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之计,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办事抓机会的眼光和本领。曾国藩绝对是一个抓机会的高手他能凭借他老练的眼光,“趁火打劫”。即使没有“火”这种“气势”时,他也能制造出一种“气氛”,即先烧起对方的“火”,然后“打劫”,把机会变成成功的资本。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曰:“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其大意是:敌方遇到困难、危机之时,就乘机出兵去夺取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取利,一举打败处于困境之敌的策略。
“趁火打劫”之计在处世中的体现是:在现实做人处世至关重要的环境中,就必须选择好最佳时机,以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利益。在同行竞争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自己的凝聚力和晋升的实力。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讲的是充分利用良机的重要性,这说明:抓住良机,是一个人的本事;失去良机,是一个人的愚笨。从跌倒处爬起来的是强者;强者,不是说他有多少过人的行为,而是能及时伸手抓住每一次良机,并以此点亮自己的前程。曾国藩在被削除兵权后,在家里的心境极坏,他渴望能有“趁火打劫”的机会,但他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失一次机遇的人,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否则会重复自己的愚蠢行为。实际上曾国藩的一生曲曲折折,都能够不失任何时机,在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时机上琢磨出行动目标,这是他之所以有不败人生的写照。因此,曾国藩是一名“趁火打劫”的专家。
当曾国藩确信朝廷任命他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完全是出于对他的倚重,以尽快剿灭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便对所属辖区进行整顿。曾国藩区内的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闽浙总督庆端,都长期以来采取与湘军集团不合作态度。
咸丰四年(1854年)秋,何桂清出任浙江巡抚。
何桂清十分瞧不起曾国藩,自出任浙江巡抚以来,对曾国藩在江西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了如指掌,常将曾国藩在江西败绩情况密报给彭蕴章,他称“江右误于涤生之胆小,竟是坐观,一筹莫展”。这些军情密报,直接影响到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看法。
咸丰五年(1855年)何桂清与曾国藩结下芥蒂,正面的矛盾冲突开始。坐困江西的曾国藩由于饷源受阻,不得不向浙江借饷,何桂清等人却分文不给。咸丰七年(1857年)何桂清升任为两江总督,他同咸丰帝等一帮大臣对曾国藩及其湘军采取日趋压制的措施。
曾国藩也不甘示弱,寻找机会想报复江浙集团。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一举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随继挥师江苏,攻城克地,直趋常州。驻扎常州的何桂清惊恐万状,其亲信江苏布政使薛焕以请何桂清去苏州筹饷为名,将其从常州接走。面临常州岌岌可危之状,常州士绅跪请何桂清留守城池,何桂清狗急跳墙,命亲兵用枪开道,当即死伤士绅十余人。江苏巡抚徐有壬十分气愤,对败逃而至的何桂清拒不开城门,何桂清只好转逃上海。几天后,李秀成攻取苏州,徐有壬跳水自尽。失守前,徐有壬留下了《奏参督臣弃城逃窜折》,将何桂清穷凶极恶、败逃常州一事尽尽叙述,语辞激切,引起朝野轰动。徐有壬死后,朝廷虽多次拿问何桂清,都被薛焕、王有龄所袒佑,并一再为何桂清开脱罪责。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曾国藩为彻底铲除何桂清集团势力,夺取江苏的统治权,上疏参奏薛焕。
“(薛焕)带勇非其所长,株守上海一隅,其所援引之人,类我夤之辈薛焕偷安一隅,物论繁滋,苏渐财富之处,贼氛正炽。”但是咸丰帝不死,江浙集团就倒不了,曾国藩再弹劾也不顶事,因为战区内的江浙集团以咸丰帝为靠山,他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平定太平天国非他们莫属而自居;曾国藩和湘军要真正出头,平定太平天国,必须获得朝廷内的依靠,然后铲除江浙集团,尤其是其首领——何桂清。否则,只有自立为王,而这又是曾国藩不愿做的。
湘军和江浙集团都是两条战线作战,对外是太平天国,对内是在满清统治者面前争宠。在那拉氏掌权之前,湘军对外作战占据明显优势,成为清军唯一可以抗衡太平军的军事集团,但在满清的猜疑下,满清对其既使用又制约,湘军因缺少帮忙说话的人,内线作战处于劣势。相反,江浙集团在朝廷中有强有力的靠山,深得满清,尤其是咸丰的信任,内线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外,江浙集团的军事实力依赖传统的八旗兵和绿营兵,远远不是太平军的对手。湘军和江浙集团各自占据内外的优势,势均力敌。
由于战争中期,战场相对平静,湘军对外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由于太平军很少与江浙集团直接作战,倒是湘军连连吃败仗,湘军受到很大的遏制和打击。
由于朝廷和江浙集团的压制,湘军的发展与壮大也面临巨大的困难,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国藩和湘军都处于劣势。
咸丰死后,那拉氏成为满清的实际统治者。那拉氏采取了全力支持曾国藩和湘军的战略,曾国藩和湘军突然获得了内线的优势。
那拉氏掌权仅仅十几天就给予曾国藩巨大的实权,成为满清二百年来权势最大的汉人,也明确宣布曾国藩是唯一的平定太平天国的“项目经理”。
对湘军的最大竞争对手——江浙集团,曾国藩采取了斩草除根的策略,从根本上铲除江浙集团。
由于咸丰对曾国藩的成见,一直扶植江浙集团,压制曾国藩和湘军,湘军和江浙集团的竞争中,满清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只要咸丰在位一天,曾国藩就难翻身。因此曾国藩也就经常强调“坚忍”、“打掉牙,和血吞”。等待时机,伸手抓住每一次良机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