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14941300000007

第7章 一叶扁舟风雨中——记白峰镇双岙村张网的女人们

记者 余琼林 通讯员 杜文博

9月18日早上5点多,双岙村海边,一轮红日正从海里钻出来。我们坐上了双岙村胡素贞家的小船,跟着他们夫妻去体验张网生活。

小船行驶了10多分钟,便来到他们的“领地”。10来张网布在海边,用毛竹作支撑。毛竹浮起来了,说明已经退潮了。男人用拉锚拉起海里的网绳,女人也帮着拉。网拉上来了,解开网底的绳子,把货倒在船舱里。新鲜的小鱼小蟹在舱面上活蹦乱跳。女人开始把鱼分类,男人则把沉网的石头放回网里,仍用绳子绑住网底,然后把网抛进海里。接着小船挪一个地方,去起另一张网。

起一张网最多七八分钟,最快的4分钟就能解决问题,男主人告诉记者。10来顶网,花了一个多小时。因是小潮水,货不是太多。但也有精品,比如收获了一个海蜇。等我们返航的时候,别的人家也陆续出海去,大多是夫妻搭档。

在白峰镇双岙村,就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群体,她们跟着男人风里来雨里去,在海里收获着小海鲜。她们就是张网的女人们。

她们跟着丈夫出门,不仅仅是搭一把手,更重要的是给丈夫做一个伴

双岙村张网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还是人民公社时期。当时的双岙大队人多田少,田里的收获仅能勉强糊口。大队从舟山等地请来了师傅,教村民张网捕鱼。尽管这一行很辛苦,但海里的收获远远超出田里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最多的时候整个双岙大队有47条船。

慢慢地,有人跳出来自己做,交给队里一些抵工分。先是父子、兄弟、朋友一起拼船做,后来兄弟们各自成家,便开始单干。男人又撑船又拉网的,女人很是心疼,于是也跟着去。你去,我也去,渐渐地,女人们都习惯了和男人一起出海,夫唱妇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现在还在海上作业的女人多是40多岁,也有几个已是50岁出头。张网要看潮水,每天出海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是5月、6月份一天出海两次,冬春时期每天一次。一般出一趟海,来回要两个多小时。

第一次出海时,吐得昏天黑地,48岁的胡素贞说。她嫁过来的时候,丈夫张网已有多年,是和朋友合拼一只船。她生下女儿后,就跟着丈夫出海。那是一个夏天,天蒙蒙亮,人还没睡醒,就下了船。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其实暗流涌动。船才驶出一段路,胡素贞就吐了起来,把隔夜饭都吐了出来。她本来是给丈夫帮手的,结果却是坐在小船上,看着丈夫起网、倒货,她连动一动手的力气都没有。

尽管如此,她第二天还是跟着去,依然是头昏脑涨。昏昏沉沉中,她试着把张网货分类。这样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她慢慢地不吐了,慢慢地可以驶船了,慢慢地在丈夫收网时也搭上手了。十多年过去,胡素贞已成为张网的行家里手。她说,其实男人在出海时,也希望女人在身边,不仅仅是搭一把手,更要紧的是做个伴,在海上作业时胆子就大了。

47岁的吴杏仁说,第一次出海是在20年前夏天的半夜里,人还没睡醒,就上了船,船在动,她的腿也在发抖。公公原来也是张网的,一生劳累给儿子们造好了房子,也把张网的技术传给了儿子。嫁过来后的日子要自己过,当丈夫担起家庭重担时,吴杏仁没有理由不为丈夫分担一些责任。

张网干的是力气活,男人起网时帮着拉一把。以前船要摇橹,摇橹既要有力气也要有技术。网货上了岸,要搬上自行车(后来是摩托车),又得靠力气。“那时候,我们手臂的劲很大。如果去参加拔河比赛,我们‘双岙女子队’肯定赢。”胡素贞笑着说。

附近的一片海域,张网人家都放了网,距离有远有近。放了网,就要每天出海去收货。不收的话,网里的鱼就会臭掉。起网时,速度要快,因为潮水不等人。起网的空隙间,女人们就把货分类。上岸后直奔菜场,因为货越新鲜,卖得越快,价格也越高。

但并不是每次出海都很顺利。有一对夫妻出海时,方向盘掉到海里了,随风漂开了。买一个方向盘要不少钱。丈夫就把绳系在腰上,另一头由妻子拉着。丈夫游到水里,硬是把方向盘捞了回来。有时网也会被潮水冲走,女人们就很心疼。

好在张网人出海的时间都差不多,如果一户人家的机器发生了故障,其他的船都会齐心协力把故障船拉回来。

除了张网,她们还要补网、做家务,和丈夫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

“没想到张网是那样的苦!”吴杏仁对记者说这话的时候,手没闲着,她要补网。张网,张网,网是很重要的。在劳作的过程中,网难免会破损。找人补,每天的工钱是100元。这几天又涨了,要120元,吴杏仁说。现在一顶机器织的网要1000多元,手工的更贵,要2000元出头。

女人们心疼来之不易的辛苦钱。不舍得出钱,那只好自己补。张网人家一般有10来顶网放在海里,家里还有几顶备用。每天出海、卖货,等家务做完后,男人可以出去聊聊天,女人则要补网,吴杏仁说。

整整20年,丈夫出海时,吴杏仁都跟着。习惯成自然,很多日子是半夜出海,是最想睡的时候,但都会自然醒来,也不用闹钟。

“虽说张网很辛苦,但除了做这个,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胡静芝说。她刚40出头,但下海已有18年。她还会拉锚,能准确地判断网绳的位置,把网起出来,这让许多女人都很佩服。出海特别怕风、怕雾,最怕台风,她说。张网人看潮水作业,时间不定。幸亏家中有老爹帮着烧饭,夫妻俩回家能吃上热饭菜。

张网人一般很少能准时吃饭。卖货回来夫妻俩就一个洗菜一个烧饭,还要管着孩子的温饱。如果家有老人帮着烧烧饭,就能省不少心。有些家庭往往是兄弟几个都从事这行业,老人也忙不过来,所以大家都很体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因为不能准时吃饭,一些女人

的胃也不是太好。虽然也想过出去打工,也想过开个灯具店,但最后还是去张网。苦归苦,这个行业收入还是不错的,也自由,胡静芝说。

这些女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如果不干这个,去企业打工,按现在的行情,夫妻俩月收入最多只有3000多元。孩子要读书,家中要开销,收入自然是高一点好,胡素贞说。

她说,孩子教育费是大头。现在村小都已撤销,读小学就要到郭巨小学,只能让孩子来回坐车。有时赶不上公交车,就包三轮车,一个月的路费就要两三百元。上初中也一样。如果高中进的是民办学校,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上大学的费用也很大。

出海时穿着雨衣雨裤,特别是夏天的太阳晒下来,闷热无比,身上常常生痱子。一般的感冒伤风都不休息。因为弯腰低头太用力,她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颈椎劳损。晚上睡觉时用被子垫着腰部,缓解一下疼痛,47岁的俞秀珍说。她的孩子在上大学,正是负担最重的时候,张网的收入除了能维持家庭的开销,还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

随着居民生活的提高,买张网货的人越来越多,张网人的生活也在好起来

尽管辛苦,但付出就有回报。夫妻齐心协力,张网人的生活也在好起来。以前,丈夫想喝啤酒,可能要考虑考虑,舍不得喝,现在想喝就喝,43岁的朱春维说。

朱春维的婆家是张网的。1982年,丈夫三兄弟和公公跳出来单干,一父三子必须每年交给队里400元,即每人100元。男人在海里打拼,朱春维的婆婆则做好后勤。年终一结算,除去交给队里的,净赚了26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而那时一个正劳力在队里干农活一天只有8角。

朱春维的娘家也是张网的,父兄们的辛苦她都看在眼里。她过门后,也学着去出海。她家的网下得比较远,货也多一些。她的公公上岸后,丈夫的两个兄弟也陆续转了行,她丈夫就和她弟弟拼着做,这一做又是10多年。

朱春维的丈夫今年46岁,由于长年的海上作业,他的皮肤显得黝黑但很健康,头发也已经花白了。这都是太辛苦,朱春维的婆婆说。

采访朱春维时,她的公婆也在,老一辈的张网人现在已安享晚年了。说起张网,他们有很多的话讲。老婆婆虽没下过海,但做过的事一点也不少。除了管好父子四人的吃饭、洗衣外,还要把鱼分类,大的去卖掉,小的腌好,第二天拿出来晒。所以双岙村一些村民家的“道地”都很大,且浇上了水泥,都是为了晒鱼。碰到自己家不够晒的,看到别人家有空地,就晒了上来,也不用打招呼,因为大家都这样。

有时候晚上腌好了,碰到第二天下雨,腌好的东西一下子又吃不完,只好都扔掉,朱春维说。婆婆做过的事,朱春维大多也做过。

以前是小鱼小虾没人要,晒干了,奉化那边会有人来收,去做鱼粉。现在生活好了,爱吃鲜货的人多了。货一到菜场,很多人就围了上来,一会儿就没了。有时来不及卖掉,螃蟹之类的还可以用海水养着。近年来,尽管张网货少了,但价格普遍高了,比如新鲜的海蜇能卖到30多元一斤。鲜货卖得多了,钱就多了,生活也好起来了。

张网让这些女人成了正劳力。她们辛勤劳作,有了钱就更新设备。机器船的出现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而起网机的运用还是近10年的事。以前卖鱼货是手提肩挑,后来用自行车装,现在是摩托车。有的人家摩托车已用坏了好几辆。设备的更新大大减轻了她们的劳累。

第一批张网的女人已经上了岸,现在还在劳作的女人都说,再苦几年也选择离开

说起张网女人,不能不提一下赵月文,她可以说是双岙女子张网第一人。赵月文今年59岁。5年前,她上了岸,一是年龄偏大了,二是曾在船里跌倒过,伤了脊椎。

赵月文有着其他张网女人没有的优势,就是天生不会疰浪(晕船)。别人一下船,船还没动,就晕乎起来,甚至呕吐,而她一点事也没有。赵月文说,那时候农村女子都会农活。出嫁后也没闲着,她能挑起200斤的稻担,在队里挣的工分是6分。这在当时同年龄的女子中是很少的。

28岁那年,她向队里要求去张网。想法很简单,虽然种田、张网挣的都是6分,但去田里一天要干10来个小时,而张网只要4个多小时,图的就是自由。这一去不打紧,她无意中成了带头者,于是去张网的女人渐渐多了起来。

赵月文自从上了船,这一辈子便与海打起了交道。那一年,她的两个孩子大的6岁,小的才4岁。35岁那年,国家鼓励包干到户,赵月文夫妇花了2000元,买了一条船,在5里远的海里布下了网,每天出海去收获小海鲜。虽然那时候货多,小梅鱼、小蟹、小虾等等都能捕到,但卖价不高,小梅鱼只有3角一斤,海蛰5分一斤,一天能挣上10元钱就很不错了。

张网很辛苦,好在家中有婆婆照应着,夫妻俩一门心思赚钱。夫家兄弟多,赵月文夫妻虽然只分到半间房,但他们很满足。夫妻俩起早贪黑,一分一分积攒着来之不易的钱。慢慢地,造起了两间平房,后来旁边再搭一间;再过几年,盖起楼房,孩子也慢慢长大了。现在她和老伴在镇海照看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两人都有土保。

57岁的赵瑞仙也是第一批张网的女人之一。最早的时候丈夫和人家拼着做,后来单干了,她就跟着出海。那一年,她30岁。一年又一年,从她家的房子可以看出生活的变化:原先是三间平房,后来变成了楼房,但没有像样的门窗;后来装上门窗,又过几年造好了大门,接着平整了“道地”。造房工程建建停停,大功告成时,赵瑞仙松了一口气。她是3年前上岸的,现有土保。

因为太辛苦,陆陆续续有人转行。现在双岙村还有22条船,张网的女人多为40多岁。

再苦几年,等孩子出道了,也就不做了,朱春维说。

她们的孩子有的已上大学,有的还在上高中。和她们的长辈一样,等儿女成亲,分家单过了,她们的担子才算放下一大半。上一辈省吃俭用造起房子,为的是让孩子们少吃点苦。她们这一辈也一样,除了把祖上的房子翻修成楼房外,还给儿子在新碶或柴桥等地买了商品房。

“大学毕业收入可能并不高,一套房子几十万元。没有父母帮衬,他们买得起吗?”胡素贞说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里话。

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她们就这样忙碌着。

这是一个可能消失的行业,对于未来,女人们有许多话说随着年纪变大,总有一天她们会告别这个为她们带来财富的行业,而她们的后代没有一个继承她们的技能。

不想孩子们也干这个,这几乎是所有张网女人的心声。尽管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收入上千元,但她们更希望孩子书读得好一点,将来找个好工作。从上个世纪60年代算起,双岙村的张网已有50多年的历史。孩子们不接手,这个行业有可能消失。张网可以说是双岙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胡素贞说。

胡素贞性格开朗,她很能接受新事物,比如镇里举办电脑培训,她马上报了名。她爱看书,有时也上上网,看看新闻。她还参加了高中学历的学习,明年就能拿到文凭。她现是双岙村党支部委员,对张网行业的前途有自己的看法。

胡素贞说:“双岙村的张网远近闻名,趁我们还做得动,弄一些渔家乐项目,及时转型。作为一种特色旅游,估计会有很多人感兴趣。”

靠海吃海,女人们对带给她们财富的大海充满了敬畏。如果真的要离开这个行业,她们也有许多的不舍。双岙村相对偏僻些,过往的车辆也不多,发展渔家乐需要一个过程。但如果真的规划为旅游区,女人们还是有事可做。

“宁波市区有些人经常去舟山等地海钓,费用很大,双岙村也可以发展。”“来玩的人多了,我们还可以卖纪念品,也可以卖些小鱼干等等。”“开个小饭馆,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吃双岙的小海鲜。”……

农村的房子本来就宽敞,装修几间,让城里的人来度周末。男人撑船送客人们去海钓,钓来的海货由女人们来煮熟,不求大鱼大肉,只求原汁原味。还有几分地种上蔬菜,随炒随取,自然无公害,俞秀珍说。

“如果这里发展起来了,说不定我们的孩子也就会回来创业。”胡素贞说。

女人们都说胡素贞的话说到点子上了。

(2010年9月25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