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实际上是指一个人办事抓机会的眼光和本领。曾国藩绝对是一个抓机会的高手——他能凭借他老练的眼光,“趁火打劫”,把机会变成成功的资本。
这就是说,曾国藩绝不仅仅是把成大事的想法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做法。这从曾国藩在咸丰七年(1857)5月以在家终制为借口拒绝出山到咸丰八年(1858)乘机出山一事上可明显看出。
咸丰七年(1857)2月至5月,曾国藩因父亲病逝获准3个月假期,“丁忧”回家“守制”。5月假期将满后,咸丰帝命令他遵照前旨,返回前方,继续督办江西军务。鉴于以前没有实权的难处,曾国藩借此机会,给咸丰帝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了向朝廷要实权,“非任位巡抚”不可的要求,其中含有如果不这样则无法出山的“要挟”之意。
对于曾国藩奏折的真正含义,咸丰皇帝自然一目了然,但他一直对曾国藩掌握地方实权而心怀芥蒂,怕曾国藩权太重位太高,对清朝形成严重威胁,并且眼见太平天国在经历了天京事变后,军事上的退缩形势,咸丰皇帝认为不用曾国藩而攻克天京也指日可待。于是咸丰皇帝便送了一个顺水人情,批准了曾国藩在籍终制的要求,这使曾国藩大大出乎意料,使他从而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曾国藩这种以退为进,提出要求地方实权的不得已之举,没想到竟然弄巧成拙,不仅没有得到地方实权,连复出统率军队的机会也被取消了,这使曾国藩无所措手。因为曾国藩在当时已经做好了回到江西前线的准备,在李续宜写给曾国藩的信中,已表现出来:“昨日读致峙函,知批旨业于十七奉到(咸丰皇帝要求曾国藩三月假满后,即赴江西督办军务的批旨),先生因拟复出,不禁为天下而狂喜,此际想已定行期,营中久备行台以待之矣。”
于是,曾国藩不得不急忙向咸丰皇帝表明心迹,“臣自到籍以来,日夕惶悚不安。自问本非有为之才,所处又非得为之地。欲守制,则无以报九重之鸿恩;欲夺情,则无以谢万节之清议。”咸丰皇帝十分明了曾国藩此一试探性的口吻,但在他看来江西军务已有好转,曾国藩此时只是一只乞狗,效命可以,授予实权万万不可。于是,咸丰皇帝朱批道:“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就肃清,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假戏真做,曾国藩真是哭笑不得。同时,曾国藩又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此次曾国藩委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与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因此,招来了种种指责与诽议,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若干年后,曾国藩还非常懊悔自己的这一举动,看作是生平几大辱之一。
幸好,这时曾国藩又接到了让他复出的谕旨,这如同被困的猛虎被放回深山一样,使得他重新得到了一个施展的机会,于是,他马上改过,再不敢提统兵大员非任巡抚方可成功的话。6月3日,曾国藩接到谕旨,6月7日就整装由家启行,再次踏上了茫茫征程。
通过这一件事,曾国藩感觉到成就一番事业,有些力量是不可抗拒的。这也许就是他的成功学中的知命部分,有时“以退为进”会弄巧成拙,该放下架子的时候必须放下架子,不要讨价还价,要“趁火打劫”,抓住时机及时而出。的确,一个眼明手快的人,必须在成大事时懂得“趁火打劫”的功效,否则耽误的永远是自己。这就是曾国藩诸事成功的经验!
曾国藩得理不饶人,乘机向江浙集团发起进攻,连续弹劾江浙集团的主要成员,那拉氏也同意了曾国藩的要求,湘军集团控制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最后平定太平天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绝不仅仅是把成大事的想法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做法。