的世界。
大会堂原为公社开会而造,但很多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去那里看电影
曾经风光一时的江南公社大会堂坐落在现在的小港街道衙前村。当时的江南公社党委书记,如今已年过八旬的乐文强还居住在衙前村。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70年代,江南公社共有12个大队,共1.1万多人,社员们大都务农为生,公社里只有一家农机厂(现海天公司前身)。1976年,江南公社大会堂正式开工修建,选择了一块不能种田的土地,共4亩,从各个生产队抽来100多个社员,总共花费了半年时间将大会堂盖了起来。
据乐文强回忆,当时的公社大会堂有3层楼高,正门上方写着“江南公社大会堂”7个大字。大会堂共有13间房那么大,其中主会场有9间那么大,当然里面是一个大通间,共设置1228个座位,并安装了吊扇。乐文强说,大会堂主要是公社里用来开会和学习,平时也用来放电影,幕一拉开是“电影院”,幕一收就是会堂。“不过,如今很多人对会堂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去那里看电影。”
社员们去大会堂看电影好比过节一样开心
“那个时候的农村文化生活比现在少很多,去大会堂看一场电影被当作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今年51岁的沈懋荣是衙前村的村民。他回忆说,大会堂盖起来之前,公社里偶尔会放露天电影;会堂造起来后,就定期放映,一个月总有个三四场,由当时的镇海电影放映队负责放映。一听到消息说放映队要来,社里的大人孩子就像过节一样,非常开心。到了放电影那天,大家三五成群,步行的、骑自行车的,都往一个地方赶,兴奋得不得了。附近一些公社的村民,甚至对岸镇海县城的人也常常特地跑过来看电影。
当时属于小港公社的陈德义还记得,有一次为了赶看电影,他骑自行车骑得太快,车子不慎冲到了水渠里。“身上湿漉漉的,又痛,但为了看电影,爬起来后还是赶过去了。”想起这些,陈德义笑了,“电影没开场之前,三五百个人在大会堂外面等着,场面很是热闹。”
衙前村村民邱跃珍说,放电影那一天,大会堂门口会有很多卖瓜子、卖甘蔗、烤番薯等的小摊贩,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浓香味,摊位前围满了大人和馋嘴的孩子们。她记得,当时甘蔗是5分钱一节,香瓜子有1角钱一杯的也有5分钱一杯的。“每逢看电影,一起的几个小姐妹会精心打扮一番,买好零食,然后在大会堂门口叽叽喳喳地聊天,等着入场看电影。”
现年55岁的乐耀明当时在大会堂门口负责检电影票。他告诉记者,那时候的电影票最便宜的5分钱一张,也有1角钱、1角2分钱等价格的,大会堂共可容纳1300多人看电影,但想看电影的人远不止这个数,票很不好买。买不到票了,一些大人孩子会翻墙进去,也有些人跟他软磨硬泡说好话。50多岁的朱国忆回忆说自己那个时候经常爬墙逃票:“记得有一次,电影已经开映,我翻墙进入,落脚时,一只脚正好陷在一个水坑里,最后只能湿着脚进入大会堂,找个角落看了半场电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洪湖赤卫队》《红灯记》《沙家浜》《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等电影正流行。沈懋荣告诉记者:“我们那个时候20来岁,没有现在的爱情电影的概念,就喜欢看战争题材的电影,那些电影里的老歌到现在还能唱得上来。”
随着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去大会堂看电影的人慢慢少了
村民贺超今年30多岁,他告诉记者,在大会堂里看电影时自己还是一个小屁孩,虽然不记得看过哪些电影,但是对当时大会堂里的情景印象深刻。“电影快开始前,偌大的会场一下子暗了下来,原先嘈杂的声音慢慢消失,只见电影机的光影投到白幕上,幕墙上人竟然是会动会笑的,当时我就觉得非常神奇。那时候放电影的人简直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我们多么希望自己的爸爸是一个放映员。”他笑着说,孩子大都没定性,电影看着看着,就在会场里打打闹闹,大人们为此很头痛。回忆过往,贺超说:“现在要看电影可以去影院,也可以通过电视、电脑看,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大会堂看电影的情景,还是觉得很温馨。”
“当年,公社大会堂在这附近一带非常有名,大家都知道看电影要来这里,公社大会堂几乎成了看电影的代名词。”现衙前村党支部书记姚云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电视机出现并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去大会堂看电影的人慢慢少了下来,但大会堂的电影放映仍然持续了整整10年。上世纪90年代初,江南公社大会堂在小港扩镇并乡后正式空置。
如今,在原江南公社大会堂的旧址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工厂。厂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的大会堂房子因为不牢固,被推倒重造了,大会堂原先的样子几乎已不复见,只留下几间矮矮的平房,继续承载几十年前的光影记忆。
(2011年3月22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