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芦,女,本名赵燕青,1968年4月30日生,河北省衡水人,农民。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协签约作家,河北省散文学会、四川小小说学会和郑州小小说学会会员。2007年开始学习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红豆》、《小小说选刊》、《金山》、《天池》、《小小说月刊》、《小说月刊》、《北京晚报》等多家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2008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小学生必读的100篇成长小小说》、《中学生必读的100篇情感小小说》、《最值得珍藏的小小说选》、《2009年度小小说》、《2009年微型小说年选》等选本。2009年出版小小说集《寻找严伟才》。
纯芦虽起步晚,但成绩不俗,其微型小说特点有三:
一、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普通人物因美好理想破灭导致精神彻底崩溃的心路历程。
好小说,应当是故事、语言、思想、情感并重。《寻找严伟才》在四个方面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统一。评论家臧策说“小说要在讲故事中发现意义,文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驾驭语言,而是解放语言。”《寻找严伟才》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极其悲惨的故事:少女时代的王春花苦苦追求的严伟才,到头来却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人。
有评论指出,这篇小说以最含蓄的笔法控诉了这个高树着“改革开放”牌坊的罪恶时代。
还有评论说,小说的批判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我认为,小说主人公既是实写的人,更是一种象征。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普通人物,他们既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也没有什么物质追求,支撑他们生命的往往就是一种精神支柱。一旦精神支柱崩溃了,他们就会倒下去,既使不死,人也废了。虽然王春花算不上典型人物,但很有个性很有特点。作者将王春花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结尾,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永远定格于读者脑海之中,难以忘怀:“王春花的家人接她回去的时候,只见她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两条长长的辫子,已经化为根根白发,遮住了她那双不再美丽的眼睛……”
在微型小说界,像王春花这样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太少了。《寻找严伟才》为微型小说文坛人物画廊又增添了新的面孔。《寻找严伟才》的价值,就在于此。
此外,“严伟才”式的双面人,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这些人是所谓的名人,欺骗性更大,危害也更大。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写实就受到了限制。小说中的严伟才,既是生活中的“这一个”,又代表了生活中的“这一群”。这些所谓的名人,台上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台下吃喝嫖赌五毒俱全。《寻找严伟才》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三滴眼泪》中的王老太,精神支柱来自两个人:一个是三年前去世的老头子,一个是远嫁日本的闺女。两个最亲的人,一个去了天堂,永远也回不来了;一个在异国他乡,也回不来。这样,王老太的精神支柱就垮了,一滴泪留给老头子,一滴泪留给闺女,最后一滴泪留给自己,用半瓶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三滴眼泪》与《寻找严伟才》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心理描写细腻而独特,既刻画了人物,又提升了主题。
王宝来怀揣一张十元假钞票上街买菜,企图花出去。他先来到两位卖菜老人面前,在听了两位老人的不幸遭遇之后,转身离去。来到水果摊,娘俩的对话又让他无地自容。最后,他来到肉案前,但见卖肉的五大三粗,光着脊梁,暴眼圆睁,手中刀子明晃晃的,吓得扭头就跑。《几声叹息》通过王保来买韭菜、买水果、买肉的三个片断,将王保来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描绘得细致入微。在我看来,《几声叹息》题目有点直白。如果换成《街头即景》之类,也许会好一些。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微型小说就是标题的艺术。因此,我们的微型小说作者可以而且应当在标题制作上力求标新立意,取得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丢失的心》中的我,与别人掉了包后心中窃喜,满以为发了大财。可是,打开包一看,一股异位扑面而来,原来是两双臭袜子,一双烂皮鞋。更让他吃惊的是,两张存折,一张只有1.56元,另一张仅0.78元。而他的包里,却留有二百多块啊!小说将他掉包后先喜后愁的心理变化,揭示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让人在忍俊不禁中受到启迪。
《坑人》将美女靠在我肩上入睡时的心理变化,描绘得惟妙惟肖。结尾,当发现包不见时的心理描写,也很到位。“哎哟,俺上坟咋办?爹啊!这不是坑人嘛!”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是啊,到底谁坑谁?读者看完小说,心中自然会明白。
《药引子》中的赵大栓病了,消息像长了风似地吹遍了村里每个角落。赵大栓呢,关在屋里,几天不出门整天闷闷地抽烟,不搭理人。直到他媳妇对他说:“我昨天给我在北京的三妹打了电话,她说让我放心好了,票她负责,不让咱掏钱。”一句话,就治好了他的心病。小说将吝啬鬼既想上北京看奥运又不肯出钱的二难心理,刻画得十分传神,令人击掌叫好。
三、细节描写精彩感人,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王老抠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老娘死时都不肯出一分钱。可是,四川大地震后,他却慷慨解难,出资500元,成为全村人的表率。听到村里广播后,王老抠心痛不已而又无可奈何。原来,是他孙子以他的名义捐的款。“王老抠两颗大牙,又把嘴唇咬出了两道血印。”一个极其细小的动作,就让一个现代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王老抠》)
大娘给大伯做鞋,也有三叔一双;做饭时弄点好吃的,也有三叔一份。有了闲言碎语后,奶奶在院子中间砌了一堵墙,将两家一分为二。后来,大伯大娘终于有了孩子。不知什么原因,孩子与三叔特别亲,不时从墙上走过来走过去。大伯临终前,拉着大娘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墙……墙……墙……”话未说完,人就死了。这个细节,把外表憨厚老实木纳内向而内心善良无比的大伯,刻画得很逼真,很感人。(《墙》)
《丈夫给我一把刀》中,当我不小心把他的脚弄破出了血后,我不由分说拿起了刀子,冲自己的胳膊划了下去。血,流了出来,比他流的还多。这个细节,一是新颖,二是感人。廖廖数语,就把泼辣无比风风火火敢做敢为的妇女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洁癖》中的男人,有洁癖毛病,并且相当严重。他每次跟女人激情释放时,都要戴上安全套。有一次,他与相好为安全套发生争执,两人先后负气出走,结果双双死于车祸。人们从男人口袋里发现,还有安全套。安全套不仅不安全,反而要了男人的命,成为杀害男人的杀手锏。这个细节颇耐人寻味。
《安老师》中,当学生家长登门拜访时,安老师用小棍子挑着门帘,让我先出去。到了外屋的门口,还是用小棍子挑着门帘,然后再用小棍子把老太太的门带上。到了大门口,他刚要用那小棍子,我急忙走过去,开门让安老师先走,随手关上了大门。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安老师孙子欲上前亲热他时,他居然也用棍子将孙子挡开,然后,用瓢接水洗手,进屋换裤子。原来,他孙子身上长了几块廯。用棍子开门和关门这个细节,非常鲜活,将洁癖成性的安老师活画出来了,既让人难以忘怀,又给人诸多思索。
《浑人陈二》中的陈二,是个混人,在三里五乡是出了名的。女人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就是这个混人,关键时刻却不浑。“半年后的一天,人们把陈二从拖拉机底下拽了出来。当时儿子开着拖拉机拉麦子,倒车的时候,没有看到后面的媳妇,陈二推了媳妇一把,自己躺在了拖拉机底下。村里人说,陈二干得这事可不混,一点都不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时刻,才见真情。陈二推媳妇这个细节,使陈二这个人物一下子从猥琐渺小变得高大美好起来,从而完成了对这个人物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