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百家论
14941900000134

第134章 一位善于复印身边生活的小小说作家——彭怀仁访谈录

陈勇(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路边食店》、《赖队长轶闻》、《吨公里躲官》等反映汽车司机生活、工作、爱情、家庭的小说,写得很有情趣,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您年轻时是否开过汽车?是否与汽车司机有过亲密接触?您是否将您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入了小说?

彭怀仁(以下简称彭):我在运输总站生活了26年,我不开汽车,但我多年从事宣传工作,经常随司机上路,常年累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算得上司机的知心朋友,他们常对我讲他们的爱情故事,我也很注意观察他们的生活,便把他们生动的生活写进小说。2004年我出版的小小说集《献丑》所选的160篇小小说中,有四分之一就是写运输工人的生活。

陈:您在《小小说虽小,写来不易》一文中说:“创作是一种个体的创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即使是一篇千字小小说也需要留心观察生活,获取素材,然后,反复思考,精心构架,布局谋篇,加工制作,方可跃然纸上。不注意观察生活,对周遭的人物视而不见,就找不到生话的”矿石“就无法提炼”金属“更谈不上造出各种”零件。“观察生活,一个人的眼睛视力有限,还要借助耳朵闻听。我的不少小小说,就是从家人、朋友那儿听来素材后,构思而成的篇什。因此,创作需要多双眼睛,多双耳朵,多个脑袋,需要眼、耳、脑并用,多管齐下。”请结合具体作品谈一下您是如何寻找和提炼生活的“矿石”的。

彭:平时,我十分注意观察人物,听路人说些什么?人行道上,可以拾来故事;公交车上,也可以见到鲜活的人物。2004年第16期《微型小说选刊》选载的小小说《过头》,就是在公交车上的见闻。小小说集《献丑》中的不少作品,都是路边偶拾。得到生活素材之后,我便让人物和事件在脑子里流转,炒到一定程度后,我便开始梳理人物和事件,构架谋篇,加工制作,写成小说。

陈:白族人民历来重视学习文化,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而且还有书面文学。传统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传说、民歌、童话、民瑶和谚语。特别是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神话传说,如“创世说”、“族源说”,都以丰富的想像力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经过数百年的相传和不断的艺术加工,使之通俗易懂,语言简炼,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它反映了白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发展变化,以及民族历史的变迁等等。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其民歌、民谣、童谣等,也都充满着古朴的哲理,反映了白族人民处理人际关系的传统道德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其山歌、民歌也丰富多彩,有四七句的、有三五句的都合撤押韵,前后或上下对仗,内容大都反映其生产、生活。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在今后的创作中,如何使您的小说更富有白族特色,是您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彭:我多年生活在工厂和城市,写的小说多属城市生活,大理虽以白族为主,但多民族聚居,因此,我的小说白族特色不浓。近十年来,我才开始注重写本民族的人物,去年,我写的系列蚂蚁小说《戚公轶闻》就是写一位土生土长的白族老教师在白族山村教书育人、退休之后笔耕不辍的故事,计有200则,十万多字。已在《大理日报》、《大理》等报刊发表了30多则,我在今后的创作中一定要多写本民族题材的作品,把视角放到本民族上,多写反应白族人民生活的篇章。

陈:曹操在《龟虽寿》中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您已年逾古稀,您的暮年壮心何在?

彭:2000年10月,我退休时,我一共发表小说230篇,发表散文、随笔508篇,退休后的十年,我每月至少写文章10篇,十年一共发表小小说291篇,发表散文、随笔554篇,后十年发表的作品分别超过前24年发表作品的总和。今年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但养生专家洪昭光说,60岁是人生的开始。来日方长,我在今后的年月里,还想不负年华,多写文章,让写作一直培伴我的晚年生活,时时留心复印身边熟知的生活。

(载中国作家网2010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